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體:中國眼線潛入日內瓦聯合國總部監視恐嚇異議人士

中國政府透過“跨國鎮壓”恐嚇和監視其反對者,相關活動也出現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
中國政府透過“跨國鎮壓”恐嚇和監視其反對者,相關活動也出現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 Keystone-SDA

親愛的讀者:這裡是瑞士主要媒體在過去一週發表的有關中國的報導。一項調查證實:中國政府透過數十家偽非政府組織(又被稱為“官辦非政府組織”),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監視並恐嚇持不同政見者;瑞士人透過希音網購的廉價服裝大多生產於廣州郊區某處的“希音村” ,那裡一千家無名服裝加工廠的工作條件堪憂;蘋果公司計劃最早於明年將在美國國內銷售的所有蘋果手機的生產轉移到印度,這是蘋果公司為了應對中美貿易戰採取的行動。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中國潛入日內瓦聯合國總部,對反對者進行騷擾

瑞士法語日報《日內瓦論壇報》(La Tribune de Genève)4月28日發布題為《間諜、恐嚇和冒牌非政府組織:中國潛入日內瓦聯合國總部,對其反對者進行騷擾》的文章,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一項名為“中國目標”(China Targets)的國際調查結果進行了報導。

「北京將其鎮壓機器延伸至瑞士,而其壓制的首要目標便是人權捍衛者,」文章描述道,「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的非政府組織在萬國宮的走廊裡監視和騷擾批評中國政權的人,且未經後者授權就對他們進行跟蹤拍攝。」 2024年1月,在中國接受理事會審議期間,至少有四名反對派人士和活動人士曾被拍照或騷擾。

“人權活動人士的相貌、聲音、姓名和身份都會被中國官辦非政府組織收集起來,然後交給中國政府。如果這些人返回中國,他們將面臨迫害。”

Renée Xia,美籍華裔人權活動人士

中國政府透過“跨國鎮壓”恐嚇和監視其反對者,「而具體手段多種多樣,從綁架持不同政見者到拍攝公路上的示威者」。來自許多國家的受害者證詞和當局的調查證實了這一情況。但中國政府對此提出質疑。

中國尊重國際法和其他國家的主權。’跨國鎮壓’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指控,是少數國家和組織捏造出來詆毀中國的。”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

文章指出,在瑞士-尤其是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中國的跨國鎮壓「沒有採取粗暴的手段,只有持續的監視-其目的是小劑量地灌輸恐懼,就像中國的酷刑一樣」。而偽非政府組織-實則為“官辦非政府組織” (GONGOs)-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目標”調查發現了59個中國此類組織,“它們在聯合國擁有正式的非政府組織地位……由於得到了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專制國家的支持,它們擁有以非政府組織的身份進入人權理事會的特權。”

2024年1月,中國接受人權理事會審議期間,這些組織就透過壟斷會場座位的方式,壓倒性地控制了審議過程。隨後,這些組織也在安理會及其後台為中國人權成果大肆宣傳。

多年來,中國也一直對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不斷施加壓力。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自2015年起已停止向中國政府告知持不同政見者的姓名。但直到2019年,中國還一直要求聯合國提供相關資訊。 ( Tribune de Genève外部链接/法)際,瑞士必須再次審視這個問題。 ( NZZ /德)

瑞士人買手的希音產品很有可能製造於廣州郊區某處的“希音村”。
瑞士人買手的希音產品很有可能製造於廣州郊區某處的“希音村”。 Copyright 2023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究竟誰在為時尚網店希音Shein製作服飾?

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於4月28日發布文章《究竟誰在為時尚網店希音Shein製作服飾? 》,揭示了「這家深受全球青少年喜愛的線上零售商」的生產鏈情況。

6瑞郎一件的上衣、12瑞郎一條的牛仔褲:在瑞士能買到的這些希音服裝很有可能是在廣州郊區某地的“希音村”縫製的。這裡有超過一千家無名服裝加工廠,其中大部分是專門接希音的訂單。

《新蘇黎世報》採訪了的當地工人,他們匿名透露,每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十點,每個月只有一天休息日。這些工人每月領取計件工資相對較高:至少8,000元人民幣,約為廣州法定最低工資的三倍。廣州當局知道希音工廠的惡劣工作條件,“但他們卻視而不見……中國已經有太多的失業人口,只要有人能創造就業機會,政府就會感到高興。”

