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里约92的精神在幻灭

Reuters/Petar Kujundzic

1992年是重要的一年,柏林墙被推倒之后不久,世界还沉浸在觉醒的气息之中,这种气息也弥漫到了在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UNCED)上。这是当时最大的一个政治大会。

20年后,各国于6月中旬再次聚首里约热内卢,重新就怎样从政治上保障环境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被简称为“里约20年后”(Rio+20)的大会召开之前,瑞士资讯与前瑞士联邦环境局局长Philippe Roch进行了谈话。

20年前的大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协议、生物多样化协议和里约声明。里约声明成为国际各国在环境持续发展问题上的重要纲领。

另外,《日程21》也是1992年会议制定的一项计划,这项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种热情:其中有一些利用持续发展解决地球生态平衡问题的具体方案。这些方案应该在全球、地方、国家层面被采纳。

新概念:持续发展

“在高层面讨论持续发展问题并不是新鲜事,而新意在于许多人第一次理解到,要想保住我们地球的资源,全世界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必须共同协作,一起行动。”前瑞士环境局局长Roch这样说。

而“持续发展”这一概念首次在布伦特兰委员会为联合国撰写的“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上出现。该委员会对“持续发展的理解”为:在发展过程中,生态和经济不再是截然相反的关系,而是被汇集在一起。

《日程21》依然很重要

“这是一个很大的探险,重要的第一步,”Roch解释说:“第一次在如此高的政治层面强调,那些直至目前分头处理的问题,现在要共同合作解决;而且要找到一条道路,保护我们的地球和我们的资源,因为长此以往,将不会再有合理的发展。”
 

Roch说:“20年后,《日程21》依然是最好的计划,其中涉及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尽管并不是所有国家、机构和组织都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但能够感觉到,当时的确有一股热情存在。
 

但可惜今天不得不承认,当时来自各方的期待都未得到满足。“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生活环境变得更恶劣,超过10亿人得不到干净的饮水。”

 
当时在里约,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被非常严肃地纳入《日程21》中,并坚信,人类会为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

出席会议

回想过去,Roch说:“我们当时在里约是走在最前列的,但是之后我们在某些方面陷入了危机,许多领域的状况都在变坏。”比如气候,里约协议是一份非常出色的协议,但是今天不得不承认,连《京都议定书》的目标都未达成。
 

“当然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总体来讲并未前进,因为在我们的系统中,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一直是衡量经济的标准。只要这种狭隘的物质意识存在,我就只能看到前景的灰暗,”Roch遗憾地说:“里约精神在幻灭。”

瑞士付诸行动

至于瑞士对于里约环境发展大会会议精神的贯彻情况,Roch表示,直到他2005年离开瑞士联邦环境局,情况都不错。 但是在气候和能源问题上,进展较慢。
 

除了设立了二氧化碳法律之外,对于其他化石能源,基本尚未采取任何行为。在逐步退出核能计划之时,就不幸地遭遇了福岛的核泄漏灾难。
 

在生物多样化方面,Roch对于瑞士民众在全民投票中通过了保护沼泽地的动议表示称赞,地方建立自然公园的新系统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


有关空间规划,Roch指出来自经济和人口增长方面的压力太大。他说:“我们破坏了太多所剩无几的植被面积,”但是Roch表示民众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前不久的第二住宅提案遭到拒绝就是一个证明。
 

在农业方面尚需努力,除了集中精力生产农产品之外,必须要把保护土地和水源放在第一位。瑞士的农业在维护生态上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农民联盟经常对生态计划提出异议。

里约20年后(Rio+20)于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

瑞士联邦总统艾维琳·维德默-施龙普夫(Eveline Widmer- Schlumpf)和环境部长多丽丝·洛伊特哈尔德(Doris Leuthard)将出席大会。

维德默-施龙普夫在开幕式上讲话,并与洛伊特哈尔德一起参与总统级别的交涉。

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斯德哥尔摩。

1992年: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

1997年:后继大会,纽约(Rio+5)

1997年:气候大会,京都。

2002年:后继大会,约翰内斯堡(Rio+10)

2012年:后继大会,里约热内卢 (Rio+20)

在这次的大会上,签署了气候和生态多样化协议。

里约声明:制定了27条基本原则,经济的进步必须与保护环境紧密相连。

日程21:针对21世纪的行动计划,其中包含了用持续发展的方式解决地球生态失衡问题的具体措施。

森林声明:针对森林经济、森林持续发展的指导规则。

土壤荒漠化:一个委员会在里约气候大会之后制定了一个协约,于1994年生效。

(译自德文:杨旭东)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