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乔·希弗尔特-当赛车成为神话

Pilote de course endormi sur un banc.
1969年7月13日,乔·希弗尔特在美加挑战杯(Can-Am)系列赛事沃特金斯格伦赛道比赛准备期间小憩片刻。他驾驶一辆保时捷908/2赛车赢得了第六名。 Motorarchiv

1971年10月24日,瑞士赛车手乔·希弗尔特(Jo Siffert)在比赛中不幸殒命。半个世纪后,赛车运动的粉丝深情回忆这位已成传奇的赛车手,以及据说是始于他、车手在领奖台上要喷香槟的传统。

英国布兰兹哈奇赛道,1971年10月24日:乔·希弗尔特参加他的第96次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虽然他处于头位,但却出现发车失误,不得不努力争取夺回领先位置。然而到第15圈后,悲剧发生了:他的车打转并弹起,翻车后起火。由于救援进行得太慢,昏迷的车手死于窒息。几天后在弗里堡大教堂举行了他的葬礼,近5万人前来与他道别。

Cercueil suivi d une foule immense
1971年10月29日,他的灵柩被抬至弗里堡大教堂门口。走在后面的是他的遗孀西蒙娜·希弗尔特-古尔(Simone Siffert-Guhl),搀扶她的是保时捷车队经理里科·施坦纳曼(Rico Steinemann)。 Keystone

作为一级方程式赛车手,乔·希弗尔特所获奖项与声望远远不及胡安·曼纽尔·方吉奥(Juan Manuel Fangio)、尼基·劳达(Niki Lauda)或是艾尔顿·塞纳(Ayrton Senna)。但在他过世50年后,这位本应像其他同行一样被人遗忘的赛车手,在热衷于赛车运动史的圈子里却是个尽人皆知的名字。这样高的知名度又是从何说起呢?

出类拔萃的车手

官方数据(法)外部链接显示他曾六度登上领奖台,其中两次是以获胜者身份(1968年英国大奖赛和1971年奥地利大奖赛),那是他作为赛车手连续10个赛季(1962-1971年)参加一级方程式赛车-赛车运动顶级赛事-所取得的骄人佳绩。

他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成绩虽可圈可点,却算不上令人惊叹。以瑞士的另一位著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克莱·雷加佐尼(Clay Regazzoni)为例,他所获奖项要多得多-他曾25次登上领奖台,其中5次作为获胜者。然而乔·希弗尔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在多个项目上都成绩斐然。

乔·希弗尔特在二级方程式与登山赛车项目中也战果累累。论耐力,凭着他在1968-1971年间41次比赛中的14次胜利,他可谓受人瞩目的赛车手。而在他的运动生涯之初,他甚至是位优秀的摩托车手,在1958年成为350cc排量摩托车项目的瑞士冠军。

“11年内,他参加了298次赛车比赛。有时一个周末时间,他会参加多个比赛。这简直太疯狂了,”雅克·德舍诺(Jacques Deschenaux)评论道。他曾担任乔·希弗尔特的新闻发言人和瑞士法语区电视台体育节目总监。

领奖台上喷香槟的由来

领奖台上,一级方程式赛车大奖赛的优胜者得到一瓶香槟,他摇晃酒瓶后把它打开,用喷出来的香槟酒沫喷洒观众席-如今这一场面已成惯例。不过,是乔·希弗尔特在不经意中打造了这个传统。

196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他和英国人科林·戴维斯(Colin Davis)赢得性能指标赛,登上了领奖台。他得到的那瓶香槟酒冷却得不够彻底,瓶塞意外弹出。乔·希弗尔特虽试着用大拇指抵住瓶口防止喷洒,可是观众依然淋了香槟雨。

这个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1967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美国车手丹·格尼(Dan Gurney)重演了这一幕,不过这回则是使劲晃动香槟酒瓶而故意为之,从此便诞生了一个传统。不过必须指出,对这种做法的由来还存在其他的解释。

一个自我奋斗的成功者

乔·希弗尔特的事迹之所以依然具有魅力,也因为他是通过自我奋斗走向成功的典范。他出生于弗里堡老城里一个极其贫寒的家庭, 那时的弗里堡老城人口众多、生活贫困,当地人讲的还是一种法语和德语方言的混合语。

当时有种“绅士车手”阶层,瑞士的代表人物是埃马纽埃尔·德格拉方里耶(Emmanuel de Graffenried,出自贵族家庭)与伯努瓦·穆西(Benoît Musy,联邦委员之子),而乔·希弗尔特不属于这个阶层。因此他没有必需的财富,任其挥霍在自己的爱好之上。

在签约著名车队(尤其是保时捷)之前,他必须兼顾自己的运动和平时的职业活动。他完全靠白手起家,后来在弗里堡拥有了自己的车行,销售保时捷和阿尔法·罗密欧等品牌的轿车。“最终他成为保时捷在瑞士的第二大销售商,”雅克·德舍诺透露。

很幸运,乔·希弗尔特骨子里就有种商业意识。在这方面他又开了一级方程式赛车史的先河-他是豪雅表(Heuer)的首位品牌大使,而这个瑞士钟表品牌是一级方程式赛车赞助的先驱。这位瑞士赛车手还与另一个品牌-烟草商万宝路-签署了首个合同,万宝路后来成了重要的赛车赞助商。

灵感之源

鉴于乔·希弗尔特的知名度,他成了电影业的灵感之源,与两部反映赛车的火爆影片结下不解之缘。为了演活赛车手形象,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在《极速狂飙》(Le Mans)中直接受到乔·希弗尔特的车手服与著名豪雅品牌标志的启发,而出现在拍摄现场的这位弗里堡车手则提供了片中的大部分汽车。乔·希弗尔特还在电影《霹雳神风》(Grand Prix)中短暂出境,这部影片在1966年荣获了三项奥斯卡奖。

Steve McQueen et Jo Siffert
两位传奇人物的会面:1970年6月13日勒芒24小时耐力赛赛前,电影《极速狂飙》的制片人、演员史蒂夫·麦奎因(右)与保时捷车队车手乔·希弗尔特。 Getty Images

在托尼·柯蒂斯(Tony Curtis)和罗杰·摩尔(Roger Moore)主演的电视剧集《纨绔双侠》(The Persuaders!)里,片头中也有一闪而过的乔·希弗尔特的身影-眼尖的人会清楚地看到他特有的红底白十字头盔。剧中有一集,布雷特·辛克莱尔勋爵(Lord Brett Sinclair)不得不进行一场赛车,而罗杰·摩尔选择了跟乔·希弗尔特一样的车,要知道,英国演员摩尔很崇拜瑞士车手希弗尔特。

瑞士艺术家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热爱速度与赛车运动,他跟乔·希弗尔特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为了纪念意外辞世的好友,这位著名雕塑家特意建造了一座喷泉。

Fontaine dans un bassin
尚·丁格利在弗里堡市为纪念乔·希弗尔特而造的源泉。 ©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一个时代的见证人

仅凭运动成绩,不足以解释乔·希弗尔特不朽的记忆,我们还须考虑到人的因素。雅克·德舍诺讲述道:“1948年他父亲带他去看伯尔尼大奖赛,燃起了他对赛车运动的挚爱。这个穷孩子不顾渺茫的成功机会,战胜一切考验终于梦想成真当上赛车手的故事,也一起造就了他的传奇。”

他接着说道:“还不要忘记当时是怎样的时代。许多赛车手都是完全不同寻常之人,时刻与死亡打交道,那些年每年都会有三四名车手殒命。而乔·希弗尔特死在赛道上,也增添了他的传奇色彩。”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