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顧成長和永續性是旅遊業面臨的世紀挑戰

2024年,全球旅遊業營業額將達到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準。 Francisco Betti是世界經濟論壇《世界旅遊業報告》的共同作者。他堅信,技術進步將在未來20年為旅遊業的永續發展提供重要貢獻。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每年一月,國家元首、商界領袖和來自不同背景的先鋒人物都會齊聚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WEF)。不過,世界經濟論壇的活動範疇遠不止達沃斯會議一項。
這個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基金會最初以組織國際會議為主,後來逐漸擴大工作範圍,納入了一系列新活動,例如,內容共創、社區管理以及試點計畫的共同管理和發展。
在此框架下,世界經濟論壇與英國薩里大學於5月聯合發布了《2024年旅遊與旅遊業發展指數》(Travel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dex 2024)報告,概述了國際旅遊業的現況。瑞士資訊swissinfo.ch採訪了報告的共同作者、世界經濟論壇執行委員會成員兼全球產業負責人Francisco Betti。
Francisco Betti於2015年加入世界經濟論壇。目前,作為執行委員會成員,他領導論壇的全球產業團隊,該團隊匯集了20多個產業社群,幫助企業和部門分析當前市場和預測未來趨勢,並加快負責任的產業轉型。
Francisco Betti之前曾任職於日內瓦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主要從事國際組織的管理顧問工作。他擁有羅馬大學國際關係的碩士學位。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最近發布的《2024年旅遊與旅遊業發展指數 》報告的主要結論是什麼?
Francisco Betti:2024年,旅遊業預計將達到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近期的成長得益於經濟的重新開放以及人們對旅行和旅遊需求的復甦。
當然,新航班、機場、自然和文化景點等的開放也促進了這一回暖。很少人知道,旅遊業幾乎佔到世界國民生產毛額的10%,而且對就業市場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旅游业几乎占到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
該行業面臨哪些風險?
該行業儘管重新實現了成長,但仍脆弱,並面臨一系列挑戰。我首先想到的是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環境和氣候風險。這些因素可能引起整個地區的旅遊停滯。
此外,數位化(包括生成式人工智慧)正在徹底改變這一行業,新興領域參與者不斷加入,線上預訂量飛速增長。
最後,我們注意到,由於熟練勞動力短缺、航班不足和基礎設施陳舊,旅遊業的服務供應無法滿足強勁的需求。
旅遊部門的復甦是否涵蓋所有地理區域?
地區差異非常大。在我們的排行中,西方國家、日本和中國佔了前十名。發展中國家並未躋身前列的,雖然其旅遊業狀況有所改善,但仍遠遠落後於已開發國家。
您報告所依據的數據主要來自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這些數據可靠嗎?
我們使用了現有的最佳資料來源,但收集可靠資料的過程一向是反覆和互動的過程。我知道,聯合國機構在核實和協調數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2024年的排行中,瑞士位居第十。瑞士的主要弱點在於價格昂貴,但這也是吸引富裕客戶,防止過度旅遊的條件。
我們的報告是一個有所創新的工具,因為它不僅涵蓋了經濟因素,還包括環境、復原力和對當地社區影響等衡量標準。
儘管如此,報告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對各國進行排名和比較,因為各國國情不同。我們的主旨是讓各國政府和私部門能夠在事實清楚的情況下進行討論,並提出適當的問題。
就瑞士而言,能夠以特定遊客群為市場目標,這固然好。但整體來看,我們不能忽視價格對競爭力的重要影響,而這需要我們密切注意。例如,瑞郎的快速升值會對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報告稱,瑞士在自然和文化資源方面也相對薄弱,遠遠落後於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您對此有何解釋?
直接比較可能會產生誤導,這就是一個例子。瑞士當然擁有優秀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在推廣這些資源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不過,我們的報告選取的是自然資源絕對值。例如,瑞士擁有約5000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其中包括可供遊覽的國家公園。相較之下,西班牙有 27萬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美國有 290萬平方公里。
瑞士某些地區是不是出現了過度旅遊問題?
說到過度旅遊,瑞士面臨的挑戰並非該國特有。一般來說,過度旅遊是高度地方化的(例如,勞特布倫南、威尼斯、京都等具體地點),而非全國性現象。此外,很難為過度旅遊設定量化的定義。
地方政府與當地居民之間保持對話,這一點至關重要。當地居民從旅遊業中獲益最多,但也是過度旅遊的最大受害者。
建立了這種溝通機制,就有可能達成最好的共識。重要的是,這些討論要以科學事實為基礎,例如一個景點在不引起「自然退化」的前提下所能容納的最大日遊客量。
我們怎樣才能最好地規範旅遊過度現象?
聯合國提到了幾種避免過度旅遊的方法,如實施動態定價機制、設立行人專用區或利用大數據監測遊客量影響。更廣義來說,聯合國建議,在特定地理區域(例如一個國家)或一定時期內,遊客的分佈應更加均勻-這正是瑞士目前努力的方向。
瑞士旅遊業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熟練勞動力的短缺。對此,您想到哪些解決方案?
這是所有已開發國家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沒有奇蹟般的解決方案。要提高旅遊領域職業的吸引力,招納更多勞動力,就必須改善工作條件,並對新員工進行適合的培訓。
“解决劳动力短缺,没有奇迹般的办法。”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這也是目前旅遊業供不應求的原因。與以往一樣,想要採取有效措施,政府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的良好合作至關重要。
在瑞士,許多層級(國家、州、市等)都參與了旅遊業的推廣工作。從這一層面來看,有哪些最佳模式?
我認為,最理想的組織形式應反映各國的特徵。瑞士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這也是其美麗和偉大之處。因此,我認為瑞士的旅遊推廣工作應高度分散,但同時要做好全國協調,以推廣統一的旅遊形象。
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家旅遊機構意識到有必要對遊客流量進行管理,推廣知名度較小的旅遊目的地,並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以確保旅遊業惠及每個人,並尊重當地文化和自然。換句話說,這些國家機構不再只滿足於簡單地行銷和吸引遊客。
說到永續性問題,只靠新的技術是否足夠?抑或必須對遊客量加以抑制?
成長與永續性之間的平衡是旅遊業的世紀挑戰!一方面,科技正在進步。例如,可持續的航空燃料、氫氣和電力。要讓我們的行業實現永續發展,仍需要大量投資和大約20年的時間,但作為一個技術樂觀主義者,我堅信這一點。
當然,所有利害關係人必須以不同的方式來貢獻永續發展。這需要做大量協調工作,這正是我們論壇定期召集所有主要參與者共同議事的原因。最後,消費者也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盡可能以負責任的方式出行。
消費者是否願意為永續旅遊支付更多費用呢?
目前已經有一些較昂貴的、可以抵銷部分二氧化碳排放的旅遊方案。我發現,人們-尤其是已開發經濟體的年輕一代-對這些方案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編輯:Samuel Jaberg,編譯自法文:郭倢/xy,繁體校對:方常均)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