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彰顯君子風範:小而美的古籍收藏業

珍贵古籍
Thomas Kern/swissinfo.ch

儘管大多數瑞士古籍商已經不復存在,但在這個阿爾卑斯山國,古籍交易依然活躍。通過日內瓦、巴塞爾和蘇黎世的古籍交易商,人們得以一睹這一獨特行業的風采。這個行業的參與者始終秉承著君子之道。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20年前走在蘇黎世市中心的街道上,尤其是在老城區,細心的遊客會發現特別多的古籍書店。瑞士古籍和郵票商業協會(Vebuku/Slaces)前主席馬庫斯·本茨(Marcus Benz)表示,到本世紀初,該市共有36家古籍書店。

他說:“現在仍在經營的古籍商不超過6家。”

在日內瓦,情況也是如此。日內瓦老城區大街(Grand Rue)是一條很熱鬧的商業街,不久前街上還有多達六家精品書店,而如今只有亞歷山大·伊利(Alexandre Illi)開的Illibrarie書店倖存了下來。與許多普通書店的命運相似,不少古籍書店變成了精品店、手機店和辦公場所:這反映了消費習慣的轉變,也反映出瑞士城市黃金地段租金在不斷上漲。

亚历山大·伊利的古籍书店
亞歷山大·伊利經營著瑞士圖書業為數不多的一家家族企業:他的父親在1948年開設了第一家書店,而Illibrairie書店自1993年以來一直位於日內瓦老城區大街。 Eduardo Simantob/swissinfo.ch

伊利還指出,瑞士銀行業保密制度的終結也影響了書店的客戶群。 “我注意到,2014年之後,書店的客流量不斷下降,特別是那些曾經每年定期來這裡兩次的客戶,他們一般會在日內瓦辦理銀行帳戶核查手續時順便來店裡看看。”

網路也造成了不利影響,因為許多買家選擇線上交易,然而倖存的古籍商很少使用網路。

“這門生意講究第一眼印象,”巴塞爾伊拉斯謨書屋(Erasmushaus)的老闆蒂穆爾·尤克塞爾(Timur Yüksel)總結道,他或許是瑞士最獨樹一幟的珍本書商。尤克塞爾表示,近年來巴塞爾的書店數量變化不大,但伊拉斯謨書屋不是一個路人可以隨便進入並瀏覽書籍的地方。客戶必須通過預約才能進入書店。尤克塞爾每年都會印製一份書籍目錄,寄給他的客戶,並親自辦理業務。

巴塞尔伊拉斯谟书屋老板蒂穆尔·尤克塞尔
蒂穆爾·尤克塞爾是巴塞爾伊拉斯謨書屋的老闆。他出生於蘇黎世,父親是土耳其人,母親是瑞士人,他白手起家,成為瑞士最獨樹一幟的珍本書商之一:“1990年通過找工作,我來到這裡。1993年,前任店長辭職,我授命接手他的工作。2007年,我買下了這家書店,而此前我一直從事書店的管理工作。 Thomas Kern/swissinfo.ch

即使是那些將書店開到街邊的人,例如蘇黎世EOS書店的格楚德(Gertrud)和馬庫斯·本茨(Marcus Benz),以及彼得·比希塞爾(Peter Bichsel),在櫃檯旁接待客戶也只不過是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已。收購珍本書籍會佔用古籍商絕大部分時間,而且古籍的來源往往趨同:拍賣會、私人藏品(通常在主人去世後)和同行轉手。尤克塞爾還與重要家族的律師保持聯繫,如果某位收藏家身故,那麼律師會與尤克塞爾聯繫,請他對這位收藏家的藏書進行價值評估。

圈子不大

在EOS書店內一個汗牛充棟的房間裡,瑞士資訊swissinfo.ch採訪了馬庫斯·本茨和彼得·比希塞爾,該店位於另一家高檔古籍書店Biblion的正對面。本茨和比希塞爾是蘇黎世老城區兩家主要古籍書店的老闆,他們看起來更像是同事而非競爭對手。在我們的採訪中,書商都稱彼此為“同事”。書商的圈子不大,大家都相互認識,而且大多數嚴肅的收藏家都有自己青睞的書商。

“我會向世界上大多數重要收藏家發送目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我的客戶,”尤克塞爾說,“有的收藏家不從我這裡購買,而是從別的同事那裡購買,我很清楚(那個人)是誰。因此,如果我想把某本書賣給那個客戶,就把它寄給我的同事,由他代我銷售。”

格楚德和马库斯·本茨在苏黎世老城区经营EOS书店
格楚德和馬庫斯·本茨在蘇黎世老城區經營EOS書店。儘管珍本書籍交易是個男性主導的行業,但卻是格楚德鼓勵馬庫斯進入這個行業。她擁有醫學和自然科學專業背景,但他們的主要暢銷書為藝術類珍本書籍。馬庫斯說:“如果我繼續從事原來的職業,做一名電腦技術員,我的世界觀肯定會有所限制。” Thomas Kern/swissinfo.ch

