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恐袭20年:一场对公民社会的背弃
2001年9月11日 – 20年前的那天我们身处何处,我们所有人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当时在瑞士弗里堡一家寻求庇护者留宿的招待所,记录那些申请被拒的人之后要如何生活的故事。
当我抵达那里时,前台没有人。我发现所有人,不论员工还是住在那里的人,都挤在电视机前,目睹着纽约发生的一幕幕。当我走进招待所时,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中心。
没人能忘掉那天的错愕。就连20年后的今天,每个人都很难描述,在看到让人无法想象的那一幕时,到底作何感想,一切都太可怕了。那天晚上,当我回到新闻编辑室时,一位同事对我说:“哎,Imogen,完了,我们的世界就此永远改变了”。我当时仍沉浸在刚刚发生的事件中,以至于我并没有完全明白他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意识到他的那番话有多么一针见血。
我们的世界的确在那天彻底改变了:从旅行时的小小不便,到我们对自己安危的恐惧,到偏见与狭隘让某些群体的存在被视为威胁,再到安全法的全面修改。
那么对人权来讲,又有哪些影响呢?世界反酷刑组织秘书长Gerald Staberock说:“我希望我的政府能打击恐怖主义。我想要那些制造了9/11事件的人,或者任何发动恐怖袭击的人都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被他形容为“否定了人权根本价值观” 的9/11恐袭,却导致了他眼中“另一场以反恐之名对人权造成的打击”。对此,他表示遗憾。
现在,带着我们对非常规引渡、关塔那摩监狱、水刑等等的所有了解进行回顾,我们很难想起,在9/11事件后的最初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其实没人真的意识到“反恐战”在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就连人权捍卫者都没能认识到这点。
当战争在阿富汗境内完全铺开时,我记得私下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那里得到消息称,他们知道被关押者正从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被转移走,但他们不清楚这些人将被带往何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要做的,就是根据《日内瓦公约》,探访那些在冲突中被拘留的人-但这一任务,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
直到9/11恐袭5年后,联合国才设立了一个专门报告反恐工作变化的职务。联合国人权与反恐特派调查员Fionnuala Ní Aoláin表示:“在此职务设立前的那段空档,人权处于真空之中”,在这段时间,“美国开始采用酷刑、进行引渡,还打造了一个能任意关押犯人的黑洞。”
接受严刑拷打
政府辩称,特别的手段对打击不同寻常的威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没有政治领导人会希望9/11这样的袭击发生在自己的任期内。而且,众多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已经准备好以反恐之名在一些根本的人权标准上作出让步。
2016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工业化国家的千禧一代中(中文语境下俗称的80和90后),许多人认为,如果严刑拷打能换来救命的信息,那么这些酷刑就是正当的。令人震惊的是,对生活在冲突地区或专制政权下的年轻人来说,绝大多数人反对严刑拷打。
这一观念上的转变对Ní Aoláin来说令人担忧,她指出,一些政府已经采取行动,以反恐的名义为越来越专制的法律正名。“现在,在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我们看到这些政府说人权捍卫者是恐怖分子,环保斗士是恐怖分子,女权拥护者是恐怖分子。”
反恐是否适得其反?
有趣的是,Ní Aoláin来自贝尔法斯特。她在恐袭与反恐中长大。她相信,“对安全来说,侵犯人权其实会产生相反的效果”,Staberock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记得一名在北爱尔兰进行研究的高级安保人员向他承认说,不论从人权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来看,预防性拘留都是一场灾难,因为“它将事件扩大化,它让矛盾变得更普遍……当人人都成了受害者,预防性拘留的理由也就被削弱了。”
不论是Ní Aoláin还是Staberock都认为,“恐怖分子”一词的使用范围过广,政府可以把这个词当作方便的口号,用来引入各种在其他情况下不易被合理化的法规。
Staberock强调,“打击恐怖主义的最佳方案,是揭下它的伪装,将它当作谋杀来对待,不让它躲在意识形态的背后。在普通的刑事诉讼中揭下它的伪装,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用法律制裁他们,坚守你的规则。”
学到了什么教训?
反恐的第一枪早在20年前就在阿富汗打响了。今天,在同一个国家,我们正目睹着一场人道和外交政策的灾难。西方外交官仓皇赶赴机场时,他们将数百万阿富汗人抛在身后,这些人将再次生活在塔利班政权下,也就是那个美国及其盟友自踏入阿富汗之时就想击败的“恐怖”组织。
那么,从过去这20年里,我们学到了什么教训?
Ní Aoláin坦言:“我们看上去什么都没学到。我们在做的,似乎就是背弃公民社会、抛弃妇女、人权捍卫者和女童……当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决定我们受够了,我们该走了。”
不过,作为一名人权捍卫者,她并没有被吓倒:“如果你为人权而战,这就意味着你一直都在推着大石头上山,你眼看着这些石头跌落,之后你还得重新把这些石头推上山。我想,那些在反恐语境下从事人权工作的人,正面对着一块巨石。”
本文内容,包括引言,均取自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日内瓦内幕》播客栏目。
(译自英文:王伯笛)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