像“希音村”工人那樣的長時間工作在廣東是很普遍的。許多工廠的利潤極為微薄,如果遵守法定的工作時間,就賺不到錢。「但我們不會接受這一點,」中國勞工通訊負責人韓東方表示,「人們的權利是不能被剝奪的。」

「像希音工廠那樣的長時間工作在廣東是很普遍。許多工廠的利潤極其微薄。 如果他們遵守法定的工作時間,就賺不到錢。工人也接受這些條件,因為否則他們也賺不到錢…… 但人們的權利是不能被剝奪的。」

韓東方,中國勞工通訊負責人

希音商業模式的成功之處在於“小批量訂購,快速交貨”:測試新設計時,該公司最初會訂購100到200件少量產品,如果客戶反響好,供應商必須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提高產量並交付大量產品。

目前,希音面臨Temu的強力競爭。而川普對800美元小額商品關稅豁免的廢除更是讓希音公司的處境雪上加霜。此前,美國業務佔該公司總業務的近三分之一。有鑑於此,希音正在將巨大壓力轉嫁給供應商。

《新蘇黎世報》在採訪希音村一位供應商時,就遭遇警察干預。“當地政府知道西方對廣東省工廠生產條件的批評,顯然他們警告過許多工人,不讓其與外國人交談。”( NZZ外部链接/德)

蘋果公司計劃最早於明年將在美國國內銷售的所有蘋果手機的生產轉移到印度。
蘋果公司計劃最早於明年將在美國國內銷售的所有蘋果手機的生產轉移到印度。 Copyright 2023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蘋果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印度

4月25日,瑞士首家街頭小報《一瞥》(Blick)報道,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透露,蘋果公司計劃最早於明年將在美國國內銷售的所有蘋果手機的生產轉移到印度。這是蘋果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的貿易戰所採取的行動。

蘋果的目標是,到2026年底,將每年在美國銷售的6,000萬多台iPhone手機全部轉到印度生產。這意味著印度的iPhone產量將翻倍,從4,000萬部增加到8,000萬部。蘋果已在中國投入巨資近二十年,建立了世界領先的生產線,但由於與中國的貿易爭端,蘋果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川普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蘋果回到美國生產iPhone,但這會導致設備價格大幅上漲。

如果蘋果公司在美國生產iPhone,那麼一台蘋果手機的價格將達到3,500美元。

投資公司Wedbush的一位分析師警告

近年來,蘋果公司已經提高了在印度和越南的產能,現在整個系列的產品都可以在印度組裝。但大部分iPhone仍在中國生產,幾十年來,蘋果在中國擁有自己的合約製造商和供應商網路。

川普4月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提高到145%。不過,白宮不久後又明確表示,這只是暫時的。關稅爭端到底會帶來什麼結果目前完全沒有定論。 ( blick外部链接/德)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如果你訂閱了我們的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你會在你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道。 現在就點擊訂閱。

更多阅览 通訊訂閱

以下内容均为简体: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一组原子钟将在太空实测爱因斯坦效应。

相关内容

爱因斯坦效应太空实测,瑞士高精度仪器助力探索

此内容发布于 4月21日,欧洲空间局(ESA)将一组原子钟送入太空。它将被接驳在国际空间站(ISS)上,用以测试重力对时间流逝的影响。瑞士也参与了这项“空间原子钟组”(ACES)计划的研发。

更多阅览 爱因斯坦效应太空实测,瑞士高精度仪器助力探索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2012年,成龙现身戛纳电影节。

相关内容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此内容发布于 今年夏天,洛迦诺电影节(Festival del film Locarno)将向成龙颁发荣誉金豹奖,以表彰这位“既是当代亚洲电影的重要人物,也是重新定义好莱坞电影规则的影响力人物”。

更多阅览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Luigi Jorio

为了避免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您的国家做了什么?

欧洲人权法院裁定,瑞士没有采取足够的气候行动,侵犯了其公民的基本权利。您认为自己“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得到尊重了吗?

14
30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5月8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