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圣哥达公路隧道前的堵车盛况
Keystone
据瑞士道路交通协会(Swiss Road Traffic Association)介绍,截至2017年底,拥有区区840万人口的瑞士,登记在册的机动车辆已突破600万。
此内容发布于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交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在欧洲首屈一指。近几十年来重大交通事故数量平稳下降,这要归功于道路和车辆安全标准的进一步提…
更多阅览 交通
在全国605.3万机动车辆中,汽车及多用途运载车辆(俗称SUV,即运动旅行多功能汽车)共计532万辆,而摩托车加上电动自行车则有72万辆。这就相当于每一千名瑞士常住居民就坐拥540辆汽车和89辆运动型多用途车辆。
在瑞士四通八达、绵延长达7.154万公里的全国公路网上疾驰的各种机动车辆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体而言,要低于规定的上限值。不过在某些地区,比方说俗称的”都市峡谷“(特指城市里一种类似自然峡谷风貌的都市环境,以由于整齐划一的城市建筑物而在楼间距密集的狭窄地带形成类似峡谷的气流运动),或者与高速公路相邻地区,二氧化碳含量会突破规定值。
从机动车辆销售来看,整个行业的年成交额已高达93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6255亿元)。根据瑞士道路交通协会(德)外部链接公布的数据,2017年,汽车租赁业务、车辆保险业以及石油产业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额达到了23.4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57.4亿元)。
相关内容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与中国计划于本周六(5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关税磋商。
更多阅览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相关内容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一项调研,四分之三的瑞士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AI),其中半数的使用方式违反了公司指令。
更多阅览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相关内容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政府称,瑞士今年面临的安全威胁正在加剧。
更多阅览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相关内容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此内容发布于
达到退休年龄时该如何支配职业养老金(BVG/LPP)账户里积累的资本?在一次性提取资本总额和按月领取年金之间,做出前一个选择的瑞士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做出后一选择的人。
更多阅览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相关内容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瑞士私人家庭资产总额继续强劲增长。金融资产增长和房地产资产升值共同推动了这一趋势。
更多阅览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相关内容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媒体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但在“世界新闻自由指数”(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中仍保持了第9名。
更多阅览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相关内容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过敏中心4月28日表示,因天气短暂转凉而中断的花粉季目前已重新开始,草类花粉正在瑞士各地飘散。约70%的花粉症患者对其过敏。
更多阅览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相关内容
弱势租客-苏黎世搬迁浪潮最大受害者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研究显示,苏黎世的租客驱逐率为全国最高。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低收入的年长居民,他们会被迫搬离原本的住所。
更多阅览 弱势租客-苏黎世搬迁浪潮最大受害者
相关内容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此内容发布于
今年夏天,洛迦诺电影节(Festival del film Locarno)将向成龙颁发荣誉金豹奖,以表彰这位“既是当代亚洲电影的重要人物,也是重新定义好莱坞电影规则的影响力人物”。
更多阅览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相关内容
瑞士招聘:远程办公岗位创历史新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企业继续以远程办公吸引潜在员工。最新研究显示,瑞士提供灵活工作选项的岗位招聘数量创下新高。
更多阅览 瑞士招聘:远程办公岗位创历史新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写给瑞士开车族们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议会两院都向这一举措亮了绿灯,而联邦的年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增长3.05亿瑞郎。 高速公路使用税将成倍增…
更多阅览 写给瑞士开车族们
相关内容
瑞士有一样东西不贵:高速公路年费粘纸
此内容发布于
大多数国家的高速公路都有收费站,每开过一个路段就需要交费。而在瑞士高速公路却畅通无阻,没有设置任何收费站,而是…
更多阅览 瑞士有一样东西不贵:高速公路年费粘纸
相关内容
瑞士人钟爱德国汽车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在瑞士和列支敦士登道路上的汽车中,5辆中4辆是德国品牌。瑞士进口汽车协会(Auto-Schweiz…
更多阅览 瑞士人钟爱德国汽车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