專業書商淡出市場

本茨說,到上個世紀末,這個行業呈現三足鼎立格局:二手書商、專業書商(主要是藝術和自然科學方面的書商)和能買得起精品書籍與珍本書籍的藏書家。如今,存活下來的書商各種書都賣。彼得·比希塞爾說:“你不能再只靠銷售二手書或專業書來謀生了。”其他人也都讚同這種觀點。有些主題的書籍仍然比其他主題好賣–例如他們提到了哲學與藝術–但面臨市場萎縮,書商不得不做出相應的關鍵抉擇。

彼得·比希塞尔
彼得·比希塞爾於2003年在蘇黎世老城區中心開設了自己的精品書店。 “從大學時代開始,我的興趣就比較廣泛,但卻不深入–這意味著我不具備良好的學術資質。於是我決定進入古籍交易市場,畢竟我擁有一定的學術背景,對許多事情都略知一二。” Thomas Kern/swissinfo.ch

他們都沒有提到網路對銷售的積極影響,無論是直銷還是通過亞馬遜旗下AbeBooks等平台代銷,抑或是在開拓新客戶方面。網上買家會直接搜索他們感興趣的書籍,而不會像在實體店那樣,耐心地瀏覽書名和作品,直到突然發現令其眼前一亮的作品。

例如,尤克塞爾從來不在網上投放廣告,而是聚焦於高端市場。 “兩天前,我以400瑞郎的價格賣了一本書”,他說,“我賣出一本400瑞郎的書所需的工作量與我賣出一本40萬瑞郎的書所需的工作量相同。那麼,為什麼還要費心費力地在網路平台上架一本單價低的書呢?如果我選擇網銷,那我就要一直站在包裝室內,打包400瑞郎的書籍。這樣根本賺不到錢。”

尤克塞爾的伊拉斯謨書屋每年要銷售約50本書才能實現盈虧平衡,他有不少售價6位數的作品存貨。其他大多數古籍商的商品都比較一般,比較出眾的書籍售價才能達到4萬至10萬瑞郎之間。

收藏家

大學圖書館等機構曾是重要的買家,特別是來自美國的機構。如今情況已不再如此,但普林斯頓、耶魯和哈佛等高校是例外。過去,圖書館員每年都會來歐洲大規模收購一次書籍。然而,這部分預算一直在減少,與此同時,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佔據了很大一塊預算。此外,尤克塞爾表示,收購書籍的主題也發生了變化。圖書館員想買的許多文獻都與當代問題有關,如嘻哈文化和LGBTQ相關作品。

中年白人男子是典型的私人客戶。在書商眼中,女性與其說是收藏家,不如說是讀者。她們對收藏書籍並不感興趣。比希塞爾指出:“雖然這種觀點沒有科學依據,但我注意到,現在的年輕客戶群中,女性佔了大多數。”

就客戶的地區分佈而言,瑞士人只佔客戶的一小部分,不能與“顧客”混為一談,顧客買了就不再來了,客戶則都是回頭客。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和德國客戶才是這些瑞士書店持續經營的根基。一般來說,在古籍市場上,亞洲買家,特別是中國人,還不像在藝術品市場上那麼引人注目。亞歷山大·伊利說,他向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出售作品,日本買家是他在亞洲的主要客戶。但他最大的客戶群來自法國和比利時。各個書商都一致指出,巴黎(第一)和倫敦(第二)是主要的國際業務中心。

精品書展每年都會在巴黎、紐約、倫敦、東京和其他許多城市舉行,活動主要分佈在西半球。這些展覽既是機遇,也是風險。書商必須對參加書展的人有客觀的認識,並據此選擇要帶的書。瑞士的古籍商會參加很多展會,但對這些展會並不是特別有興致。蘇黎世每年11月都會舉辦古籍展,但比希塞爾和本茨都表示,其主要目的是作為古籍愛好者的社交聚會,而不是作為銷售活動。

熱情與商業

古籍商要在一個以君子準則為交往基礎的小圈子中尋找商機。他們既要對書籍保持熱愛,又要奉行經商之道。否則,沒有一個古籍商能在這個行業中長久生存下去。

亞歷山大·伊利的商業天賦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評價,他是唯一一位與蒂穆爾·尤克塞爾偶爾有生意往來的瑞士古籍商,他把對書籍的熱情放在第一位。 “我從1989年開始與父親(書屋的創始人)一起工作,從未做過任何其他事情來謀生。這是我的熱情所在,做事必須要有熱情,否則就不會成功,”他表示。

蒂穆爾·尤克塞爾似乎是頭腦最冷靜的書商。他強調說,沒有什麼書是他不會賣的。 “當然,如果是我非常喜歡的書,我就會開一個天價。”

(譯自英語:瑞士資訊中文部)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