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信贷的信任危机:因腐败和间谍案受到双重惩罚

危机重重:瑞信面临艰难时期。
危机重重:瑞信面临艰难时期。 ©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因其在莫桑比克腐败丑闻中的作用而被罚款4.75亿美元。祸不单行,同时它也因2019年的企业间谍案受到瑞士当局的谴责。

美国和英国当局周二作出裁决,瑞士信贷必须支付约4.75亿美元(约合30.37亿人民币),以解决与莫桑比克腐败丑闻有关的贿赂和欺诈指控。

涉事银行将向美国司法部支付1.75亿美元的刑事罚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支付9900万美元,并向英国当局支付2亿美元。而且还将免除莫桑比克欠下的2亿美元债务。

这些指控与瑞士信贷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帮助安排的近10亿美元债券发行和银团贷款有关,旨在用于资助莫桑比克金枪鱼捕捞业,发展该国的海上安全事业。

所谓“金枪鱼债券”的大部分收益,最终通过回扣转移的方式落到瑞士信贷银行家和莫桑比克官员的腰包。英美当局周二表示,瑞士信贷欺诈性地误导投资者,违反了美国的反贿赂法。

瑞信对判决也作出相应回应,表示“对诉讼程序的完成感到满意”。瑞士信贷的欧洲子公司还与瑞士金融监管机构达成协议,任命独立第三方监督其交易和风险控制。

旧事重提:企业间谍活动

在周二的第二份公告中,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表示,在对两年前发生的瑞士信贷间谍案的调查中发现了“严重的组织缺陷”。

企业间谍丑闻主要集中在该银行对其董事会高级成员以及数名前雇员和国外第三方进行窥探监听的做法。“间谍门”最终引发了瑞信集团首席执行官谭天忠(Tidjane Thiam)的离职。

自2020年起FINMA开始着手进行审计调查,目前在总结时指出,经过调查发现该银行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进行七项“观察”的决定,都是通过“非正式的,没有给出任何可理解的理由” 的方式而执行的。

在审计中写道,FINMA“以书面形式对两个当事人进行了谴责,并对另外三个人启动了执法程序”。具体涉及的人名并没有被提到。

在谈到间谍案时,瑞信表示,银行方“已采取果断措施,用以加强相关治理和流程”。

目前,银行仍面临债权人在伦敦提起的莫桑比克案件的民事审判。据彭博社报道,英国高等法院计划于2023年10月正式开始受理此案。

相关内容
Credit Suisse

相关内容

瑞士信贷涉嫌不法:腐败官员和犯罪分子持有其账户

此内容发布于 全球40多家媒体机构在对一次重大数据泄露进行调查后发现,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的数十个账户由腐败官员、犯罪分子和人权侵犯者持有。瑞信已公开驳斥这些指控。

更多阅览 瑞士信贷涉嫌不法:腐败官员和犯罪分子持有其账户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三分之一的消费信贷申请遭拒。

相关内容

瑞士银行驳回三分之一消费信贷申请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瑞士消费信贷利率降低:最高利率从12%降至11%,透支利率从14%降至13%,但同时创下新低的是消费信贷申请通过比例。更为严格的借贷政策虽然导致市场规模缩小,但也是对市场的筛选。

更多阅览 瑞士银行驳回三分之一消费信贷申请
瑞士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

此内容发布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9月16日在日内瓦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瑞士仍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瑞典及美国。中国首次跻身前十强。

更多阅览 瑞士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
Temu向瑞士企业开放平台。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中国电商Temu向瑞士企业开放平台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商巨头Temu在瑞士启动了“本地对本地”(Local-to-Local)项目。该公司周一(9月15日)宣布,即日起瑞士零售商将能够直接在Temu平台上销售产品。

更多阅览 中国电商Temu向瑞士企业开放平台
瑞士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

相关内容

职业学士/硕士:瑞士力推高职教育

此内容发布于 日,瑞士议会联邦院通过了一项政府提案,旨在通过引入新的文凭称谓等措施,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

更多阅览 职业学士/硕士:瑞士力推高职教育
对安乐死进一步规范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相关内容

协助自杀

瑞士协助自杀新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是少数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之一,辅助自杀组织也已存在多年。但截至目前,瑞士并没有一部全国性的、针对性法律明确详细规范所有形式的安乐死。联邦政府(多语)认为,现有刑法,结合医学伦理标准和法庭判例已经能够应付大部分情况,不需要额外专门立法。

更多阅览 瑞士协助自杀新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