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體:瑞士高科技背後是對中國稀有金屬的高度依賴
親愛的讀者:這裡是瑞士主要媒體在過去一週發表的有關中國的報導。①無論是在高精度工業或醫療技術領域,瑞士企業對中國稀有金屬存在高度依賴。②在韓國釜山亞太經合組織高峰會期間,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緩解兩國緊張關係。③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防長非正式會議期間,中國警告美國對待台灣問題要謹慎行事。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瑞士高科技背後是對中國稀有金屬的高度依賴
瑞士第三大法語日報《自由報》(La Liberté)於10月30日發布的文章《瑞士高科技背後對中國資源的依賴-稀有金屬異常激烈的爭奪戰》指出,瑞士企業對中國稀有金屬存在高度依賴。
「北京在整個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如果他們決定停止供應,全球生產將立即中斷。」
John Plassard,日內瓦Cité Gestion銀行金融分析師兼投資策略主管
稀有金屬是全球經濟的命脈,推動能源轉型和數位技術的發展。在瑞士,無論是在高精度工業、微技術或醫療技術領域,數百家企業也依賴含稀有金屬的組件。「問題在於:這些材料的供應幾乎完全間接依賴於一個國家-中國。」
歐洲90%以上的稀土資源都依賴中國進口。習近平與川普上週在達釜山的會晤達成協議,暫停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管制一年。「瑞士將間接受益於緊張局勢的緩和,因為這將穩定供應成本。但是這種緩和並未解決西方集團對中國的結構性依賴問題。」日內瓦Cité Gestion銀行金融分析師兼投資策略主管John Plassard分析道。
「瑞士政府有責任讓中國明白,我們有一項自由貿易協定,應該允許我們不受限制地獲得這些產品。」
John Plassard,日內瓦Cité Gestion銀行的金融分析師兼投資策略主管
文章指出,瑞士幾乎不進口稀土,但依賴含有稀土的歐洲零件。目前,瑞士企業越來越難買到零件,一旦缺少某個零件,整台機器就無法交付。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表示和瑞士駐中國大使館在能力範圍內為企業提供支持,「特別是透過與當局保持持續、富有成效的聯繫。」此外,瑞士政府正在研究與原材料生產國建立聯盟,以實現供應來源多樣化的可能。 文章最後提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一項或將徹底改變稀土回收產業的計畫:透過從工業或礦業廢棄物中回收這些金屬,實現尚未開發的二次資源的利用。目前全球稀土回收率低於1%。 ( La Liberté外部链接/法)
川普與習近平在釜山會晤:在分歧中尋求共識
10月31日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報道,在韓國釜山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這次會談歷時超過100分鐘,旨在緩和兩國近期因貿易爭端而加劇的緊張關係。
儘管兩國在多個議題上仍存重大分歧,但雙方在芬太尼危機、大豆貿易和稀土出口等領域達成了初步共識。根據中國商務部聲明,美國將部分降低對芬太尼相關產品的關稅,中國則承諾減少相關化學品的出口,並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中國國營企業中糧集團已下單採購18萬噸大豆,今年首筆訂單。
在稀土問題上,習近平宣布暫停三週前實施的出口管制,為期一年。作為交換,美國將考慮在此期間暫停部分中國企業的貿易限制。儘管如此,雙方仍未就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等結構性問題達成協議。
「中方在芬太尼、大豆和類似問題上的微小讓步將在短期內滿足美國的要求,但這些讓步對於化解更大的結構性緊張局勢毫無幫助。」
中國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
分析家指出,此次會談雖未解決根本矛盾,但在像徵層面釋放出緩和訊號。兩國元首均強調合作的重要性,並計劃互訪以延續對話。不過,爭議性話題如晶片出口管制、技術脫鉤等仍被擱置。
瑞士新聞平台Watson外部链接評論稱,儘管川普與習近平在公開場合互相稱讚、氣氛友好,但「這更像是一場外交表演,而非實質突破」。文章指出,川普在會談前突然宣布恢復核試驗計劃,顯示出其外交策略的不可預測性,也讓這次會談的成果蒙上陰影。 ( NZZ外部链接/德)
中國警告美國對待台灣問題要謹慎行事
瑞士電信網路服務供應商電子資訊平台Bluewin.ch於10月31日報道,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防長非正式會議期間,中國國防部長董軍與美國國防部長皮特·黑格塞斯(Pete Hegseth)舉行了雙邊會談。董軍在會中明確警告美方應在台灣問題上保持冷靜,稱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統一是「勢不可擋的歷史潮流」。
根據中方聲明,董軍強調中國有足夠能力應對任何挑釁,並敦促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謹慎行,中國政府堅持「和平統一」的立場,但並未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同時,中國解放軍幾乎每天在台灣週邊海空域進行軍事演訓,引發區域安全疑慮。
「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要謹慎行,旗幟鮮明反對’台獨’。」
中國國防部長董軍
黑格塞斯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美國不尋求衝突,但將繼續捍衛自身利益,並確保在印太地區具備必要的「實力」。
台灣總統賴清德則在10月31日公開表示反對任何形式的侵略或統一。他在一場新型戰車交付儀式上強調,強化國防即是投資和平。他指出,一旦爆發衝突,美國等台灣堅定的支持者將面臨巨大壓力。 ( bluewin.ch外部链接/德)
以下均为简体内容: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如果世界陷入混乱,你想住在哪里?- 瑞士
相关内容
瑞士白领人才缺口日渐明显
相关内容
瑞士富豪造成的环境破坏最严重
相关内容
瑞士入室盗窃案件:法语区情况最严重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1月13日星期四发布。
致以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