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媒体:台湾驻瑞士代表说,中国大使馆邀请你喝茶,你就知道你有问题了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台湾驻瑞士代表黄伟峰表示,中国正通过与瑞士的自贸协定提升其国际形象;中俄可能对西方发动两线作战?瑞士媒体警告欧洲应做好最坏打算;揭秘中国和苹果集团千丝万缕关系的新书《苹果在中国》。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台湾驻瑞士代表:中瑞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的公关手段
7月12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登载了对台湾驻瑞士代表的采访。即将卸任的台湾驻瑞士代表黄伟峰(David Huang)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正通过与瑞士的自由贸易协定来提升其国际形象,而非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他表示,瑞士市场对中国而言规模有限,该协定更多地是中国的一种公关手段。
黄代表呼吁瑞士在更新与中国的自贸协定后,也应考虑与台湾缔结类似协议。他强调,台湾是亚洲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强劲的购买力和开放的市场环境。
尽管瑞士议会曾讨论与台湾展开谈判,但相关倡议未能取得进展。黄对此表示理解,但仍希望瑞士能在未来重新考虑。他指出,新加坡和新西兰早在2013年就与台湾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瑞士当时也曾表示过兴趣。
在谈及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时,黄伟峰认为全面入侵的可能性目前不高,尽管习近平可能出于巩固权力的目的考虑军事行动。他强调,台湾必须为所有可能情况做好准备,并已启动自198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当中国大使馆邀请你喝茶时,你就知道你有问题了。”
台湾驻瑞士代表黄伟峰(David Huang)
黄代表还透露,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曾对台湾侨民施加压力,包括以“喝茶”名义召见文化活动组织者。他表示,这些行为旨在制造恐惧感,并已向瑞士联邦外交部和情报机构报告。
作为政治学者出身的代表,黄伟峰在瑞士议会建立了广泛网络。他表示,瑞士的“一个中国政策”并不排除与台湾在技术层面的合作。他希望未来能在这一基础上推动更多实质性交流。(NZZ外部链接/德)

中俄可能对西方发动两线作战?瑞士媒体警告欧洲应做好最坏打算
7月15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报道,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之际,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引发西方国家高度警觉。根据该报7月初的一篇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拉斯的会谈中明确表示,中国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获胜。这一表态被视为中国对俄罗斯立场的公开支持,标志着中俄“事实联盟”日益紧密。
文章指出,若中国对台湾发动攻击,俄罗斯可能会同步在欧洲东翼制造军事压力,从而牵制北约力量。这种“两线作战”模式已不再是理论推演,而是越来越多安全专家所担忧的现实可能。
瑞士《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外部链接)也在社论中指出,中国在红海、波罗的海等地的活动显示其全球战略布局已超越亚洲。该报批评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测试西方底线”,并警告欧洲不能再天真地相信中国的“和平崛起”论调 。
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台 SRF 则在其《Echo der Zeit外部链接》节目中分析称,中国是“在北约门前亮剑”,意在测试西方反应,并为未来可能的军事合作铺路 。
“真正的和平,需要发自内心地抵御对自由的攻击。”
新苏黎世报《NZZ》
与此同时,欧洲内部也面临三重挑战:乌克兰战线吃紧、与美国关系趋冷,以及欧盟内部的民粹主义上升。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称,自1945年以来,法国的自由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威胁。
瑞士媒体普遍认为,欧洲必须正视中俄可能协调行动的风险,并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NZZ外部链接/德)

苹果与中国: “坚不可摧”的关系背后
瑞士双语新闻门户网站Watson.ch于7月20日发布文章,介绍了经济记者Patrick McGee揭秘中国和苹果集团千丝万缕关系的新书《苹果在中国》(Apple in China)。
早在其第一任期之初,特朗普就给苹果公司施加了在美国建厂的压力。但是2019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新建的苹果工厂生产效率远不及中国生产基地。
“10多年来,(苹果公司)一直派遣最优秀的工程师去中国培训员工,以保障其按照苹果公司的标准进行生产;但现在,加州苹果总部却不得不把中国工程师请来完成项目。”
Patrick McGee,《苹果在中国》(Apple in China)一书作者
早在10多年前,富士康集团就已成为乔布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苹果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对富士康的员工进行严格培训,传授将“最高质量标准与效率相结合”的技术; 作为回报,富士康也要做出利润妥协。
文章写道:“双方的合作是双赢的:苹果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而中国则因苹果公司而在工业技术方面获得了巨大优势……中国供应商集群已经发展起来,能够在数小时内交付其他国家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但当前,为了降低自己对中国微妙的政治依赖,富士康正在印度扩张,比如在德瓦纳哈利耗资25亿美元建立工厂。然而,这处基地的生产力仍将远远落后于中国工厂。
尽管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依然坚持将iPhone生产迁回美国的计划,但这改变不了苹果公司与中国密不可分的关系。 “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那样)提供每年生产近5亿件此类奢侈产品所需的质量、数量和灵活性。” McGee解释道。(watson.ch外部链接/法)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7月31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