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體:因與川普的關稅爭端瑞士將目光轉向東方

瑞士外交部長卡西斯訪問訪問中國
瑞士外交部長卡西斯訪問訪問中國 Keystone

親愛的讀者:這裡是瑞士主要媒體在過去一週發表的有關中國的報導。因與川普的關稅爭端,瑞士政界人士有意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大城市年輕人中流行的“以養寵物取代生孩子”的生活模式;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快,人口減少可能會帶來挑戰,美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三倍。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中國朋友盈門:瑞士因與川普的關稅爭端而將目光轉向東方

在瑞士外交部長卡西斯目前正在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4月19日發布文章《中國朋友盈門:瑞士因與川普的關稅爭端而將目光轉向東方》。“瑞士政界人士有意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但這一魅力攻勢並非不無爭議。”

數週以來,瑞士高級官員紛紛飛往美國,以保護瑞士經濟免受川普關稅的影響。而本週,瑞士外交部長卡西斯前往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晤。這次原計劃於今年稍後進行的正式訪問之所以被提前,官方解釋說是為了配合日本世博會的日程;而非正式的原因是:強化與中國的良好關係當前至關重要。

“中國是我們的重要合作夥伴。當前深化與中國的關係非常重要。”

Hans-Peter Portmann,瑞士自由民主黨國民院議員

而談到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瑞士比歐洲鄰國相比擁有決定性的優勢:2014年瑞士率先與中國簽訂了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現在鐘擺將擺向哪個方向:站在中國的朋友這邊,還是中國的敵人一邊?」《新蘇黎世報》發問。

我們不應該因為與美國的關係出現一些問題就錯誤地投入中國的懷抱。”

Gerhard Pfister,瑞士中間黨主席

部分歐洲人看來,在大多數西方國家疏遠中國的時候,瑞士的親華立場“看起來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逆行者”。巴塞爾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Ralph Weber指出,近兩、三年來,瑞士政治再次向中國靠攏,但瑞士不應對這個國家抱有太天真的想法。他表示,透過瑞中自貿協定的升級,中國要向世界發出一個信號:「看,只要你們在政治上保持低調,就可以和我們做生意!」

中國並非給顧客分發糕點的和善甜點師,中國只想獨吞蛋糕。”

Ralph Weber,巴塞爾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

但怎樣低調才是恰當的呢?在瑞中建交75週年之際,瑞士必須再次審視這個問題。 ( NZZ /德)

貓狗得到悉心呵護,它們的主人也獲得了療癒。
貓狗得到悉心呵護,它們的主人也獲得了療癒。 Keystone

中國金色年華的年輕一代實踐“毛孩子”政策

瑞士法語區權威報紙《時報》(Le Temps)於4月2 日發布了一篇名為《中國金色年華的年輕一代實踐“毛孩子”政策》介紹了在中國大城市年輕人中流行的「以養寵物取代生孩子」的生活模式。

2017年至2020年,中國全國單身人口比例從16%上升到25%。單身人士或無子女家庭對寵物情感支持的需求持續成長。 2015年至2021年間中國寵物數量從1.03億增加到1.88億。中國寵物產業的銷售額也在2013 到2023年間成長了兩倍,達到344億瑞郎。

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受過良好教育、生活優渥的年輕人有意識地選擇養寵物,不要生小孩。中國出生率從2015年的每千人12.07降至2023年的6.39(瑞士出生率為9.0‰)。對許多人來說,寵物已經成為他們真正的孩子,因此被稱為“毛孩子”。

「我的狗就像我的家人,它們給了我無條件的愛,無論我走到哪裡,無論我的心情如何。你不能總是期望從別的人那裡得到同樣的愛……”

一位養狗的海歸上海女性

多為獨生子女的中國正當年一代“肩負著父輩傳遞的教育、職業和社會成功的重壓”,他們質疑自己親歷的教育模式,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精力支持孩子的成長,因此選擇用寵物取代子女。 “貓狗得到悉心呵護,它們的主人也獲得了療癒。”( Le Temps /法)

美中未來誰將主導世界經濟尚未可知
美中未來誰將主導世界經濟尚未可知 Copyright 2018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vs.美國經濟實力哪家強

4月16日,瑞士跨區域的重要德語日報每日導報》(Tages-Anzeiger)就中美兩國的實力進行了對比: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接近3000億美元,這是川普挑起貿易戰的原因之一。儘管美國的貿易赤字高達9000億美元,但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資本流入促進了就業和GDP成長。美國的GDP為29兆美元,是中國的1.5倍。

然而,中國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快速崛起令人矚目。2024年中國的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兆美元,而美國僅略高於5兆美元。中國在創新方面也表現出色,專利申請量是美國的五倍,尤其是在數位化和未來技術領域。儘管如此,美國在服務貿易和數位創新方面仍具有優勢,特別是在娛樂、軟體和新技術方面。

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雖然快,但其人口減少可能會帶來挑戰。美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三倍,展現出美國的物質繁榮和經濟實力。然而,中國在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幾乎是美國的三倍,顯示出其在未來技術方面的雄心。

中美兩國在貿易戰中互相挑釁,未來誰會引領世界經濟,取決於各自的政策和發展方向。

兩國在貿易戰中互相挑釁,徵收的關稅遠超過100%。中國政府對某些稀土實施了準出口禁令,影響了美國的高科技領域。

從長遠來看,美國的外債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36兆美元。光是去年,美國人就必須支付約一兆美元的利息,佔國家預算的15%。中國的國債低於美國,如果根據購買力調整兩個經濟體的GDP,中國已經超過美國了。

美國和中國各有優勢,未來誰將主導世界經濟仍有待觀察。 ( Tages-Anzeiger外部链接/德)

以下均为简体内容: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卡西斯对日本和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相关内容

瑞士外长访问日本和中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本周对日本和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中国,他将重点就双边关系、经济挑战以及当前地缘政治问题展开会谈。

更多阅览 瑞士外长访问日本和中国
相关内容
联邦统计局周二(4月15日)表示,从2035年起,人口增长将完全依赖移民,且愈发取决于瑞士的经济状况。

相关内容

瑞士人口到2055年或达1050万

此内容发布于 据联邦统计局(FSO)的最新预测,瑞士人口预计到2055年将增至1050万,这主要是由移民推动。

更多阅览 瑞士人口到2055年或达1050万
相关内容
巴塞尔的“大麻关怀”项目旨在研究规范化的大麻供应对使用者健康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以便对瑞士法律进行可能的修改。

相关内容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进行的合法娱乐用大麻研究“大麻关怀”(Weedcare)运行两年后,该研究获得了积极的评价。这个实验旨在评估规范化的娱乐用大麻供应的效益,而官方表示,300名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上瘾行为也得到了缓解。

更多阅览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相关内容
威胁、洗钱与恋童犯罪案件数量上升。

相关内容

瑞士洗钱与恋童案增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警察局(Fedpol)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瑞士去年疑似洗钱案件、针对公务人员的威胁报告以及恋童犯罪案件数量均有所上升,部分类别增长幅度显著。

更多阅览 瑞士洗钱与恋童案增多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Luigi Jorio

为了避免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您的国家做了什么?

欧洲人权法院裁定,瑞士没有采取足够的气候行动,侵犯了其公民的基本权利。您认为自己“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得到尊重了吗?

14
30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5月1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