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教堂門可羅雀,信徒日漸稀少:上帝在瑞士不再那麼偉大

瑞士的各个教堂都遇到信徒流失的难题
瑞士的各教會都遇到信徒流失的難題。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瑞士人口中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不斷上升,這點也和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 在這樣一個擁有先進的醫療和社會保險,生活的各個層面都不缺輔導師的社會裡,誰還需要教會呢?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以這個節奏繼續下去,用不了多久無宗教信仰者就會成為瑞士的大多數。瑞士聯邦統計局(FSO)的數據顯示,近50年來無宗教信仰者成了人數增長最顯著的群體,到2021年時已佔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幾乎相當於天主教徒的人數。

外部内容

聯邦統計局透露,無宗教信仰者一般較年輕,教育程度較高,也大都住在城市裡,且男性較女性較多。

這類人有著多種多樣的世界觀與實際情況,而他們的相同點在於不歸屬任何一間教會,也不參與宗教活動。他們當中有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也有那些相信某種超自然力量,卻不認為自己相信某一種宗教的人。

宗教社會學家約爾格·施托爾茨(Jörg Stolz)是洛桑大學(UNIL)宗教社科研究院(ISSR)院長,他解釋說:「這些人往往沒有接受過宗教教育,對宗教總體上 持漠不關心或反對的態度。”

宗教社會學家約爾格‧施托爾茨(Jörg Stolz)
宗教社會學家約爾格‧施托爾茨(Jörg Stolz) UNIL

西方之路

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出現了宗教熱情的衰退:目前蘇格蘭與法國的大多數人口都自稱無宗教信仰,而無宗教信仰者已是澳洲的人口第二大群體,英國不再是基督徒佔大多數的國家,德國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仍去教會,甚至在美國與韓國,信仰的重要性也持續降低。

然而,世界不同地區的情況卻大相逕庭。根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國際數據,歐洲、亞太地區和北美洲是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約五分之一的人自稱“無宗教信仰”,而全球平均約為16%。

就歐洲範圍而言,瑞士的世俗化程度處於「平均」水準,施托爾茨解釋。 這位社會學家指出,英國和法國的世俗化程度更高,而義大利、波蘭等其他國家的宗教感情仍然濃厚得多。

“我們認為歐洲各國都在進行著同樣的世俗化進程,”這位教授指出,“但由於各國開始這一進程的時間不同,因此所處的階段也不盡相同。”

外部内容

不過皮尤研究中心在其預測當中,卻推論到2050年,全世界信教人口比例會受人口動態影響成長。雖然北美與歐洲(人口減少地區)的無宗教信仰者比例應會持續增長,但在人口預計會大量增長的世界其他地區,這一比例應會保持穩定甚至下降。

瑞士福音派歸正教會(EERS)主席里塔‧法莫斯(Rita Famos)
瑞士福音派歸正教會(EERS)主席里塔‧法莫斯(Rita Famos)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在未來30年裡,基督教應該仍然會是歐洲的最大宗教群體,但伊斯蘭教的成長趨勢將超過其他宗教,令歐洲的穆斯林人數僅次於基督徒的人數。

教會何去何從?

施托爾茨認為,現代性是西方宗教信仰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是各宗教長期面臨的主要威脅。他總結道,我們遠離宗教,是因為我們如今看不到宗教的用途。這位專家分析說:“如今許多世俗科技解決了過去歸宗教解決的問題。”

他舉了幾個例子:「生物醫學治療我們的疾病,我們有個人問題可以找心理學家或輔導師討論,各種保險與福利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安全感。我們需要禱告、需要找神父或牧師談的事兒少了。”

西方國家走向非宗教化的前線是教會,而教會如今面臨信徒流失的問題。在瑞士,根據教牧社會學研究所(SPI)的數據,2021年逾3.4萬人脫離天主教會,2.8萬餘人脫離新教教會。

瑞士羅馬天主教中央會議(RKZ)主席阿薩爾-施特格(Renata Asal-Steger)
瑞士羅馬天主教中央會議(RKZ)主席阿薩爾-施特格(Renata Asal-Steger) Keystone / Anthony Anex

而這一現象正在穩步上升並將持續下去:一項關於瑞士教會未來的研究預測,到2045年,福音派歸正教會的信徒人數將減少近一半,羅馬天主教會的信徒將減少三分之一。瑞士羅馬天主教中央會議(RKZ)主席雷娜塔· 阿薩爾-施特格(Renata Asal-Steger)承認:“我們無法扭轉這種趨勢。”

瑞士福音派歸正教會(EERS)主席里塔·法莫斯(Rita Famos)雖然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但她勸慰說:「總是為重要性的失去而自責,對我們沒有任何益處。我們應該同留下來的人一起努力,畢竟那也是瑞士的180萬人。”

雖然脫離教會主要是由個人與信仰的關係決定的,但統計數據卻顯示出,教會立場也對大批人從教會「出走」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天主教會。

阿薩爾-施特格承認天主教會對此負有責任。她認為性侵醜聞導致信任被摧毀,教會必須進行“深入的改革”,以更好地回應“人們現在的需求”。

外部内容

針對信徒流失最終將導致的嚴重的財政問題,天主教會與福音派歸正教會都在為此做準備。上述研究預測,未來20年內教會的收入將減少數千萬瑞郎。

教會與政府(即宗教團體的資金來源)的關係屬於州事務,不歸聯邦政府管理。

各州處理宗教事務的辦法不盡相同,但大多數州都會徵收宗教稅。該稅直接向納稅人收取,納稅人必須正式提出脫離教會的要求,以免繳交宗教稅,但這意味著今後也不能再享受宗教慶典。

在某些州,法人-即企業-也需繳納宗教稅,引發不少爭議。一項研究發現,這兩個主要教會透過宗教稅獲得的資金高達逾13億瑞郎(約合人民幣105億元)。

而在某些州,這兩個教會還能從公共機構(州與地方行政區)獲得補貼,其總額為近5.6億瑞郎(約合人民幣45億元),約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一。

因此,兩間教會開始多樣化自己的收入來源,如利用起教會的房產、為某些項目拉贊助或共同出資,以及簽訂服務合約等。他們也意識到加強對教會活動的宣傳及利用可支配資金的重要性。

施托爾茨指出:「資金少了,這意味著教會的規模會更小,人員會更少,為公眾提供的服務也將更少。」不過他強調說,教會仍在履行一個有益於全社會的使命,用瑞士資訊採訪的教會代表的話說,這甚至是個「必不可少的」使命。

這幾位教會代表特別提到教會對難民、對年輕人和對老年人的照顧,對病人的精神關懷,對失去親人者的幫助,等等。「假如沒有教會,沒有教會透過大量志工工作建立起來的這些機構,那麼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阿薩爾-施特格辯稱。

施托爾茨解釋:「教會為社會凝聚力做出貢獻,並透過儀式來對悲劇事件做出反應。因此問題是,假如教會消失了,誰將接過接力棒?政府?還是民間社會的其他參與者?”

這位社會學家最後補充道,對許多人-甚至不信教的人-來說,他們依然會對教會有一種身份與文化上的依戀感。“教會陪伴許多人走過了他們人生的重要階段,而作為建築物的教會提供了一種空間認同感,許多人都不希望看到它們消失。”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宝琳·图鲁班

您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吗?为什么?

瑞士无宗教信仰的人口比例在稳步增长。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很想了解您与宗教的关系!

99 留言
查看讨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