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叛逆天使的墮落》,約1946年,毛筆,20.7 x 29.5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憤怒的瑞士人投擲原子彈VII,20世紀60年代初,原子筆,21×14.8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藝術家和評論家之間的Sempacher之戰,1963年,紙上水墨,35.4 × 26.8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以筆為矛的批評家,約1963年,原子筆,29.4 x 20.8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海格力斯與犀牛》,1963年,原子筆,29.5 × 20.7厘米,蘇黎世第歐根尼出版社股份公司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教宗漫畫,約1979年,鉛筆,21厘米x14.5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作為皇帝的博克爾森,約1946年,水墨,20.7×29.5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戴著修女帽的天使的飛升》,原子筆,29.5×20.7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流星》, “無花果葉”的花環,1966年,氈尖筆,29.3×20.7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活頁紙,他在伯恩跟隨Richard Herbertz教授學習哲學時,課上的筆記及繪畫,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犀牛和母老虎的一家》,1983年-1990年間,氈尖筆,29.7 x 21厘米,迪倫馬特納沙泰爾中心收藏
CDN
瑞士著名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曾說:“我們活在怪誕和漫畫的時代”,這也是他為什麼不滿足於寫作的原因,位於納沙泰爾的迪倫馬特中心目前正在展出迪倫馬特的漫畫作品。
此内容发布于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一個人的生活常態和他想要的生活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怪誕,我們活在怪誕和漫畫的時代,”迪倫馬特筆下充滿了這種“戲虐的失落”,他是一個怪誕高手,這點在他的世界名著《老婦還鄉》的字裡行間表現得淋漓盡致。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文化
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成名作«老妇还乡»
此内容发布于
一位老妇衣锦还乡回到村子里,借助金钱的力量复仇,瑞士著名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的作品-《老妇还乡》令他名扬天下。因剧情具有普遍代表性, 至今依然活跃在全球各地的舞台。
更多阅览 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成名作«老妇还乡»
對於最後成為了一名作家,他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很肯定。在他開始寫作生涯之前,曾寫信問自己的父親:“我應該寫作還是畫畫?兩個都很吸引我。”
他選擇了寫作,但會在晚上畫畫,而畫畫是為了思索,他覺得繪畫的時候可以只看不想。而他的漫畫都是在外面畫的:在課堂上,他用畫畫代替做筆記;在飯店裡他用畫畫與人交流。
目前納沙泰爾的迪倫馬特中心正在展出他的畫作-此外展方還準備了一些驚喜。該展覽將持續到2022年5月15日,展覽也搭配其他活動。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