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五項措施幫助非洲充分挖掘可可豆潛能

西非約有一百萬可可農民的收入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西非約有一百萬可可農民的收入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Swissco/SWI

西非生產了全世界75%的可可豆,這些豆子是製作巧克力的原材料。然而,該地區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可可農民能夠依靠這份收入維持生活。那麼,可可生產者如何填補這個收入缺口呢?瑞士資訊swissinfo.ch諮詢了五位專家並從中尋找答案。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西非約有100萬可可農民(總人口數約為500萬)的收入難以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所、衣服、教育和醫療。根據2023年Marketsandmarkets發布的市場研究報告,全球巧克力市場近一半利潤(價值約1’200億美元)最終落入歐洲公司的腰包,其中包括雀巢(Nestlé)、瑞士蓮(Lindt & Sprüngli)和費列羅(Ferrero)。瑪氏(Mars)、蒙德萊茲(Mondelez)和明治(Meiji)等北美和亞太地區的巧克力巨頭則將30%左右的利潤收入囊中,而科特迪瓦和加納等非洲可可生產國則表示,他們只獲得了5%的微薄利潤。

相关内容
cocoa

相关内容

西非国家希望从欧洲巧克力厂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此内容发布于 虽然种植和出口可可豆是科特迪瓦的支柱产业,但它的利润率低且波动性大。为此,科特迪瓦政府正在实施一项战略,旨在增强该国的可可加工业,提高产品利润率,稳定产品市场规模,从而在整个巧克力产业中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更多阅览 西非国家希望从欧洲巧克力厂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瑞士資訊採訪了五位在可可豆和巧克力行業工作的瑞士專家,探討非洲如何縮小這個收入差距,並確保可可農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調節供給

瑞士永續可可平台是由巧克力製造商、貿易商、零售商、非政府組織和學術界組成的行業聯盟,其執行董事克里斯蒂安·羅賓(Christian Robin)認為,關鍵問題在於,非洲的可可產量高於市場的吸納能力。這意味著國際買家擁有更強的話語權,導致可可價格持續低迷。

他告訴瑞士資訊:“在過去十年裡,科特迪瓦的可可產量近乎翻倍。即使很困難,非洲的主要可可生產國也必須在某個階段更好地控制供應。”

外部内容

羅賓建議,西非農民應嘗試在農場內種植多樣化的作物,以降低他們對可可的依賴,畢竟可可價格存在波動。另外,農民可以通過獲得公平貿易(Fairtrade)認證,來提高他們的收入。

瑞士永續可可平台執行主任Christian Robin與加納的可可豆種植者在一起。
瑞士永續可可平台執行主任Christian Robin與加納的可可豆種植者在一起。 Swissco

對於經認證的可可豆,總部設在瑞士的公平貿易認證機構Max Havelaar能給出不低於2’400美元/噸的價格,這比科特迪瓦可可委員會為2022/2023年主要作物設定的官方農場價高出約300美元/噸。然而,對公平貿易巧克力的需求還不夠大(只佔瑞士巧克力總銷量的15%),無法覆蓋所有能從這一認證中受益的可可農民。

象牙海岸和加納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可可生產國,設有政府控制的可可委員會,負責保證可可豆的質量和確定農民收穫的最低價格。委員會還提供化肥、殺蟲劑和可可樹苗等農業投入,其資金來自出口可可豆的收入。委員會應該保證該收入中至少有70%歸農民所有。

Yanick Lhommel,公平貿易組織Max Havelaar的業務發展經理。
Yanick Lhommel,公平貿易組織Max Havelaar的業務發展經理。 Fairtrade Max Havelaar

公平貿易認證機構Max Havelaar的業務發展經理亞尼克·洛梅爾(Yanick Lhommel)表示:“看到這麼多農民熱切希望加入我們的項目,我們感到備受鼓舞。但遺憾的是,相對於我們能在市場上銷售的數量,通過認證的可可供應量過於龐大。”

改革過時制度

“現行的看管人-農場主制度使得整個行業運轉失調,” 加納的一位瑞士籍可可農場主布麗吉特·庫恩德特(Brigitte Cuendet)說。她於2014年在加納東部購買了一片30英畝的農場。

在看管人-農場主制度下,小塊農田的主人通常僱傭一名看管人種植可可,看管人可以獲得三分之一的收成。然而,這些地塊的面積往往太小–在加納平均為兩公頃–且可可價格太低,導致兩者都無法賺取足夠的生活費。此外,對於希望改善土地產出的農民來說,缺乏真正的獎勵機制,因為他們都只能按照可可委員會設定的統一農場價獲得報酬。也就是說,農民收入的決定因素是可可豆的數量而非質量。

外部内容
農民Brigitte Cuendet受到精品咖啡市場的啟發,希望可可市場也能如此發展。
農民Brigitte Cuendet受到精品咖啡市場的啟發,希望可可市場也能如此發展。 Brigitte Cuendet

“這些年來,我們已經改進了收割後操作,生產的可可豆品質可以達到特級可可的標準。當然,我們希望即使是作為小農,也能發展我們自己的供應鏈,”庫恩德特說。

這並不意味著在這種情況下可可委員會沒有作用。庫恩德特相信,與精品巧克力製造商合作有助於實現互利共贏。這位瑞士農場主在巴西的一次旅行中得到啟發,她在那裡遇到了咖啡種植者。

