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一屋檐下的哥哥或姐姐已有了蛀牙,那么其弟妹的龋齿患病率也会增加。
KEYSTONE/GAETAN BALLY sda-ats
瑞士巴塞尔地区的一项研究显示,蛀牙具有家族遗传性。该研究表明,如果家庭中第一胎出生的孩子已经不可避免地有了蛀牙,那么其弟妹的龋齿患病率就会较同龄人高出三倍以上。
此内容发布于
具体而言,如果一户家庭中年纪最长的子女已有了龋齿,那么弟弟妹妹患上龋齿的风险要比同龄人高出3.7倍。根据巴塞尔大学以及该校牙科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于牙科及口腔外科类专业期刊《临床口腔研究》(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的研究结论,(头胎子女已有蛀牙的家庭中,弟妹)需紧急治疗的活跃龋齿病例较其他家庭要多出3.5倍。
而巴塞尔大学研究人员也在本周二(9月21日)发布的新闻通稿中指出,同一家庭中子女间年龄差距越小,那么年幼的弟弟妹妹龋齿患病风险就会相应越大。
与来源国和居住社区密切相关
此次研究涵盖了居住在巴塞尔城市半州共计3089户家庭的6738名学龄儿童年度牙科检查数据,其中近乎五分之一的孩子都患有活跃性蛀牙。
该研究还显示,与具有外来移民背景的儿童相比,瑞士学童罹患龋齿的可能性较低。与此同时,孩子们在瑞士的居住社区也在龋齿患病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此次纳入研究范畴的11个住宅区中,患有蛀牙的儿童人数占该社区学童比例最低为26.8%,而最高则达到了65.7%。
研究人员指出,兄弟姐妹之间的“家族遗传”龋齿患病史,再结合家庭的来源国以及目前在瑞士的居住地,可以用来更好地针对受龋齿影响的家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我们才能更接近让儿童与青少年免于蛀牙之苦的远景目标,”论文第一作者Andreina Grieshaber在新闻通报中称。
相关内容
欧洲最快乐的退休老人住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如果预算充足,想在欧洲养老,选哪个国家呢?瑞士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份调查为你贴心指路。欧洲最快乐的老年人住在瑞士。他们不仅身体健康,对自己的社交娱乐生活也相当满意。
更多阅览 欧洲最快乐的退休老人住在瑞士
相关内容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此内容发布于
在数字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与异国他乡的亲人实时交流。但你知道吗?恰恰是这样的便利阻断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渠道。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生活在孤独中。
更多阅览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相关内容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此内容发布于
伊韦尔东市、洛桑和沃韦等三座沃州城市一直受到毒品交易的不良影响。为此,沃韦市议会于年初提出给火车站区域安装摄像头,对违法犯罪进行打击,可当地居民并不认同。
更多阅览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相关内容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在网上,瑞士账户是令人羡慕的IP地址。那在瑞士境内,这个IP在哪里呢?五年一度的调查显示,格劳宾登州的居民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压力小、睡眠足,是名副其实的幸福地。
更多阅览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相关内容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一项研究显示,居住密度提升为城市中心建新公寓创造了空间。然而,拆除旧建筑,兴建新公寓,租户需要搬离时,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响通常高于平均水平。
更多阅览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人口危机中,中立国瑞士也不能独善其身。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瑞士人口增速继续不容乐观。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已触底历史最低纪录,家庭规模大幅缩水。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相关内容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S最新发布的全球高校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继续稳坐欧洲境内最佳高校的位置。与去年相比,榜单中另外9所瑞士大学的排名有升有降。
更多阅览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相关内容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军事科学院(ACAMIL)和安全研究中心(CSS)联合发布的《安全2025》(Security 2025)调研发现,瑞士民众支持义务兵役制度,并倾向于加强与北约的纽带。
更多阅览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或几乎总是”处于压力之下。而在30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已达40%。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相关内容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此内容发布于
研究人员正在瑞士国家公园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他们希望了解鹿、狐狸等动物在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都会做些什么。
更多阅览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