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年轻人中暴饮比例与心理压力水平上升

手拿香烟和酒杯的女性
瑞士年轻人中的吸烟比例下降,但暴饮比例却在上升。 Keystone / Martin Ruetschi

瑞士年轻人普遍对自己的生活表示满意。不过他们的习惯在过去十年里发生了变化:烟民越来越少,政治左倾比例提升,持有恐同和种族主义观点的人数下降。但另一方面,年轻人暴饮的比例升高,但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却在减少。

3月初公布的《瑞士年轻人调查》在2010-2019年间采访了10万名19岁的年轻人。这是首次对此年龄群体发展趋势进行横跨十年的观察。

报告作者表示,这十年观察得出的写照“非常令人满意”,年轻人在多数情况下很有责任感,而且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普遍感到满意。

2019年,四分之三的年轻人表示他们满意生活现状,这一数字在调查的十年间保持稳定。

但拥有自杀念头的年轻人比例有所增加。2014/15年有11%的男性表示自己有自杀念头,而这一比例到2018/19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0%。造成心理压力的风险因素包括学业中断以及受教育程度低。教育因此与年轻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相互关联。

烟民少于20%

虽然年轻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保持稳定,但他们的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吸烟习惯:2019年,年轻人中烟民的比例为17%,而十年前的这一比例为25%。

另一方面,年轻人中的暴饮比例据悉有所增加。2009年时,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偶尔会在同一场合喝五杯酒;但这一比例在2019年上涨至17%。

同时,进行体育运动的年轻人比例从84%降至74%。

政治左倾的年轻人比例上升6%,达到34%。此外,选择中间路线的年轻人也从先前的36%增至42%。

认为自己具有排外倾向或恐同倾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持有排外或恐同观点的人在受访者中的占比分别下降16%和14%。2019年时,仍分别有29%和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具备“某种程度的排外”和“某种程度的恐同”倾向。

相关内容
Eine Rentnerin hilft einem jungen Mädchen beim Nähen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瑞士80后、90后与前辈的区别……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这片小小国土上五世同堂。每个时代出生的人都有一个代号,工业一代、传统一代、婴儿潮一代、X、Y、Z一代。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特点,这里列举几代人之间最有趣的10个代沟。

更多阅览 瑞士80后、90后与前辈的区别……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周日工作有损人们的福祉。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团体“守护星期天联盟”(Alliance for Sunday)呼吁,不应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牺牲星期天。他们引用伯尔尼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周日工作有损人们的福祉,女性受影响尤为显著。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调研发现,志愿服务能提升你自身的幸福感。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Just Eat外卖服务平台尝试用机器人送餐。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之一:Just Eat已与一家瑞士企业合作,尝试用机器人完成外卖送餐服务。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8月19日,在伯尔尼,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右)与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除瑞士官方语言外,英语的使用频率最高。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