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国际报告揭示中国对破坏臭氧层化学物质治理见成效

2018年在南极大气研究天文台附近拍摄到的极光
2018年在南极大气研究天文台附近拍摄到的极光。 Patrick Cullis

最新的国际研究显示,中国已经成功控制了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氯氟烃(CFC)的生产。

两年前,科学家观察到2012年至2017年间三氟氯甲烷(CFC-11)排放量出现了惊人且急剧的增长。氟氯烃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冷、隔热泡沫和气雾推进剂等的制造。自1980年代以来,人们就了解到这类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在2010年这类物质已被全面禁止。

根据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实验室(Empa)上周发布的报告(多语)外部链接,大气测量结果表明,该类化学物质曾在中国东部“涉嫌流氓生产”。

由包括该实验室在内的12家机构组成的国际联盟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停止那些非法生产之后,臭氧层的恢复现在似乎已经重回正轨。与此相关的两篇调查文章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布里斯托大学的Luke Western是其中一项研究的主要联合作者,他说:“这些发现令人欣喜,希望这标志着令人不安的那段违规操作时期已经结束。如果排放量一直保持在我们之前发现的显著升高的水平,那么臭氧层的恢复可能会延迟很多年。”

侦察工作

1987年,几乎全球各国都签署了《蒙特利尔协定书》这项环境公约,其中引入了全球性氟氯烃禁令,2010年起,所有会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品的生产被全面禁止。

此后三氟氯甲烷的排放量本应稳步下降。但是在2018年,科学家发现其排放量在2013年有所增加,于是拉响了警报,指出有人在明显违背国际公约的情况下恢复了该违禁物质的生产。

一个国际大气监测小组最先发现迹象,认定该物质排放量的下降速度低于预期。次年,独立的全球监测网络全球大气气体进阶实验(AGAGE)证实了他们的发现,并算出了新的排放量。但是,是哪里在违规排放?

而韩国和日本的监测站测到的数据显示,全球测量值的增长中大约一半出自中国东部部分地区。

联邦实验室的Stefan Reimann是2019年研究的联合作者,此次又参与了刚发表在《自然》上的其中一项研究,他说:“我们估计在过去七年里,中国在泡沫制品生产中新添加了大约10万吨三氟氯甲烷。这相当于一列长达50公里的载有该物质的货运列车。”

媒体和环保人士的进一步调查曝光了中国在生产隔热泡沫的过程中使用了三氟氯甲烷。

中国“注意到问题”

联邦实验室称,中国当局“注意到问题”,在2018年至2019年的《蒙特利尔协定书》会议上,中国当局确认发现了一些被禁止的破坏臭氧层物质,但是确认的数量很少。

“根据他们的报告,他们逮捕了涉事嫌犯,没收了违法物质,随后拆除了生产设施”,该实验室表示。

科学小组继续密切监测大气水平情况,《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三氟氯甲烷在全球和中国东部排放量的最新证据表明,这些努力使得排放量急剧下降。

该实验室透露,2017年至2019年间,每年的排放量下降了数千吨,同时补充说,科学家估计,最近排放量的下降“相当可观,甚至大于最初的增长量”。

Reimann解释:“这项新的分析证明了独立验证国际环境公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针对特定地区的测量,就不可能确定该地区的排放量。”

然而,由于全球大气气体进阶实验的覆盖率有限,世界上大片地区依然缺乏针对破坏臭氧层化学物质排放的信息。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日内瓦关税会谈之后,中美两国态度乐观。

相关内容

日内瓦磋商成功:中美同意下调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上周末(5月10-11日)于日内瓦举行的高级别贸易会谈之后,中国与美国达成一致,同意暂时下调彼此之间的关税。根据一份联合声明,该协议将临时适用90天。

更多阅览 日内瓦磋商成功:中美同意下调关税!
瑞士多个州着手解决在校使用手机问题。

相关内容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此内容发布于 从下个学年开始,瑞士下瓦尔登州(canton of Nidwalden)的小学生除教学需求或紧急联络需要外,将不得在校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瑞士法律规定,猫属于“他人财产”,有计划地喂养他人的猫并为其提供住所被视为非法侵占行为。

相关内容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此内容发布于 5月6日,一位68岁的瑞士老妇人站在了苏黎世法庭上,被指控系统性喂养领居家的猫“里奥”(Leo),致使其不再返回主人家中。该行为在瑞士属于犯罪行为。

更多阅览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第二支柱:领取年金还是资本?多数人倾向于两者兼顾。

相关内容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此内容发布于 达到退休年龄时该如何支配职业养老金(BVG/LPP)账户里积累的资本?在一次性提取资本总额和按月领取年金之间,做出前一个选择的瑞士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做出后一选择的人。

更多阅览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