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的打黑工现象

瑞士的黑色经济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0% Keystone

打黑工,不仅能令人逃脱税收和社会福利税的束缚,还能有份工作从而维持尊严。这是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的社会学家们所做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结果。

“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促使你去打黑工。如果你长期生活在经济重压之下,接受一份黑工则不足为奇。”法比奥这样说。

法比奥(化名),30岁,是一位文化领域的自由职业者。他和60名其他人一样成为社会学家们的调查对象。

这一涉及面甚广的调查《黑工:怎样出现及怎样被识破》,在瑞士国家基金(SNF)的协助下进行。

这一调查从联邦出台了对抗黑工措施的法律以后开始,进行了四年。尽管瑞士的黑工现象与南欧和东欧国家相比相对较少,但20年来政治家们依然为此感到担忧。

“黑工一向都存在,”参与这一调查的François Hainard博士这样说:“但是自1990年以来,联邦对其财政收入加以注意,社会保险单位也因为财政拮据而专注于那些未收上来的款项。”

艰难的环境

除了追踪这些逃款之外, 福利国家变得越来越虚弱,这从失业救济机构越来越薄弱的支付力上不难看出,与此相反,社会的失业人群却越来越多。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打黑工的人是那些在瑞士有合法身份和工作权利的人。

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传统的领域,如酒店、餐饮和建筑行业,调查还发现在艺术、文化、手工业、电脑和文字范畴(比如翻译工作)也出现黑工现象。

“日益增长的不安全感和工作时间的灵活性,令人走上了打黑工的道路,” Hainard说。

通过与被调查者谈话,社会学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许多打黑工的人有着艰难的生活经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象对黑工的那种肯定的态度。

比如阿娜(化名),35岁,在经历多次失业和不断地靠社会救助生活之后,她接受了一份餐馆服务员的工作,目的在于能够重新进入职场。“对于我来说,这是为了重新步入职场做准备,但同时也是为实现自我,因为多年对社会救助机构的依赖令我苦恼万分。”

为步入职场做准备

“许多人打黑工,因为他们觉得这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甚至觉得自己做了件聪明的事,因为这样就可以从吃救助带来的耻辱中解脱出来。” Hainard说。

而且一份工作,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的,都能令人有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与职场有所联络。这样当遇到机会时,就能马上抓住。

有时候,之所以决定打黑工,也与低收入有关,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不久瑞士的选民将针对“规定最低工资”制度进行全民投票。 

“如果一个人全日制工作,却无法挣到足够的钱应付正常生活,那么就只能寻找其他途径挣些额外的钱,这也很正常。” Hainard说。

许多人宁愿自己去解决问题,也不愿去求助官方机构或救助组织。“2000瑞郎怎么能满足每个月的开销?所以我愿意去冒险打黑工。”30岁的帕斯卡(化名)这样说。

法律弊病

调查还显现另一个问题,随着收入的升高税收的负荷也会加重。“因此有些人将自己的部分收入隐藏起来,这样就能被归入税收低的收入级别。”Hainard说。

黑工问题是社会的一个弊病,无论对经济还是对劳动者都有危害。而瑞士这方面的法律却存在问题,“过分压制往往会掩盖了真正导致黑工现象的原因。”Hainard最后总结性地说。

黑工的数量很难用数字表达,根据官方的预测,2007年瑞士全民生产总值的9%为黑工所创造的价值,这相当于390亿瑞郎。

根据布鲁塞尔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各国的黑工现象情况各异。

在荷兰和瑞典黑工创造的价值占全民生产总值的5%以下,德国、法国占约6%,而意大利则占16%,希腊20%,保加利亚则更高。

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上写道:“黑工对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劳工市场造成很大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增长造成阻碍。”

联邦制止黑工法(BGSA)经过三年的讨论,2008年1月1日这条法律正式开始生效。   

黑工这个概念很含糊,主要涉及到雇主对员工的基本义务,如在养老和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和税收机构进行登记的义务。

检验: 根据瑞士联邦国家经济事务秘书处的规定,各州共有67名检查人员,专门抽查黑工事件。

他们共对12’223个企业和37’001人进行检验,查出的黑工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一倍。

(译自德文:杨旭东)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