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我们不应把政治强加于艺术家的工作之上”

Retrato de Philippe Bischof, diretor da Pro Helvetia.
自去年11月起担任瑞士文化基金会会长的菲利普·比朔夫,认为自己的新岗位是多种层面上的翻译工作: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以及个人观念之间做翻译。 Keystone

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新会长菲利普·比朔夫(Philippe Bischof)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畅谈海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表示艺术为对话提供了一个机会,还解释了在艺术遭遇政治压力的国家里,瑞士文化基金会如何协助支持文化项目。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如果为了在海外“销售”瑞士艺术而要您描述它的状况,您会说什么?

菲利普·比朔夫:首先是多元化,因为这是瑞士特色。这是个拥有四种官方语言的国家,这里有的不是一种瑞士文化,而是多种瑞士文化,这点很受其他国家欢迎,我经常听人说起。

其次是质量。瑞士是个富裕的国家,在(艺术)制作上具有很高质量,也有非常优秀的艺术院校。人们很容易看出来,这是在良好资金与基建的优秀环境下制作的艺术。这里还有一种特有的创新,特别钟爱细节,一丝不苟,例如Christoph Marthaler在戏剧方面,Fischli & Weiss在艺术方面,等等。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是否认为瑞士舞台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从某种角度而言讨论“瑞士艺术”已变得愈发困难?

菲利普·比朔夫:艺术向来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正是这种世界性语言使得艺术成为艺术。举个例子,上瓦尔登州(Obwalden)有个在森林里举行的音乐节,每一年他们会邀请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前来表演,人们会发现岳德尔调并非瑞士特产,不丹也有岳德尔调。技巧与文化具有普世性,因此在我看来,关键不是瑞士的艺术,而是瑞士人制作或瑞士制造的艺术。我们资助的就是这样的艺术,这里有着重要的区别。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你们怎样做出准备,使瑞士艺术能被海外所接受?

菲利普·比朔夫:与公众展开的交流在国内外同时展开,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面向外国的训练场是此地的本国观众。我们的责任就是不过早把艺术家送入世界,我们希望避免他们水土不服的危险。但若一家伯尔尼的舞蹈团能先在日内瓦走红,那么转战巴黎的成功机会一般会大不少。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担任瑞士文化基金会会长刚满100天。其国际性中让您着迷的是什么?

菲利普·比朔夫:艺术不是个独立产品;确切地说,艺术提供了对话的机会,而这需要空间。其回响空间越大-世界当然比瑞士大,所引发的讨论就越有意思。在人文与政治层面上,这都是更为重要的机遇,让人们体验围绕某些问题的视角变化,或另一种的表达形式。令我着迷的,是各地的人对同一出戏或同一本书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冰岛听的体会不同于在苏黎世听。这是件好事,它表明了艺术自身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文化基金会在支持前欧洲殖民地特别是非洲的文化项目时,怎样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性?

菲利普·比朔夫: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一个有利因素在于瑞士文化基金会具有自主权,是个国有委员会,但不带有政治日程。许多人与利害关系者都欣赏这一点。他们来找我,说“要保护这个特征”-它在你们的参与与投入周围保持了某种自由空间,而这正是部分答案。

其次,我们永远不应忘记,这种文化交流非常脆弱和复杂。它需要尊重、需要很多的时间与空间,也不一定总会成功。但是为人所知的,是瑞士文化基金会良好的声誉、对质量的重视,和我上面提到的这种独立。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艺术家对后殖民主义方式有何种反应?

菲利普·比朔夫:后殖民主义方式并非一个定义明确的概念,它更像一种观念与态度。我也认为它总得来说不错,不过还不是个严格的计划。此外,听到后殖民主义国家的艺术家说“我不关心这些,我只想搞自己的创作”,这很有意思。我们别忘了,后殖民主义国家的艺术家与演员在争取的权利,只是“让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不想做后殖民主义或任何我们不想做的项目”,而这对所有欧洲委员会而言都是个大难题。我们不应该把政治日程强加于任何艺术家的工作之上。这是种脆弱的平衡。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文化基金会活跃在艺术面临严重政治压力的地区。对文化活动的支持同人权、社会正义、少数族群、性别及克服殖民与后殖民做法等问题紧密相关。这种原则章程是否同实地情况相抵触,尤其是在俄罗斯、中国、大部分阿拉伯世界,甚至巴西等国?

