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先正达与美国农民就转基因玉米出口官司达成和解协议

A picture of a syngenta GMO cornfield
提起诉讼的美国农户表示,在中国政府何时会批准进口转基因玉米种子这一点上,先正达刻意给他们制造了误导。而正是因为随后中国并未选择美国、而是从其他地区进口玉米种,从而使得美国玉米价格急剧下跌。 Keystone

瑞士农业综合企业先正达(Syngenta)已同意向美国农户支付逾15亿美元,此案也被外界誉为美国历史上补偿金额最高的农业庭外和解偿付协议。美国农户控诉,先正达的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市场销售,使得他们被迫被拒之于中国市场之外。


据美联社报道,这一涉及到10.01万美国农民利益的庭外和解,已于本周一(3月12日)正式落槌。美国农民声称,先正达在中国政府批准进口转基因玉米之前就售出了种子,导致美国玉米连续五年价格持续下跌,给全美玉米生产商造成严重损失。提起诉讼的美国农户表示,在中国政府何时会批准进口转基因玉米种子这一点上,先正达刻意给他们制造了误导。而正是因为随后中国并未选择美国、而是从其他地区进口玉米种,从而使得美国玉米价格急剧下跌。

这场集体诉讼由四名律师代理。律师团队在本周二(3月13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表示:“美国倚赖玉米种植为业的农户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将从这次的和解协议中获得与其损失对等的合理赔偿。”

先正达则认为,美国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下跌,应归因于市场调节作用和恶劣的气候,与中国方面对玉米新品的抵制绝无关联。据路透社报道,先正达此前已历时15年的时间,在研发一种防害虫的新型转基因玉米种子上累积投资了近1亿美元。

本周一(3月12日),先正达表示将会继续支持其玉米新品,并着重指出,该企业生产的所有转基因菌株“在上市时便已获得了所有相关美国监管部门的完全批准”。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先正达向中国出口有毒农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两种强效除草剂- 莠去津(atrazin)和百草枯(paraquat)- 中含有瑞士本土禁用的有毒物质,而两种农药的制造商正是即将被中国并购的农化集团先正达(Syngenta)。瑞士非政府组织“公众之眼”对此进行了揭露。

更多阅览 先正达向中国出口有毒农药
​​​​​​​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在瑞士,储蓄账户几乎难以赚到利息。

相关内容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储蓄账户的利率已大幅下滑。据线上比价平台Moneyland发布的一项研究,短暂的高利率时期已经结束。

更多阅览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一到月底,钱包见底。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