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钱袋空空的~精神饱饱的~我从瑞士乡村归来

我从瑞士乡村归来
黄素娟

离开瑞士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曾经美好的片段如今化为温暖的记忆。

之前满脑子的瑞士符号只是:阿尔卑斯山脉、瑞士手表、军刀、红底白十字国旗、还有瑞士是个中立国。当我有幸在瑞士乡村生活一小段才感受到,瑞士是个骑在阿尔卑斯山脉上的大乡村,空气中夹杂着草的清香和芝士的味道,湖光山色,宁静之美令人窒息,符合幻想中的世外桃源。

住乡间木屋

2011年夏天,我第一次来瑞士这个陌生的国度,住在朋友租住的一栋小木屋,那是一栋远离村庄建造在陡峭山坡上的木屋,邻居只有零零星星几户人家。那是典型的阿尔卑斯山区木屋,灰色石片屋顶,外墙横镶着老旧粗糙的厚木板,虫食痕迹斑斑,木屋外墙转角有长短不齐的木板延伸出去,屋里是精致的木板墙壁、木地板和木楼梯。底层是地窖,一半埋在土里,一楼有客厅和厨房,还有一间小客房和卫生间,二楼有两间卧室和卫生间,上面三角形的屋顶又被分割为三间小房。一楼客厅的高度一直敞开通到屋顶,从二楼栏杆往下看客厅里的电视机有点像在戏院里看戏的楼座。

一楼有座石头雕琢的壁炉一直将温度传送上二楼的卧室旁,推开卧室通往阳台的门,仿佛打开镶嵌在门框里的精美挂历,放眼望去,雪山挂白云,芳草碧连天,绿草野花撒满山坡一直伸向远处,远方层叠的山峰中,有一座山峰即使是在八月天里依然裹着白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知道那是著名的圣伯纳山口的方向。

房东家的草地将我住的木屋和房东住的屋子隔开,推开窗户又是一幅绿幽幽的画卷,草地中间有一个迷你的小园子,种植着蔬菜与花卉,倚在栅栏旁火红的罂粟花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和我这位远方的来客打招呼。初来乍到,不知道瑞士乡村的风俗习惯,不敢奢望享用园中没有一丝污染的蔬菜,且让园中秀色荡涤我的眼眸就好。

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看见“家”门口的木地板上堆放着几种新鲜蔬菜和红色的覆盆子,那种惊喜好比天上掉馅饼,来不及打开房门,马上想到要先去给房东道谢,房东太太知道我特别喜欢她家园子里的新鲜蔬菜,就告诉我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园子里割,后来常常吃到房东家的新鲜蔬菜和小果,多么友好的房东太太。 

邂逅“小姑娘”

 一次我要去山下约五公里的小镇约会朋友,提前来到山边的斜坡等候路过的邮政巴士,老天不作美,天空开始飘撒起小雨,阿尔卑斯山区夏季的雨天,从山口吹来冷飕飕的风,只好躲避进公路旁那个敞开的迷你型玻璃候车室,需要等候十几分钟才有邮政巴士到来,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四周只有满眼的绿色,这种寂寞的等待让人错觉时间停止了。不一会,看见一辆小车从我面前驶过朝着下山的方向,那辆小车在前方马路几十米开外停了下来,稍停顿后车子开始往回倒,我正在纳闷,不会是车上的人要向我问路吧?这条公路的后方大约几十公里便是瑞士著名的圣伯纳山口,每天有来往于意大利或其他国家的车辆路过此地,如果有人向我问路只能鸡语鸭语的对话,法语只会 Bonjour! Merci beaucoup!(你好!多谢!)仅此而已。

我从瑞士乡村归来
黄素娟

看着小车一直倒退至我面前停了下来,哟!原来是位老奶奶,看上去70多岁的样子,老人面带笑容对我说着什么,可我一句都听不懂,我只能对她说英语,老奶奶摇头否定,看见我一脸茫然,她开始着急的边说边比划着,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指了指巴士的站牌,再指了指我身上,我在努力的想象她说话的意思,然后对着她比划着好几个动作:你的意思是不是叫我坐你的车下山啊?她微笑着点头,呵呵,好可爱的老奶奶,老人满是皱纹的脸是那么和蔼可亲。二话不说我跳上车,迅速掏出手机向她出示朋友信息里写的山下小镇的名字,老奶奶慧心的向我点点头,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堆着笑容,高兴得像个小姑娘似的带着我下山了。刚才那冷风细雨中的孤独已被眼前这位 “小姑娘” 的热情赶跑,庆幸身在异乡能有如此温暖短暂的邂逅,下车的时候我一个劲地对她说 Merci!Merci beaucoup!

