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王太后詩麗吉:瑞士是她愛情開始的地方
瑞士洛桑是詩麗吉與後來成為泰國國王的普密蓬訂婚的地方。這位不久前辭世的泰國王太后曾在那裡的一所寄宿學校就讀,她的第一個孩子也在那裡出生。 1960年至1961年間,王室夫婦定居於拉沃地區,並以此為圓心遊遍歐洲各地。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泰國詩麗吉王太后,已故前國王普密蓬的遺孀、現任國王拉瑪十世的母親於2025年10月與世長辭。曼谷及全國各地隨處可見她的肖像被鮮花和蠟燭環繞-泰國於10月25日開始為期一年的全國哀悼期。
泰王國舉國哀悼「國母」逝世。她和丈夫統治這個6500萬人口的國家長達七十年之久,創造了在位時間最長的紀錄。
10月24日,因中風在曼谷住院治療的王太后在朱拉隆功國王紀念醫院去世,享年93歲。該醫院以這對夫婦共同祖先的名字命名。詩麗吉與普密蓬是表親:詩麗吉的爺爺和普密蓬的父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人都是拉瑪五世國王的兒子。
1948年巴黎相遇
普密蓬自5歲起就生活在洛桑。1948年,21歲的他在巴黎遇見了當時年僅16歲的詩麗吉。她的父親莊他武里親王二世時任泰國駐歐大使。他有兩個待嫁女兒,詩麗吉就是其中之一。
詩麗吉那時在學習古典音樂和法語。普密蓬鼓勵她在洛桑的私立學校Riante-Rive學院完成學業。之後,兩人於1949年夏天在洛桑郊區Pully訂婚-普密蓬的母親和姐姐都在那裡居住。
兩位年輕人的婚禮於1950年4月28日在曼谷舉行。 1950年5月5日,普密蓬加冕,成為拉瑪九世,詩麗吉也隨之成為王后。
後來,這位極具鏡頭感的王后登上了所有時尚雜誌的封面。她成為時裝設計師皮耶·巴爾曼(Pierre Balmain)的繆斯女神。她的國王丈夫-被稱為「攝影之王」的普密蓬-也把她視為最鍾愛的繪畫和攝影模特兒。
1950年重返瑞士
婚禮和加冕典禮三個月後,普密蓬返回洛桑完成法學學業。這對年輕夫婦住在Pully市的瓦達娜別墅(Villa Vadhana),這座宅邸以國王的祖母-拉瑪七世的遺孀命名。
1951年11月,年輕的國王普密蓬完成學業後,搭乘夜間火車前往熱那亞,再轉乘蒸汽船返回泰王國首都。當時瑞士家庭雜誌《L’Illustré》以「別了,瑞士!」為題,在封面刊登了相關報導。
在返回曼谷之前,詩麗吉王后於1951年4月5日在洛桑的Montchoisi醫院誕下長女烏汶叻公主。
她後來也生育了三個子女,分別是:哇集拉隆功王子-即現拉瑪十世國王、詩琳通公主和朱拉蓬公主。他們均出生於曼谷。
1956年出任攝政王
結婚六年後,1956年秋天,普密蓬國王必須履行僧侶義務。在泰國,所有年輕的佛教徒都必須這麼做。普密蓬赤著腳、剃光頭、身穿橙色袈裟在泰國首都的街道上乞討食物,並在寺院過著僧侶生活。在此期間,王后就承擔起攝政王的職責,全心投入新的王室事務。
詩麗吉對王國的忠誠贏得了臣民深厚的愛戴。二十年後,泰國政府將王后的生日8月12日定為母親節,以表揚詩麗吉對王國的貢獻。另外,詩麗吉王后還是泰國紅十字會主席,積極投入慈善工作。
1960年拉沃的葡萄園
1960年7月15日,王室一家搭乘泛美航空的波音707飛機抵達日內瓦。這對夫婦帶著四個孩子入住了沃州Puidoux鎮的弗隆澤利別墅(Flonzaley),隨行約五十人則下榻飯店。此行並非度假,而是對歐洲各國首都的訪問之旅。
國王和王后與各國元首會面。首先在倫敦會見了伊麗莎白女王,隨後接連拜訪了丹麥國王、挪威國王以及比利時國王博杜安-夫婦二人與這位國王用法語交談-正如他們在凡爾賽與戴高樂將軍會面時那樣。接下來,他們也拜訪了荷蘭的朱莉安娜女王、馬德里的佛朗哥將軍,甚至還與梵蒂岡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進行了會晤。
為準備盛裝禮服,詩麗吉王后特邀時裝設計師皮埃爾·巴爾曼來到拉沃地區。隨行的還有《巴黎競賽》雜誌(Paris-Match)的記者,這對備受矚目的君主夫婦成為該雜誌的封面人物。
詩麗吉一向有最昂貴的珠寶加身。泰國王室擁有曼谷三分之一的土地,雖然富可敵國,但既沒有遊艇,也沒有私人飛機:王室夫婦此行搭乘的是民航客機!
參觀聯邦大廈
這一天,沃州安全警察嚴陣以待:1960年8月29日,瑞士首都伯爾尼的聯邦大廈迎來了身著禮服的泰王夫婦。聯邦主席馬克斯·佩蒂皮埃爾(Max Petitpierre)表示:「兩國雖然風土人情迥異,卻因對自由的熱愛而團結在一起。」
泰王夫婦另外參觀了瑞士商品交易所,據當地一家日報報道,「詩麗吉王后對家用電器和洗衣機表現出特別的興趣」!
在阿爾卑斯山度過聖誕節後,王室於1961年1月17日離開瑞士,飛往曼谷。此後,這對夫婦僅於1964年10月為參觀洛桑國家博覽會重返瑞士一次。直至2017年逝世,普密蓬國王再未踏足這片童年故土。「那裡我們曾經和其他孩子一樣都是『小瑞士人』,過著普通人的簡單生活。」
根據官方禮儀規定,詩麗吉的遺體將於2026年10月,即王后逝世一年後,在曼谷市中心的一座檀香木火葬台上火化,以示靈魂升天。火化儀式舉行前,政府成員和公務員需穿著黑衣。遊客也需在90天內尊重一定的服裝及行為準則。
(編輯:Pauline Turuban,編譯自法文:郭倢/dh,繁體校對:盧品妤)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