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增幅最大的当属山地电动自行车,2017年总计售出2.9万辆,与前年相比足足增涨了38.3%。
Keystone
去年,瑞士电动自行车销量在往年基础上激增了16.3%,占瑞士全年所有自行车销量的四分之一。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自行车产品供应商协会(Swiss Bicycle Suppliers’ Association,德、法)本周四(3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瑞士制造商生产的近9万辆电动自行车一上市,便被那些对以电池作为辅助能源情有独钟的骑行者抢购一空。销量增幅最大的当属山地电动自行车,2017年总计售出2.9万辆,与前年相比足足增涨了38.3%。
其他类型的自行车销量则并未收获同等喜人的良好市场反应。全地形山地车(又称“山地多段变速自行车”)以及公路越野自行车的销量均有所下滑,而瑞士国民对变速自行车(或称“竞速自行车”)的需求则呈现出停滞态势。日常所使用的诸如城市普通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全年售出的数量总体减少了逾三成。
不过,天气因素对自行车销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譬如去年春天,和煦温暖的气候促使自行车行业整体销售增长了4.2个百分点。从自行车进口商、批发商以及品牌专卖店获得的行业官方数据显示,单这一个季节就卖出了各类自行车近33.8万辆。
相关内容
预防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推出了针对所谓“长寿药物”的风险评估指南。具体而言,这些指南聚焦于二甲双胍(metformin)、雷帕霉素(rapamycin)等原本为其他用途研发、但被部分人用来延长寿命的药物。
更多阅览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食品供应链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浪费掉大约330公斤食物,而这些浪费本可避免。
更多阅览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经济研究中心KOF的就业指标仅略高于零值,勉强维持在正值区间。
更多阅览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返岗潮”中,越来越多瑞士企业反其道而行,为员工提供在家办公的机会。这一趋势与中国疫情后迅速恢复线下办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阅览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逐步融入数字世界,短短三年内上网率就提升近5%。不同年龄段对设备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年龄如何,智能手机都是不变的“主力军”。
更多阅览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相关内容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此内容发布于
这种欧洲最大的淡水鱼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瑞士湖泊中,在瑞士法语区还因其味道鲜美而备受推崇。
更多阅览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项研究指出,猩猩一生可以多次更换群体,但雌性大猩猩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从而防止近亲繁殖。
更多阅览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卢卡的“电动自行车日志”
此内容发布于
拉丁美洲民族英雄切·格瓦拉曾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游历了整个南美大陆,途中目睹了拉丁美洲人民的苦难,从而萌发了革命的念头。那么,如果今天他穿越这条大陆,他将选择什么交通工具?瑞士摄影师卢卡·策纳提的回答是:电动自行车。
更多阅览 卢卡的“电动自行车日志”
相关内容
来自贫民窟的伯尔尼“骆驼祥子”
此内容发布于
在伯尔尼与Lal邂逅的时候,正值春日碧空如洗、阳光明媚的下午。下班高峰期的城市火车站人流熙攘、车辆如织,在井然…
更多阅览 来自贫民窟的伯尔尼“骆驼祥子”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