菲利普·比朔夫:我们是在和个人打交道,这点一定要指明。我们不与政府或政府机关打交道。我们真正支持的是项目和艺术家,因此确实是个人间的交流。同当地合作伙伴一起工作的积极方面之一,就是他们了解国情、了解限度与自由空间。我最近跟驻莫斯科办公室的主管有过一次谈话,直截了当地问她工作状况。她说:“我清楚什么可能什么不可能,也尽力在这限度内自由行动。”那么,这算不算审查?其实不算。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一定政治框架内支持我们所相信的东西。

Solo exhibition of Swiss artist Yves Netzhammer, in Shanghai (2017)
2017年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瑞士艺术家伊夫·内茨哈默(Yves Netzhammer)的个展《再造认知》,是瑞士文化基金会在中国推动的成功国际交流项目之一。 Yves Netzhammer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这难道不算自我审查吗?

菲利普·比朔夫:不。就算在瑞士也一样,也有某些“文化规则”。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在瑞士,有什么是不允许的?

菲利普·比朔夫:在这里人们也一直要考虑大环境。对我们来说,了解并尊重大环境很关键,因为我们的使命不是去改变任何政治大环境。埃及就是埃及,我们必须尊重。这是种长久、坚决与尊重的方式。也许有些艺术家能通过自己的文化工作,为社会增添层次。

瑞士文化基金会:全球网络

瑞士文化基金会创建于1939年,以推广具国家与国际利益的文化作品为目的,并于十年后改为公共基金会。瑞士文化基金会总部设在苏黎世,是在国内外持续推广瑞士艺术文化的唯一瑞士机构。1985年,该基金会在巴黎创办了瑞士文化中心,如今在纽约、旧金山和罗马都建有文化中心。去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共资助了大约100个国家里的各种项目,还在埃及、南非、印度、俄罗斯及中国设有分支机构。2018年基金会预算为4030万瑞郎(约合2.7亿元人民币)。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文化基金会选择合作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菲利普·比朔夫:我们会问,哪里有内容潜力?哪里有市场?市场就是观众与销售可能性。30年前在开罗开办第一间海外办公室时,就使用了这些标准。我不必为埃及或南非开脱,它们都是极富文化的地区。基于新的分析,我们于2004年确定了未来的市场:印度、俄罗斯、中国和巴西。近年来我们已在这些国家开设了办公室。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什么贝尔格莱德等地的办公室关闭了,那里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菲利普·比朔夫:那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瑞士文化基金会办公室,但这个例子表明重心的转移。瑞士与贝尔格莱德间的艺术关系已大大强化,那里不再需要我们。然而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不是占据这些热点城市,而是搭建与周围地区的网络。比如开罗的办公室,它的服务对象不只是开罗,也包括突尼斯和黎巴嫩。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提到文化交流是一项翻译工作。您能不能就您如今在瑞士文化基金会面对的实际挑战,来进一步谈谈这个认识?

菲利普·比朔夫:我在接受另一个采访时曾被问到,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还要开展这样的文化交流,我说,我们仍然不能借助互联网来交换或传递亲自的会面。那正是文化的范畴。

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英语并非世界上唯一的语言。所以,我眼里的翻译意味着真正地尊重不同的文化环境、当地情况及各种语言,这不单就语言本身的含义,也涉及其定义的次要含义,例如沟通的非言语方式,后者只在个人接触时才能实现。这意味着把想法和观念从一个来源翻译到另一个来源,从一门语言翻译到另一门语言,从一种环境翻译到另一种环境,最终从一个个人翻译到另一个个人。如果不亲自接触,这一切都不可能。

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翻译的纽带现在似乎被有计划有步骤地切断了”。我不清楚这种断言是否属实,但我们必须照顾艺术与翻译的觉悟。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这跟大多数欧洲国家所带有的某种欧洲中心论陷阱有着怎样的关联?

菲利普·比朔夫:既然身在欧洲,就很难不带有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在我看来,切切不可忘记我们是在对事物有着非常不同的理解与定义内行动,这才是挑战。我们来看看表演艺术的例子:作为都市欧洲人,我们都很清楚这是什么,可是当我们走进尼日利亚,就该问问自己,“表演艺术对那里的艺术家与观众意味着什么?”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什么?

菲利普·比朔夫:这便是差异与距离的区别。文化理论中对文化差异有着长久的讨论。法国哲学家与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çois Jullian)做过有趣的描述,他说其中更多是距离问题,因为差异意味着我们是两种不同的人,但距离意味着我们只不过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我们轻易就会忘记距离。可是就算在巴塞尔与苏黎世之间,情况也并不完全一样。并非人人都讲同一种语言,拥有同样的愿望与梦想。因此,我关心的不是我是否以欧洲为中心,而是当我作为外国人去了别处,离开本地去其他地方作客,我该对此做些什么。我们绝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翻译: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