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與瑞士頗具傳奇色彩的登山家克勞德·雷米(Claude Remy)和伊夫·雷米(Yves Remy)的父親馬塞爾的晤面。馬塞爾或許已經98歲高齡了,但這位“無齡感”攀登者還依然在飛簷走壁、一路向上攀登。
此内容发布于
我在瑞士拥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擅长制作视频、文章和播客,最近的关注重点是政治和环境问题。
我出生于英国,在诺丁汉大学学习法律,之后进入伦敦首家培养研究生的广播新闻学院深造。1984年至1995年,我在英国和瑞士担任广播记者,之后返回英国,在伯恩茅斯电影学院完成了研究生电影文凭课程。自那时起,我一直从事视频新闻工作。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馬塞爾·雷米曾供職於瑞士鐵路部門,閒暇之餘,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崇山峻嶺之間,當然,身旁還帶著兩個兒子。克勞德曾在接受法新社(AFP)採訪時評價稱,馬塞爾無疑是一位意志堅強、百折不撓的父親,“對他而言,無論周遭環境條件如何,都得不屈不撓、拼死一搏。”
2017年,彼時已94歲的超齡攀登者馬塞爾一舉征服了坐落於瑞士西部地區500米石灰岩壁的瑞士攀岩經典山峰Miroir de l’Argentine。在這段視頻中,你會親眼看到他在日內瓦湖東岸維勒納夫鎮(Villeneuve)的攀岩中心裡的訓練場景。
馬塞爾表示自己很喜歡阿爾卑斯式攀登(譯者註:簡稱“阿式攀登”,指登山者以自給自足的方式,即自己攜帶裝備、物資去攀登中高海拔山峰。 與喜馬拉雅式攀登相比,阿爾卑斯式攀登通常意味著不需要架設固定繩索、高山搬運工和氧氣瓶)這項運動,因為“你必須保持思考並且鞭策自己”。他坦言,成功登頂的秘訣就在於建立自己的節奏。克勞德和他的兄弟伊夫正是繼承了父親的這種決心、毅力與韌性。這對出生於瑞士洛桑的重搖滾兼阿式攀登運動愛好者,在歐洲各地-尤其是瑞士和希臘,發掘開闢出數千條全新的攀登路線,並成為攀岩運動這項日漸風靡的運動在嶄露之初的開拓者。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阿尔卑斯式”:平凡之传奇
此内容发布于
阿尔卑斯山(Alps)蜿蜒横贯瑞士,阿尔卑斯的山川、冰雪、湖泊、河流、森林、草地就是瑞士的地形地貌。瑞士面积的…
更多阅览 瑞士“阿尔卑斯式”:平凡之传奇
相关内容
瑞士登山家-从普通人到登山巨星
此内容发布于
PLACEHOLDER 1976年 1995年 2004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
更多阅览 瑞士登山家-从普通人到登山巨星
相关内容
攀登在此时此刻:没有目标,没有未来,没有过去
此内容发布于
记者兼登山家比利·比尔林(Billi Bierling)谨以此文,哀悼上周日(4月30日)在珠峰远征时殒命的瑞士精英登山家乌里·斯特克(Ueli Steck)。
更多阅览 攀登在此时此刻:没有目标,没有未来,没有过去
观点
相关内容
登山的精彩之处为何不是高山之巅
此内容发布于
最近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要登山?更确切地说,是问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劲儿,只为在山顶待个15分钟,再一路艰险地爬下来?”
更多阅览 登山的精彩之处为何不是高山之巅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