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中驱逐遣返协议“并无机密可言”

Swiss and Chinese flags
瑞士与中国两国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Keystone / Alessandro Della Bella

据瑞士当局称,近日引发外界普遍关注及诸多争议的一项由瑞士联邦移民事务秘书处于2015年与中国公安部对接单位签署的协议,并非机密文件,且目前已不再有效。

该协议允许中方官员入境瑞士并可短期停留两周,以在此期间对非法居留瑞士的中国公民开展身份核查、协助调查及质询。

针对近日外界“诸多误导性言论”,瑞士联邦移民事务秘书处(SEM)于本周四(12月10日)发布声明(多语)外部链接指出,该协议曾被列入瑞士联邦外交部的国际协定集合集,并且“可随时应要求索取。它绝非一份机密文件。”联邦移民事务处表示,该协议已于今年12月7日到期失效,“鉴于在续签协议方面(双方)没有特别的紧迫性,因此迄今为止(瑞中双方)尚未就此进行过会谈。”

瑞士联邦移民事务秘书处在发布的新闻通稿中强调:“自2015年12月应瑞方要求双方签署该协议以来,截至目前该协议仅执行过一次,当时两名中国官员在瑞士停留数日,与共计13人进行了面谈与问询。”

联邦移民事务秘书处在新闻稿中重申,被约谈者“均为被遣返至原籍国后不会面临迫害的人士,”即排除了西藏人和维吾尔人。“针对能够以可靠方式证明自己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瑞士会给予保护。”

“60份左右”的其他协议

瑞士联邦移民事务秘书处着重指出,此类协议“已在瑞士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实施多年”,瑞士和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之间也签署有类似的协议。

“和瑞士针对该议题与别国缔结的其他60多份协议一样,此前与中方签署的这份协议,符合法律授权,授权要求联邦移民事务秘书处与各州需共同确保那些必须被瑞士驱逐出境的人能够真正离境。如果没有中国当局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核查与确认,(瑞士)就无法对其进行驱离,”新闻通稿中如是称。

瑞士纸媒《新苏黎世报·周日版》(NZZ am Sonntag)于今年8月报道指出,彼时,该协议续签事宜正在与中国商谈过程中,然而,该协议从未正式公布。12月9日,英国综合日报《卫报》(Guardian)刊载文章(英)外部链接称,该协议不仅是机密性的,而且“让中方间谍得以在瑞士享有完全的行动自由”。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2024年岗位招聘数量出现下降。

相关内容

瑞士职位空缺率下降,IT行业尤为突出

此内容发布于 经济低迷正对瑞士的就业市场造成影响。Adecco瑞士就业市场指数显示,2024年瑞士的职位空缺数量较上一年减少了10%。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降。

更多阅览 瑞士职位空缺率下降,IT行业尤为突出
企业高管对2025年的公司前景持乐观态度。

相关内容

企业高管对2025年前景表示乐观

此内容发布于 凯捷咨询(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 CRI)1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企业高管们对2025年的公司前景更有信心了。瑞士投资人对创新和供应链韧性尤其感兴趣。

更多阅览 企业高管对2025年前景表示乐观
瑞士成人公共交通出行费用处在欧洲中游水平。

相关内容

瑞士商务旅客交通支出最多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调研显示,瑞士公共交通成人票价处在欧洲平均水平。但老年人和商务旅客的支出更高。 

更多阅览 瑞士商务旅客交通支出最多 
凯勒-苏特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中国副总理丁薛祥也于周二向与会者致辞。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瑞士联邦委员会主席呼吁开放市场与稳定的国家机构

此内容发布于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职美国总统宣誓的次日,在1月21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上,瑞士联邦委员会主席卡琳·凯勒-苏特、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纷纷呼吁促进经济增长、公平竞争和全球合作。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瑞士联邦委员会主席呼吁开放市场与稳定的国家机构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与瑞士经济部长盖伊·帕尔莫兰会晤。

相关内容

中国副总理丁薛祥访问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今年正值瑞中建交75周年,瑞士经济部长盖伊·帕尔莫兰(Guy Parmelin)与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在伯尔尼共同欢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的到访。

更多阅览 中国副总理丁薛祥访问瑞士
苏黎世的交通标志也应该反映女性形象。

相关内容

苏黎世交通标志大变身,性别多样化来袭

此内容发布于 一直以来,人们站在苏黎世街道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信号灯上显示的都是一个男性小人。不过,很快他就不孤单了,很快就有同伴了:女性、孕妇、女同性恋伴侣或拄着拐杖的老人。

更多阅览 苏黎世交通标志大变身,性别多样化来袭
专家呼吁,肥胖症需要不同的诊断方法。

相关内容

瑞士肥胖率翻倍,专家呼吁改革诊断方法

此内容发布于 包括日内瓦大学医院(HUG)研究员在内的国际医生小组指出,身体质量指数(BMI,简称体质指数)并不是可靠的健康衡量指标。专家组呼吁修订肥胖症诊断指南。

更多阅览 瑞士肥胖率翻倍,专家呼吁改革诊断方法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放弃吃肉。

相关内容

瑞士人越来越“无肉亦欢”

此内容发布于 在素食风行的今天,无论是从个人健康、环境保护还是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瑞士人不愿意吃肉了。根据圣加伦大学的一项调查,无限制食用动物类产品的家庭比例从2022年的71%降到了64%。

更多阅览 瑞士人越来越“无肉亦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