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对某些人来说要恢复常态很难”

快乐的人群
对许多人来说恢复常态将是受欢迎的变化,但并非人人都是这样。 Keystone / Florian Kopp

疫情肆虐两年后,生活即将恢复如常,但疫情已改变了我们的社会行为。心理疗法医师Carola Smolenski告诉我们,我们要做好什么准备,新冠少年又是怎么一回事。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疫情期间不堪重负的不仅有医生和护士,还有全国的青少年精神科医师。因有自杀想法而被送往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学诊所的青少年急剧增多。这可能是最明显的证据,表明历时二年的紧急状态为富庶的瑞士留下了多么深的痕迹。

幸好随着感染人数的减少和医院医疗状况的稳定,人们又可以开始正常生活了:但我们要再次学习如何适应吗?有什么能够治愈我们,让我们幸福地走下去?

哲学博士、心理疗法医师、瑞士心理学家联合会(FSP)理事Carola Smolenski将告诉我们生活常态化的风险和机会。

瑞士资讯swissinfo.ch:Smolenski女士,疫情会给我们留下什么痕迹?

有些人的个人生活曾遭受创伤,在工作和家中受到过限制,亦或有过失控的感觉,那么他们可能会持续感受压力,失去安全感,包括在社会交往中变得不确定。

有些人说他们已忘记如何与人会面、结交新的朋友,在职场或私人生活中夸奖、问候别人,以及面对别人的赞扬作出反应,甚至不愿与人有一米半以内的接触。我们必须重新练习、学会信任。

哲学博士Carola Smolenski
哲学博士、心理疗法医师、瑞士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Carola Smolenski © Hanspeter Baertschi

社会对疫情给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是关注太少了?

是的,有些基本需求没有得到重视。人类不仅仅有吃、喝、睡等众所周知的基本需求,还有心理方面的需求:在充满信任感的关系中生活,经历更多有趣的事,对生活有方向感、掌控感,还有知道自己往何处去,需要一种可以把握自己人生的感觉,以及得到他人的重视,积极的反馈等。

如果缺失这类经验呢?

科学上的假定是这样的:如果这类基本的心理需求多次或长时间未被满足、或遭到伤害,那么我们的心理机制就会变得脆弱、不稳定,长此以往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心理疾病。

这种情况在疫情期间多有发生,因为在许多方面人们的基本需求都受到了伤害,甚至是持久性的。

能否举个例子?

人们对近距离、充满信任感的关系的渴望。我现在谈的不仅仅指恋爱关系,还有诸如友谊,以及无论在工作中还是业余生活中同事间经常发生的随机的、毫无负担的交流。

重回常态很难吗?

大部分人都很坚强,在经历过短暂的困难、不适应后会很快回归正常。但其中的一小部分人会有困难,例如那些疫情期间或有意、或无意地减少了社会交往的人。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属于高风险人群,失业,生活困顿,或者有隐性心理疾病等。那些患有抑郁、惊恐症的人起初甚至反对在家工作,因为他们缺少在社会领域内克服恐惧和不安全感的经验。对他们来说重返社会常态会很难。

从这场危机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

疫情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掌握“失控的生活”。虽然瑞士拥有先进的医疗系统、稳定的政治环境,大部分国民都有足够的钱,享受着现代科技,但我们不可能掌控一切,情势急转直下并非不可能。这样的情况让很多人震惊、不知所措。

作为精神科医师我们可以确认:疫情会让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我希望这种“功效”能够长期保留,让人们愈发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经常且不羞于谈起它,或许这是疫情能够带来的一点积极影响吧。

我们应该谨慎和有意识地动用自己的资源,加强预防,但如果自己搞不定,还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青少年受影响最大,疫情如何影响了他们?

今后“新冠一代”(青少年)这个词可能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词典里了。该群体要在种种限制中按照自己的年龄特征长大成人。

他们在青春期遭遇了疫情,而这本该是寻求和获得发展所需自主权的阶段。但在这一重要的人生阶段,他们却很难逃离父母的房子,去尝试新的社会交往,并体验一段浪漫的感情。对许多人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权利都受到了限制。

结果会怎样?

研究明确显示,大部分青少年深受其苦,他们有对未来的恐惧感、不安全感、抑郁倾向,甚至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许多青少年在疫情结束后依然要面对心理健康问题。从一方面来看,这是一次机会,人们将不再忌讳谈论心理健康;而另一方面,这代人可能会对健康、自我关照,以及面对他人、脆弱群体和年长一代的责任感特别敏感。

危机会不会让这代人变得更团结,至少在面对全球挑战时?

从本质上讲,对我来说疫情不等同于创伤,但在创伤治疗领域确实有一个概念叫“创伤后成长”,是在经历过创伤后才形成的:如果有人可以积极地适应危机,并从困难中汲取营养成长、发展,就会变得更强大。

那么如何帮助青少年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年轻人予以关注,和他们在一起。他们急需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把在疫情期间受到限制,但在其年龄阶段应享受的权益补回来,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即便已解禁也要关注人们的心理状况,无论是孩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在我的观念里,如果疫情结束有人在回归正常生活时面临巨大挑战,那么我们应给予他足够的专业援助,这是社会的责任。

(译自德语:宋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