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向外国人收缴停车罚款。
向外国人收缴停车罚款。 Keystone-SDA

瑞士面临外国游客不缴停车罚款及其他交通违法罚款的问题,近日瑞士政府已同意对此展开调查,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伯尔尼议员乌尔苏拉·齐巴赫(Ursula Zybach)在一项提案中指出:“对外国许多游客来说,违反瑞士道路交通法也不会造成任何经济损失。”

她要求联邦委员会研究出可行性对策,包括修改法律、达成国际协议或采取其他执法措施。联邦委员会已于周四(2月13日)批准了她的请求,但未发表进一步评论。

齐巴赫表示,在惩处外国游客交通违规行为及追缴罚款时,瑞士旅游热点地区的相关部门几乎无计可施。

警方通常可从汽车租赁公司获取驾驶人的个人信息和外国地址,但即便通知成功到达,许多游客也不会支付罚单。此外,在非申根国家追缴罚款更是“难上加难”。

她补充道:“我们可以想象,对于许多旅游城市来说,未缴罚款的金额十分庞大。”以伯尔尼高原的因特拉肯为例,每年未缴的交通罚款就给当地政府造成高达4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328万元)的收入损失,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

瑞士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许多游客希望按自己的节奏游览瑞士的美景,那么自驾游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但在瑞士自驾游需遵守当地交通规则:

-城市地区限速多为50公里时,州道限速为80公里时,高速限速为120公里时。在瑞士公路上超速行驶会面临罚款,情节严重者会被吊销驾照;

-在瑞士高速公路上行驶须购买一年有效的高速公路通行费贴票,目前有电子及纸质两种,如无贴票,会被处以200瑞郎罚款;

-白天在瑞士驾驶机动车也需要打开头灯,否则会面临40瑞郎罚款;

-瑞士对酒后驾驶有严格规定,情节较轻者会受到罚款与警告处罚,严重者可能会被处以最高三年的监禁;

-驾驶时使用手机(未使用免提设备)会面临100瑞郎罚款,未系安全带则会被处于60瑞郎罚款;

-在付费停车区域停车时,未付费者会被处于至少40瑞郎罚款;蓝色停车区域允许车辆在限定时间内免费停放,但需在前挡风玻璃内放置标志到达时间的停车盘,且需遵守限定时间。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2024年,瑞士军用物资出口下滑。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战争物资的出口减少。根据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签发的许可证统计,瑞士共向60个国家出口了价值6.647亿瑞郎(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军事装备。较2023年下降了5%。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30岁以上人群助力瑞士新冠婴儿潮。

相关内容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苏黎世大学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30岁以上女性是新冠疫情期间推动瑞士婴儿潮的主力选手。

更多阅览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马丁·普菲斯特当选瑞士联邦委员会新委员

相关内容

马丁·普菲斯特当选瑞士联邦委员会新委员

此内容发布于 来自楚格州的马丁·普菲斯特(Martin Pfister)在议会第二轮投票中赢得134票,当选为新的瑞士政府部长。他将接替联邦委员会中来自中间党(Die Miete/Le Centre)的维奥拉·阿姆海尔特(Viola Amherd)。

更多阅览 马丁·普菲斯特当选瑞士联邦委员会新委员
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国务秘书海伦妮·布德利格·阿蒂达(Helene Budliger Artieda)

相关内容

美国将瑞士列入“不公平贸易行为”国家名单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国务秘书海伦妮·布德利格·阿蒂达在接受CH-Media报纸采访时表示:“美国已将瑞士列入‘不公平贸易行为’国家名单。”

更多阅览 美国将瑞士列入“不公平贸易行为”国家名单
经历了新冠疫情后,肺炎支原体卷土重来并创下病例新纪录。

相关内容

咳嗽席卷瑞士-肺炎支原体病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经历数年的新冠疫情影响后,肺炎病原体之一的肺炎支原体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而瑞士也未能幸免,病例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更多阅览 咳嗽席卷瑞士-肺炎支原体病例创纪录
日内瓦国际人道法会议取消。

相关内容

支持者寥寥,瑞士取消中东人道法会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原计划召开《日内瓦公约》中东适用问题的国际会议,旨在重申《国际人道法》重要性。然而因缺乏足够支持并受多国抵制,会议最终被取消。此事凸显中东局势复杂性及国际社会的分歧。

更多阅览 支持者寥寥,瑞士取消中东人道法会议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