她說:“我們應該借鑒咖啡行業的例子,精品咖啡製造商直接向小農戶採購。”

構建抗逆力

儘管目前西非可可供大於求,但由於疾病和老樹產量較低,其農場產量面臨威脅。

加納可可委員會正在從非洲開發銀行提供的6億美元貸款中支出2.3億美元,對100萬公頃低產出可可種植園中的大約16萬公頃進行修復。這些土地上的可可樹要麼太老了,要麼感染了可可膨脹芽病毒,必須連根拔起,然後種植新樹。這種病毒會在一年內降低可可樹產量,並且通常會在幾年內殺死樹木。

Sanja Fabrio,初創企業SwissDeCode的業務發展總監。
Sanja Fabrio,初創企業SwissDeCode的業務發展總監。 SwissDeCode

加納可可委員會正在從非洲開發銀行提供的6億美元貸款中支出2.3億美元,對100萬公頃低產出可可種植園中的大約16萬公頃進行修復。這些土地上的可可樹要麼太老了,要麼感染了可可膨脹芽病毒,必須連根拔起,然後種植新樹。這種病毒會在一年內降低可可樹產量,並且通常會在幾年內殺死樹木。

“可可膨脹芽病毒在西非的蔓延趨勢讓人驚駭,感染面積在三年內翻了一番。氣候變化導致的乾旱將使情況進一步惡化,因為虛弱的植物更易感染由粉蝨傳播的疾病,”薩尼亞·法布里奧(Sanja Fabrio)表示。

她在一家名為SwissDeCode的瑞士初創公司工作,該公司與巧克力製造商瑪氏箭牌(Mars Wrigley)共同開發了一種在田間檢測可可膨脹芽病毒的試劑。目前,每個樣本的檢測費用約為15瑞郎,可以在症狀出現之前檢測出葉片上的病毒。鑑於受感染的植物可能在兩年內都不會出現症狀,這項檢測可以幫助發現問題並及時阻斷病毒傳播。法布里奧希望通過建立更多的合作關係,降低檢測成本,將試劑生產轉移到受這種病毒影響的國家。

“巧克力公司對獲取這項技術表現出興趣,但接下來還需推動檢測應用的標準化。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將我們的檢測與PCR[實驗室檢測]進行對標,他們的反饋結果非常鼓舞人心。”法布里奧說。

了解終端客戶

“所有可可行業重要玩家基本一個房間就能裝下。如果你只從可可價格的角度出發,你會發現有十個玩家在與你競爭,對方都在想方設法降價,”瑞士Koa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阿尼安·施雷伯(Anian Schreiber)表示。 Koa公司銷售可可果產品,這是一個小眾市場。因為在提取有價值的可可豆後,可可果肉通常會被丟棄。

Anian Schreiber,可可果產品瑞士銷售公司Koa的首席執行官。
Anian Schreiber,可可果產品瑞士銷售公司Koa的首席執行官。 Koa

Koa公司創建於2017年,由施雷伯和聯合創始人共同出資成立,起初每天僅生產12升果汁,後來通過加納的一家小工廠,將果汁產量提高到每天5’000升。去年,這家位於蘇黎世的公司成功融資1’000萬美元,在加納開辦了一家新工廠,將產量提高到每天25噸。

根據他的親身經驗,施雷伯建議巧克力生產商聚焦於在可可原產國創造價值,而這只有在了解可可的關鍵終端市場後才能實現。除了推動本地化生產外,他建議可可原產國在歐洲或美國投資建設營銷實體,以便真正接近終端消費者,並找到新的方法來增加他們可可的價值。

他說:“現在都在討論市場大餅該怎麼分。相反,他們應該去思考,是誰喜歡這塊大餅?我應該做一個大餅,還是應該做一個鬆餅或布朗尼?

他以加納最大的可可加工商Niche Cocoa為例,該公司去年在美國開設工廠,成功打入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今年四月,Niche Cocoa還推出了加納首款瓶裝巧克力牛奶。

外部内容

吸引青年人

多項獨立調查顯示,加納可可農民的平均年齡在50至55歲之間。由於年輕一代對這個工作不感興趣,許多農民只能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堅持工作。

據庫恩德特介紹,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其他職業,如護士、教師、警察或軍人等,除非沒有其他選擇,否則不太會將可可種植作為謀生出路。她認為,不利的土地使用權制度和可可價格跟不上生活成本上漲,使可可種植這樣的艱苦工作不夠有吸引力。

“為了吸引年輕人,需要讓他們看到明確的商業發展前景,使他們能夠遠離貧困,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庫恩德特說。

除了更高的收入,培訓也很重要。 2016年,加納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啟動了為期五年的“下一代可可青年計劃”(MASO),為1萬名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的失業青年提供農業和商業發展培訓。該項目於2020年結束,對該項目的評估顯示,接受過培訓的人種植可可的可能性提高了22.5%。

(譯自英語:瑞士資訊中文部,編輯:Virginie Mangin)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