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Keystone-SDA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伯尔尼大学8月14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的结果驳斥了常见的假设。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工作场所的特征-例如家庭友好程度或薪资等-具有重要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于《社会经济评论》(Socio-Economic Review)期刊。伯尔尼大学和圣加仑大学的研究团队赶在学生选择学徒岗位之前,对2000多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在实验中,学生们需要在一些虚构的岗位描述之间做出选择,这些岗位在八个特征上有所不同:其中五个所需的技能涉及技术知识、创造力或社会交往能力;另外三个则是传统的工作特征,例如薪资、兼职可能性或社会相关性。

结果显示,在薪酬、工作时间或工作的意义方面,男女之间几乎没有差别,但在技能要求方面则存在明显不同。在实验中,女生回避了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相反,创造性或社会性任务尤其吸引女生。

不平等加剧

根据伯尔尼大学的说法,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工作世界里,技术技能决定着收入和职业发展,而年轻女性对技术密集型职业兴趣偏低,这将进一步加剧现有的不平等。

研究人员表示,需要对刻板印象进行反思,以打破性别化的职业选择模式。研究结果清楚表明,关于能力的性别典型归因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普遍存在。

在中国,性别差异同样体现在职业选择上。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本科应届毕业生中,工科女生占比36.1%,理科女生仅为15%。与此同时,2022年本科招生新生中女生高达63%,但在理工类院校中,女性仍是少数。专家指出,这反映出尽管整体受教育机会趋于公平,但专业分流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

中国学界也有研究指出,性别刻板印象对职业选择产生持续影响。女生往往被认为更适合语言类、护理类或社会服务类职业,而男生更容易被期待走向技术或管理岗位。这种早期的分化趋势在就业市场中进一步固化。

专家建议,应在中学阶段就打破“性别归因”,鼓励女生更多尝试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关课程与职业体验,以缩小数字化时代可能加剧的性别差距。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