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無車而自在的環保生活趨勢

今年夏天每逢週末,洛桑市就會關閉湖畔的林蔭大道,禁止機動車通行,還市民一個安靜的休閒空間
今年夏天每逢週末,洛桑市就會關閉湖畔的林蔭大道,禁止機動車通行,還市民一個安靜的休閒空間。 Keystone / Jean-christophe Bott

在自由的移動中,爬山涉水感受大自然,是瑞士生活的基本方式,購車也成了追求自由的選擇。在全球汽車工業發達之外,近20年有越來越多的瑞士人反其道而行,主張無車生活,並以公民的力量將生活範圍設為無車區。目前在瑞士共有九座無車城,最為國際遊客熟知的就是馬特洪峰所在地「策馬特」。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瑞士無車文化的發展歷史

在1955年蘇伊士運河危機與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相繼發生後,瑞士政府有感原油能源完全仰賴進口所造成的壓力,以及國際情勢轉變而可能再度引發世界大戰,於是啟動戰時物資保存法(Kriegsvorsorge-Gesetz)。同時也開始了全國性的無車日(Sonntagsfahrverbot)的政策,一個月中可能有多達3個週日禁止行車(德)外部链接

禁令之下,舉凡貨車、小轎車、機車等,所有的機動車輛完全禁止。因為禁車,所以無車,瑞士全國無車的傳統與概念由此而來。從老照片中可見,當時的都市人週日在大馬路上散步,十分愜意。

瑞士多山,在公路交通網尚未完全普及的時代,受限於地形和財政等雙重因素也無車。瑞士目前9個無車城皆在山間,風光明媚之處。拜工業化與全球化之賜,這些美麗的山間村落有了觀光價值,無車不再是不便,而是讓國際遊人流連忘返,山水優美、空氣清新的最大原因。如馬特洪峰所在地「策馬特」,以及位在琉森湖畔的瑞吉山(多)外部链接,都是由此而來。

同時在舊時代裡,人們慢慢進入工業社會,對於車輛所帶來的噪音和廢氣特別敏感。瑞士東南區瑞士地理面積最大州格勞賓登州(Kanton Graubünden)20世紀初仍全面實行汽車上山的禁令(德)外部链接。直到1925年,經過10次的地方性公投,汽車禁令才得以慢慢解除。初期,該州也只有部分地區和道路允許車輛通行。

在汽車禁令之下,瑞士的交通運輸也走向發展鐵路與纜車此類的運輸工具。汽車之外,移動總有不同的選擇。

相关内容
Kind fährt mit Kinderauto

相关内容

你会选择电动车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计划投入各种鼓励措施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在这方面瑞士其实已经被其他国家甩下了一大截。目前对电动汽车的环保效益还存在争议。

更多阅览 你会选择电动车吗?

無車主義者所主張的生活益處

今日無車主義者第一主張即是,開車的危險性高於其他交通工具。根據瑞士政府2019年的統計(德)外部链接,因車禍而死亡的人數為189人,重傷3639人,輕傷17641人,相比之下因搭乘鐵路交通而死亡人數為0,纜車為1人,民航為11人。

從公共空間的角度來看,用車人所需要的公共空間也較大。有車族必須在租屋和買賣房時考慮到居住處是否有停車場,或者附近是否有停車格。當人們大量以汽車作為代步工具時,都市空間規劃必須把道路的寬度與公用停車場納入設計空間,以達到順應民意之效。也因此,綠地與公園等公共設施將受到空間上與預算上的雙重壓縮。

汽車所排放的廢氣與製造的噪音對健康所造成的傷害,更是無車主義者多年來所持的論點。此外,開車並存在社交上隱憂,也就是長時間單人用車,或可能造成人際疏離,不利於心理健康。

瑞士大城裡的無車區

今日機器車輛是人們重要的代步工具,這是不爭的事實。目前瑞士全境約有六百萬輛汽車,無車族實屬少數人。而車輛過多,造成城市的擁擠與空氣品質下降,都市中的瑞士人相當有感,也試圖尋找出新的平衡點。

瑞士第三大城巴塞爾自2000年起就開始,由市民和主張環保的政黨發起老城無車(autofreie Innenstadt, 德)外部链接的市民運動。這項長期的倡議行動最初也經歷了人民意見交鋒的陣痛,尤其以主張自由經濟右派政黨為主的反對陣營認為,禁止車輛進入老城將造成商業退化,無法送貨和購物人潮的交通不便,將不利城市繁榮發展。

相关内容
俯瞰巴塞尔

相关内容

巴塞尔,听说这里“最不像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当我告诉朋友我要在巴塞尔旅行之时,他表现出了我意料中的惊讶:“你为何什么会想在巴塞尔旅游?那可能是‘最不像瑞士的’地方,就是用来转火车的!”加“遇见瑞士”- 瑞士资讯有奖征文、征图、征视频竞赛作品,如果你喜欢,请在下面点赞。

更多阅览 巴塞尔,听说这里“最不像瑞士”?

