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enahof:我姓德,还是姓瑞?
你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虽然在A国名下,却伫立在B国的领土上,与故国相距甚远、隔水相望,蒙圈吗?没错,这就叫“飞地”。在1522年至1967年之间,瑞士沙夫豪森州Verenahof就是这么一块主权归属德国、地域上却划归在瑞士境内的小村庄。
50年前,这块对于德国而言堪称“弹丸之地”的土地上,仅零星矗立着三座房屋和十几位居民。而就在1967年10月4日,作为德瑞两国土地交换协议的一部分,这座村陌被正式“易主”、纳入瑞士,村民们也从昔日的德国人一夜变身为瑞士人。
可别小看了这座貌不惊人的村庄,事实上,德国和瑞士关于它的所有权的斗争,足以追溯到17世纪。德国巴登大公国(1806年至1918年存在于德国西南部莱茵河东岸的大公国)曾在建国之初一度继承了Verenahof的主权;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瑞士曾数次尝试将这个村庄吞并,却屡遭挫败。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收尾时,几名德国纳粹军官看中了这块德国飞地的人迹罕世,企图藏身于此,却最终遭到瑞士政府驱逐。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