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将于2026年终止跨国领养

给一无所有的孩子找个温暖的家-这是很多领养申请的初衷。然而,这些孩子走向的未必是幸福的终点。
给一无所有的孩子找个温暖的家-这是很多领养申请的初衷。然而,这些孩子走向的未必是幸福的终点。 Keystone / Yoshiko Kusano

瑞士计划禁止国际领养。政府表示,该举措旨在防止潜在的虐待行为。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早前,联合国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就曾要求瑞士政府调查斯里兰卡儿童在瑞士被非法收养的问题,以彻底杜绝跨国收养的各类风险。1月底,瑞士最高行政机构瑞士联邦委员会宣布”决定原则上在未来中止国际收养”,并责成瑞士联邦司法部于2026年年底前提交相关草案建议。

一个独立专家委员会调查发现,即便最严格的领养法仍无法彻底阻止虐待行为。政府因此认为,采取彻底禁令是保护相关方,尤其是儿童的最佳途径。不过,专家委员会也证实,许多收养案例合法合规,妥善施行。

相关内容
Säugling mit Frau in Sri Lanka

相关内容

瑞士从斯里兰卡非法收养的儿童

此内容发布于 他们斯里兰卡的根已经被切断,但也没有完全是瑞士人的感觉,博士生苏兰吉卡·贾亚拉特纳(Surangika Jayarathne)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被瑞士人收养的斯里兰卡儿童的自身感受。

更多阅览 瑞士从斯里兰卡非法收养的儿童

瑞士联邦委员会在一篇新闻稿中特别指出,近年来,跨国收养案例数量骤减。目前,每年此类领养案例从前些年的几百个减少到仅约30个。

草案拟定过程中,将考虑包括家庭内部领养等特殊情况。不过,瑞士仍将允许国内收养。

谁能收养儿童?
在瑞士,夫妇或单亲都可以收养孩子。瑞士于2022年7月1日起实行全民婚姻,同性伴侣也可以结婚并共同领养一个孩子。不过,瑞士收养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联系哪些机构?
如想在瑞士收养儿童,可联系所在州负责收养事宜的机构。该机构将提供具体程序信息。

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收养人与被收养儿童之间的年龄差距必须最小为16岁,最大为45岁; 收养父母必须保证有能力长期和令人满意地抚养被收养儿童,并对其进行教育;
收养必须符合该儿童的利益,同时必须保障收养父母其他子女的利益;
未来的收养父母必须在同一家庭内照顾和养育该儿童至少一年;
如被收养儿童已有判断力,需他/她本人同意收养行为;
如果儿童的亲生父母已知且健在,他们必须同意收养,除非其长期缺席,下落不明,或者永久缺乏同意收养的法律行为能力。亲生父母不得在儿童六周大之前表示同意。在同意收养后的六周内,他们仍有权撤销同意。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年薪大约为1500万瑞郎。

相关内容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薪水与2023年基本持平,尽管他2024年的任职时间更长(安思杰于2023年4月接过瑞银首席执行官帅印)。

更多阅览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五年前的3月15日,时任瑞士联邦卫生局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的Daniel Koch被推到了瑞士首轮封锁的最前线。

相关内容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3月16日,瑞士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3月17日零时,全国进入半封锁状态。值此新冠封锁五周年纪念之际,瑞士联邦卫生局前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Daniel Koch回顾了疫情期间瑞士政府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更多阅览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2024年,瑞士军用物资出口下滑。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战争物资的出口减少。根据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签发的许可证统计,瑞士共向60个国家出口了价值6.647亿瑞郎(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军事装备。较2023年下降了5%。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30岁以上人群助力瑞士新冠婴儿潮。

相关内容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苏黎世大学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30岁以上女性是新冠疫情期间推动瑞士婴儿潮的主力选手。

更多阅览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