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公众献策:助力回收数千吨沉湖弹药

上百个提案讨论了如何回收湖底军用弹药的问题。
上百个提案讨论了如何回收湖底军用弹药的问题。 Keystone-SDA

瑞士政府向公众征集安全回收瑞士湖底8’000吨弹药的方法,目前已收到约100项提案。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联邦军备局(armasuisse)将从中筛选出三个最佳方案,这几个方案不仅可能成为未来决策的基础,若被采纳,还可分享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41万元)的奖金。专家评审委员会预计将在今年5月做出最终决定。

自有奖征集清除湖底弹药方案的报道及视频被发布到各社交媒体上后,引起各国网民的广泛兴趣,大家也都踊跃献计献策。例如小红书的相关视频下就有200多条评论,微信公众号同样有很多国人踊跃出谋划策。不少人提出使用磁铁,也有人提议采用水下引爆,或排干湖水再行回收。

但是,在水深150-220米的湖底回收沉没弹药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除了深度因素外,还涉及能见度低、爆炸风险、水流影响,以及弹药种类繁多(尺寸从4毫米至20厘米,重量从0.4克至50公斤不等)等难题。

相关内容
一对榴弹炮炮弹,20世纪60年代被丢弃在卢塞恩湖中,2008年由军队专家打捞上来。

相关内容

瑞士有奖征集清除湖底弹药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阿尔卑斯湖泊深处,数千吨老旧弹药已静静地躺了数十年。虽然官方对这些弹药的风险轻描淡写,但同时也仍在想方设法将它们悉数打捞上来。

更多阅览 瑞士有奖征集清除湖底弹药方案

而且这些弹药被埋藏在厚达两米的细小沉积物中,在打捞过程中可能会扰动湖底,进一步降低水下能见度。大部分弹药外壳由铁制成,具有磁性,但部分雷管由铜、黄铜或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增加了打捞的难度。

在伯尔尼州的图恩湖、布里恩茨湖以及卢塞恩湖,仍有约8’000吨军用弹药沉积湖底。这些弹药都是在1918年至1964年间被投弃湖中的。

形象问题

根据联邦国防部2019年夏季进行的监测结果,相关湖泊的弹药沉积点不会对水体构成直接威胁。

在20世纪中叶之前,军方曾广泛采用向湖泊倾倒弹药和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这在当时属于常规做法。

然而,瑞士联邦审计署(SFAO)在2022年6月曾做出结论,称该问题不仅涉及高昂的清理成本,还可能损害政府形象。

相关分析、监测及治理工作的成本预计将高达数亿瑞郎。按照瑞士联邦环境局(FOE)的规划,这些弹药倾倒区域应在2040年前完成清理。

相关内容
瑞士湖底的弹药

相关内容

有奖征集清理瑞士湖泊中旧弹药的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几十年来,数千吨旧弹药就一直沉睡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几座湖底。政府现发起了一项征集如何安全清除这些弹药办法的活动。

更多阅览 有奖征集清理瑞士湖泊中旧弹药的方案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年薪大约为1500万瑞郎。

相关内容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薪水与2023年基本持平,尽管他2024年的任职时间更长(安思杰于2023年4月接过瑞银首席执行官帅印)。

更多阅览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五年前的3月15日,时任瑞士联邦卫生局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的Daniel Koch被推到了瑞士首轮封锁的最前线。

相关内容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3月16日,瑞士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3月17日零时,全国进入半封锁状态。值此新冠封锁五周年纪念之际,瑞士联邦卫生局前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Daniel Koch回顾了疫情期间瑞士政府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更多阅览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2024年,瑞士军用物资出口下滑。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战争物资的出口减少。根据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签发的许可证统计,瑞士共向60个国家出口了价值6.647亿瑞郎(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军事装备。较2023年下降了5%。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30岁以上人群助力瑞士新冠婴儿潮。

相关内容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苏黎世大学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30岁以上女性是新冠疫情期间推动瑞士婴儿潮的主力选手。

更多阅览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