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从今起可在瑞士全国各药店领取新冠自测包

新冠自测包
新冠病毒快速自检试剂使用简单,可在家自行进行检测,如果结果是阴性会立刻显示。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从今天(4月7日)起,新冠自测包已在瑞士全国各药店上市。居住在瑞士的每个人每月都可免费领取最多五支新冠病毒自检试剂盒。

在领取新冠自测包时需出示本人的医疗保险卡。这一规定是为核查领取人是否已达免费领取限额,以防有人去多家药店多次领取。而领取这五支自检试剂盒也无需提前预约。

有关部门同时呼吁民众,请大家尽量不要都赶在今天涌入药店领取。“我们做不到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瑞士药店协会PharmaSuisse会长Martine Ruggli上周就已提醒人们。周二接受德语区通俗报纸《一瞥报》(Blick)采访时,Ruggli女士明确表示,自测包的使用对象仅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跟高危人群有接触的人。

检测当时的状况

周一她在德语区电视台SRF上宣称,自检试剂盒数量充足,但一开始难免会出现瓶颈现象。这次上市了800万支自检试剂盒,可能足够第一周的发放,随后罗氏(Roche)每天会生产100万支。

据药店协会的这位会长透露,作为第一步,瑞士全国大约300家药店还将提供免费的新冠抗原快速检测。阴性结果并不能被视为通行证,而只能表明检测当时的状况。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仅为一天。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么受检者需再做一次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进行确定,等待结果期间应在家隔离。即使有了新冠病毒自我检测,还是需大家自觉遵守卫生行为规定和现有的保护措施。

15分钟出结果

联邦委员会的目标是40%的人口每周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检测。截至目前正式承认的只有快速检测与PCR检测,这两种检测必须由专业人士实施,并送至实验室加以分析。

而新冠自检可让居民自行进行检测,检测所用的鼻拭子应分别伸入两边鼻孔内3-4厘米深度轻微转动,每边重复四次。

随后将鼻拭子插入盛有液体的试管稀释,接下来将这个稀释剂滴一滴在类似验孕棒的试剂盒里分析检测,15-20分钟后即会显示结果。如果出现一条横线,则表明结果呈阴性;两条横线表明结果为阳性。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一只吉娃娃引导瑞士救援队找到困在萨斯费(Saas-Fee)滑雪度假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相关内容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此内容发布于 7月4日,一只吉娃娃协助救出了它在费冰川(Fee Glacier)上被困的主人。它向救援队发出信号,指引救援人员找到掉入冰川裂缝中的男子。

更多阅览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