森林奇遇

再次来瑞士已经是第二年的夏天,朋友因为工作原因更换了住地。村庄坐落在一块高地上,屋子后面远处是大片的麦田,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金黄色麦田的周边是森林。屋子四周是绿茵茵的草地,每天奶牛们在门前的草地上悠闲的吃喝玩乐。眺望远处,群山连绵,天高云淡的时候,远在一百多公里之外的法国勃朗峰雪白的顶在天边清晰可见。沿着村庄公路往下大约二,三十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达莱芒湖畔。

生活在瑞士的乡村,可以尽情享受那份独有的宁静,坐在“家”门前的草地常常可以发呆一整天,或者一个人漫无目的四处闲逛,路上偶遇牛群羊群,我也会向它们温柔地吆喝一声“嚒——”!“咩——”!牛群伴着叮咚的铃铛声从山坡上漫步下来,想要尝试靠近我,低压电线将它们挡在草地里。奶牛们看上去特别干净,有些白色奶牛长着棕色眼圈、性感粉红的嘴唇、巨大的乳房、身上还带着棕色斑块,好一副贵夫人皇后范。

乡间随意溜达时不时发现草地里冒出野生菌子,想必不远处的森林会有不少山珍吧,我这个菌痴努力鼓起勇气决定去林子里转转。接近林子边看见矗立着一个小木盒,轻轻打开,里面有一张精美的帖子,上面写的全是法语,只看懂其中一个字chine,恨自己是个法语盲。于是顺着撒有碎木片的小路试探着走进森林,稀奇古怪的野生菌还真不少,让我一路安静地狂拍。

强烈的光束从天空穿过林间照射下来,参差的光斑在林子里晃动,独自一人走在森林中,免不了有点心虚,但是好奇心驱使我游走在林子里像是捉迷藏一路寻着小木盒,遇上岔路犹豫一下再继续前进,高大的树林时不时有松鼠在上面东蹿西跳发出沙沙声,路上遇见了多个同样的木盒子,里面有不同的法语帖子,当我沿着碎木片小径来到林子深处,一道高高的坎挡在面前,需要往高处攀爬,一抬头忽然看见空中一尊瓷娃娃银光闪闪,不,应该是童话世界里的仙女吧!乌黑的长发,洁白的裙子,带尖勾的鞋子,她在参天大树间微微的荡着秋千,脸上泛着浅浅的笑容,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我从瑞士乡村归来
黄素娟

顿时觉得自己像是一个闯进童话世界里的孩子,原来这一路的探寻竟然是为她而来,这片森林的守护神,猜想前面寻见的盒子里的文字会不会是描述这样一个精灵由来的故事。森林仙女,你从哪里来!

观摩野生菌,失而复得我的包

瑞士各地的餐饮店里,总有一处小天地放置信息卡片和海报,方便来店里消费的顾客索取,及时了解本地区及周边近期即将举办的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的小卡片图文并茂。一次和朋友去饭馆,看到吧台边贴着一张海报,是有关参加野生菌活动的,还附上专家的名片。这项活动太对我的胃口,菌痴岂能错失良机。

终于等到了观摩野生菌活动的日子,朋友带着我驱车几十公里去往山谷里的小镇,沿途时不时看见画有可爱野生菌子的牌子插在路旁。到了目的地,见有人在围观,一位工匠正在用锯子将大木头雕塑成一个大蘑菇。推开活动中心的门进去,大厅周围的台面密密麻麻布置着各种各样新鲜的野生菌,展厅中间也布置了环岛状的台面,各种野生菌都布置在与它生长相接近的环境里,草皮植被、树种等。

每一种野生菌旁插着小卡片,标明菌子的名称,并用绿、蓝、黄、红色分别标识菌子可食用、无毒、微毒、剧毒等,对于不懂法语的人也能明白三分。眼前的一切看得我眼花缭乱,不懂法语先埋头拍照片再慢慢欣赏。这时,我的朋友领着一位男士来到我跟前,热情和我握手打招呼,他说一眼就认出我了,我正好奇,经过朋友一番解释,原来是朋友把我拍的一种野生菌连同我的照片发给这位专家。

我向他出示拍到的许多野生菌照片,借此机会请教学习,他的解说让我收获许多。仔细观摩了半天开始饥肠咕噜,展厅的另一角正散发出烹饪野菌子的香味,一股黄油焗野菌的味道,我也来一盘奶油野菌浇脆面包,阿尔卑斯山区特有的美味佳肴温暖我的味蕾。

看够了、拍够了、吃饱喝足准备离去,忽然发现自己除了脖子上挂着一部相机手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我的包呢?里面有证件钱包和一个小数码相机,转眼一想直奔洗手间,我挂包的地方是空的,转身出来那个着急呀,怎么办,去问谁?这时服务台工作人员朝着我叫:女士,你是不是在找丢失的包?同时从台子下面取出一个布包,是我的,我那个万分激动啊化着千谢万谢!她告诉我,是一位女士在厕所看到就交到服务台了,有惊无险,失而复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就是瑞士乡村。

喜欢呆在瑞士的乡村,这里与喧嚣浮躁的都市隔绝,有闲情逸致享受慢生活,安静下来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个有趣的灵魂,数星星赏月徘徊,瞧蚂蚁上树听鸟儿唱歌,嗅花芳香看蝶飞舞,领略山川之大美,碧湖蓝天成镜幽蓝。

除了世外桃源般独有的宁静,更喜欢感受乡村淳朴的民风,路遇行人都面带微笑互相问候,每天每时每刻简直就是不厌其烦。或许路上遇见的不一定是瑞士本土人,但是来到这个国度学会微笑与问候就是最好的融入,相信你的笑容全世界都能读懂。

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钱袋空空的,精神饱饱的,我从瑞士乡村归来。

本文为参加“遇见瑞士”- 瑞士资讯有奖征文、征图、征视频竞赛作品,如果你喜欢,请在下面点赞。


PLACEHOLDER


相关内容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