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士乘纜車去意大利
在瑞士名鎮策馬特附近的小馬特洪峰和意大利的格里西亞山之間新建成了一條纜車路線,搭乘這個跨境纜車,可以輕鬆穿越阿爾卑斯山,在瑞士和意大利之間往返。這個新纜車主要客源來自亞洲的富裕遊客,方便他們從意大利前往北歐。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自7月1日起,遊客可以從瑞士的策馬特(Zermatt)出發,翻越海拔3883公尺高的小馬特洪峰(Klein Matterhorn)到達馬特洪峰意大利一側的布雷伊-切爾維尼亞( Breuil-Cervinia),無需腳踏滑雪板,搭乘新纜車即可輕鬆往返。
“這是瑞士旅遊業打開的一扇新門,”策馬特山區鐵路局局長Markus Hasler高興地說。
“為那些來自亞洲、從北部經德國到達瑞士;以及從南部意大利過來,剛剛遊覽了羅馬、佛羅倫斯或威尼斯之後計畫前往法國的亞洲遊客開闢了一條新的旅遊路線。”
“馬特洪峰冰川之旅”(Matterhorn Glacier Ride)是新型纜車的名字,纜車路線長1.6公里,索道搭建在Theodul冰川的上方,高度為海拔363米,全程未設中間塔架。
谷歌地圖上的新纜車路線:
旅遊團和亞洲遊客
策馬特因為是瑞士名山馬特洪峰所在地,所以一向深受世界各地遊客所鍾愛,現在有了這條新纜車路線更是如虎添翼,策馬特旅遊局局長Daniel Luggen表示:“2023年亞洲市場恢復良好。來自東南亞,尤其是韓國、印度尼西亞、台灣、新加坡和泰國的遊客再次回到了策馬特,日本和中國大陸的遊客尚未全部回歸。”
在2019年新冠大流行之前,亞洲遊客佔瑞士全部遊客的14.65%;2021年,這一比例下降到0.8%的最低點;2022年,再次上升至5.28%。
儘管目前還沒有相關數據,但2023年預計將有更顯著的增長。的確,策馬特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如此多的亞洲遊客了。
2023年應該是一個以亞洲遊客為主的旅遊年。但像在策馬特這樣的豪華度假地,平民旅遊團還受歡迎嗎?
“我們主客源非大型旅遊團,這裡更適合小群體或家庭旅行,”山區鐵路局局長Hasler根據亞洲瑞士旅遊行業代表提供的回饋資訊表示:“關鍵是價格問題”
往返240瑞郎
從策馬特到格里西亞山站的往返纜車票價為240瑞郎(約合美金273.73元),這對於普通遊客來說略顯過高,但一個半小時的單程票價為156瑞郎,這個價格並未讓所有人望而卻步。
“我們做過假設,這也正是策馬特設定的目標: 新纜車每天接送100-150人是最理想的。”策馬特的山區鐵路在旺季每天接待8000-9000名遊客:“再多幾百人對我們來說也不會造成很大問題,”Hasler說。
格里西亞山(Testa Grigia)站通過兩個獨立的裝置和一個軌道轉換系統將瑞士和意大利兩面連接在一起,方便乘客換車廂。
儘管與意大利邊境很近,但新纜車的山谷車站卻完全坐落在瑞士境內,因為有了這個位於海拔3458米的纜車站,意大利和瑞士的距離只有幾米之遙。
從2024年起,另一條目前正在建的纜車路線投入使用以後,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將享受到更方便的服務–每天雙向行李運輸兩次。
意大利想效仿瑞士
在意大利,年久的纜車路線已經不再能滿足現代的需求,現在,瑞士的新纜車也為布雷伊-切爾維尼亞(Breuil-Cervinia)所在的奧斯塔河谷自治區(Aostatal)帶來了新的靈感,該地區計畫更新當地冬季運動勝地與位於意大利和瑞士邊境的格里西亞山站點之間的纜車路線。
瑞士比較有先見之明,在意大利和瑞士邊境指定了一塊土地,可以擴建意大利一側的格里西亞山站點。目前擴建還要等待獲批,尤其是要得到瑞士海關的許可,因為這個新海關站點由瑞士負責。
這個新纜車路線的鋪設,將會令瑞士旅遊業從中受益。另外,這個從小馬特洪峰站出發直至格里西亞山站點的新纜車裝置全部由瑞士出資,共耗資6000萬瑞郎。
Hasler認為:“這是面向未來的投資。”他很開心在經歷了新冠危機期間意大利滑雪場關閉的艱難歲月後,終於又有了盈利。
這位策馬特山區鐵路局負責人認為,當地和瑞士其他地區的客人一定會喜歡這條新纜車路線,因為他們可以搭乘這條國際纜車前往意大利購物、享受意大利美食或在布雷伊-切爾維尼亞打高爾夫球。
這個新纜車令策馬特-切爾維尼亞全長540公里的跨境滑雪道成為世界上第二長的雪道。如果雪況允許,世界上最長的跨越瑞士和意大利邊境的速降滑雪賽將於11月在這裡舉行。
比賽雪道全長5公里,從小馬特洪峰到Cime Bianche湖,海拔落差1000米。無論從賽道長度還是持續時間來講,都絕對創造了紀錄。
(編輯:Virginie Mangin,譯自德文:楊煦冬)
Übertragung aus dem Französischen: Christian Raaflaub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