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2019年10月对瑞士进行正式工作访问,期间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与王毅一起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Keystone / Alessandro Della Valle
据瑞士媒体报道,瑞士政府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表达出更多关注,但却没有计划与中国保持距离。相反,瑞士希望可以促成更多对话。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新苏黎世报·周日版》(NZZ am Sonntag,德)外部链接得到的瑞士最新对华战略草案,联邦政府越来越关注中国政府的策略。
该报称战略文件指出:“近年来,专制统治呈增长趋势,对异见人士的压迫和对少数民族的迫害也有所增加。”
瑞士的运动倡导者(英)一直在敦促瑞士政府与中国重新签订一项为期六年的自由贸易协定,以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媒体争相报道中国西北地区为镇压维吾尔穆斯林少数民族而设的拘留营。
该报还说,这份战略文件中提到中国近年来讨论问题的意愿有所下降。自1991年以来,瑞士一直与北京进行人权对话。最近的一次对话是在2018年。
这份战略文件表示:“此后,中国取消了进一步的对话,这或是对瑞士参与针对新疆局势多边批评的回应,或是与新冠疫情有关。”去年7月,瑞士和其他26个国家批评了中国政府在香港实施新版国家安全法,中国政府做出猛烈回击。
但是,与法国、美国和加拿大采取的强硬立场相比,瑞士政府似乎还希望与中国继续进行对话。
中国是瑞士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瑞士因其在对华关系中优先考虑经济利益而受到批评。根据《新苏黎世报》的评论,这份战略文件承认,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的理论并未奏效。文件说:“贸易和互联网都没有让中国发生应有的变化。中国虽然变得更加富裕,但是没有变得更加自由。”
瑞士外交部的结论是,与中国拉开距离,并不会影响到中国的国内局势,但却会损害瑞士的利益。
瑞士政府更希望自己能在对华关系中扮演中间人或“搭桥人”的角色。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食品供应链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浪费掉大约330公斤食物,而这些浪费本可避免。
更多阅览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经济研究中心KOF的就业指标仅略高于零值,勉强维持在正值区间。
更多阅览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返岗潮”中,越来越多瑞士企业反其道而行,为员工提供在家办公的机会。这一趋势与中国疫情后迅速恢复线下办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阅览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逐步融入数字世界,短短三年内上网率就提升近5%。不同年龄段对设备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年龄如何,智能手机都是不变的“主力军”。
更多阅览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相关内容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此内容发布于
这种欧洲最大的淡水鱼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瑞士湖泊中,在瑞士法语区还因其味道鲜美而备受推崇。
更多阅览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项研究指出,猩猩一生可以多次更换群体,但雌性大猩猩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从而防止近亲繁殖。
更多阅览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相关内容
教育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青少年正在“远离校园”-这可不只是逃学这么简单。教师协会发出警告,学生反复缺课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有时一缺就是好几天,甚至几周。。这也是全球教育系统正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教育机构呼吁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阅读更多
观点
相关内容
瑞中建交70周年,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此内容发布于
应瑞士资讯swissinfo.ch之邀,瑞士驻中国大使罗志谊先生为我们的读者撰写了这篇署名文章。罗志谊大使从瑞中建交到自贸协定,从少数族裔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多个角度,畅谈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对话,回顾了70年来的外交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的关系发展。
更多阅览 瑞中建交70周年,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相关内容
瑞士与中国 – 既友好又矛盾的伙伴关系
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这一背景为后来几十年瑞中外交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国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和对话关系,可谓“既友好又矛盾”。
更多阅览 瑞士与中国 – 既友好又矛盾的伙伴关系
相关内容
瑞士寻求与中国续签“秘密协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当局试图与中国续签一项审慎的协议,该协议签署于2015年,允许北京官员进入瑞士,质询在瑞非法居留的中国公民。
更多阅览 瑞士寻求与中国续签“秘密协议”
相关内容
瑞士部长称,瑞中关系正经受考验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表示,瑞士与中国的关系目前正在经受考验。他希望瑞士对中国能“更为坚定”。
更多阅览 瑞士部长称,瑞中关系正经受考验
相关内容
中国抨击瑞士“干涉别国内政”
此内容发布于
因瑞士与其他26个国家批评全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遭中国激烈抨击。北京方面对出于 “政治目的”的“无端指责”做出谴责。
更多阅览 中国抨击瑞士“干涉别国内政”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