支持者則相信,當市中心的汽機車大量減少後,空氣與生活品質將會煥然一新,新的氣象將會為市區的商家帶來更多的人潮與商機。追求生活品質與商業發展可相互提升,並不衝突。討論長達15年之久,在2015年由社民黨(SP)和其他左翼小黨所提倡的政見獲得優勢,巴塞爾的老城中豎起了500支新的交通標誌,老城禁車成了時代趨勢。

市區無車還是有例外之處,在老城屬於住商混合區,住民的需要也被考慮進去,比方救護車與警車不在此限。計程車如有叫車服務,也可進入老城。此外,從早晨五點起至午間十一點是一般送貨車輛可以進入的時間,有特殊需求的商家如花店與蛋糕店等等,須按時送貨的服務業者也可申請其他時段的通行許可證。

在新措施上路之前,市民早已被通知汽機車不可駛入老城的新規定。巴塞爾是國界之城,初期的第一個月外國車輛得以通融,之後就祭出罰金。

無車不是經濟上的選擇而是環保

在巴塞爾施行之後,瑞士其他大城陸續跟進,蘇黎世、洛桑、伯恩等大城也逐漸規劃無車老城區,中型城市也慢慢擴大行人徒步區的範圍。

瑞士交通協會(德)外部链接的發言人針對大城市的老城無車政策也表示:「自90年代中期開始,人們對於交通的態度已經起了變化。從前人們都希望高速公路離自己的村子越近越好,道路是便利的象徵。而今人們覺得減少交通干擾,生活品質才會提升。」擴大生活空間的需求,已經超過對馬路的依賴。

長期致力於巴塞爾老城無車運動的瑞士歷史學家 Beat von Scarpatetti(德)外部链接提出了這樣的看法:「瑞士的無車族是新一代的社會菁英,我們所反對的不是汽車,而是汽車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沒有車的人卻被視為行動不便者,但請試想無車者既不會造成空氣汙染,也不製造噪音,更沒有消耗地球的資源。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無車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根據瑞士官方2015年的統計(德)外部链接,以家庭為單位來計,22%的瑞士家庭屬於無車族,49%的家庭擁有一輛車,23%的家庭有兩輛,6%的家庭有三輛以上。

在瑞士交通協會就針對無車社區進行研究(德)外部链接,指出目前瑞士無車族集中居住在都市區,首都伯恩以53.2%為第一名,接著是巴塞爾、蘇黎世、洛桑與日內瓦。無車族之所以能無車需要幾項條件支持,也就是都市規劃中大眾運輸系統的完善、購物便利、就學與就醫的方便度皆高。因此,瑞士鄉間家庭的購車率也相對較高。

相关内容
Volvo xC40

相关内容

瑞士人的爱车:体型大,功率高

此内容发布于 从理想主义角度出发,当代汽车的趋势是体积小、污染少;但冷眼看世界,现实与理想可谓南辕北辙–在瑞士尤…

更多阅览 瑞士人的爱车:体型大,功率高

近年興起的無車社區潮流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已經從科學研究成為人類生存議題,如何修正生活方式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近年熱議。無車社區(德)外部链接就是在這個時代潮流中,順應而生的新生活方式。

在瑞士各大城周邊地區近年所興建的住宅區,部分即屬於無車社區,既沒有住家車位,也沒有訪客車位。建案設計中完全捨去停車位與地下停車場,省下的建地面積可增加住戶空間的坪數。此類建案以滿足住得舒適為主要目標,其中一個則是讓居民住得滿意,減少房客更動的頻率,得以降低租金。

社區的內院裡有小公園、兒童遊樂設施與綠地是空間的標準配備,社區的外圍有火車站、電車站、公車站等便捷的聯外方式。在社區內道路的設計也以行人與自行車使用者為主要考量。

瑞士交通協會表示,目前選擇入住無車社區的住民超過60%擁有大學以上學歷,有孩子的年輕小家庭佔40%。選擇低碳而無車的生活,並不代表完全不使用到車,而是需要用車時會選擇汽車共享的方式外部链接。無車、減碳,並以居住行動實踐環保是社區居民入住的基本態度。

人類是否能在交通上實現烏托邦式的大同世界,來做到資源共享與環境保護,瑞士無車主義者的行動是一場大型的社會實驗。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