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ros的塑料垃圾袋长这样。
migros
塑料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大隐患,买回来的商品无论是食品还是物品都带着塑料包装,这些塑料大多无法降解,为自然环境带来重大问题。瑞士连锁大超市Migros迈出了第一步,准备回收塑料垃圾。
此内容发布于
Migros在新闻通告中表示,将在全瑞士所有分店中设立塑料包装回收站点。瑞士消费者可以购买Migros的塑料垃圾回收袋将家中的塑料垃圾收集起来,送到Migros的回收站。Migros的塑料垃圾袋按大小,价格从0.9-2.5瑞郎(6-18元人民币)不等。
Migros计划6月底开始从瑞士中部开始启动这一回收项目。如果进展顺利,塑料回收垃圾袋受到欢迎,Migros将逐步向日内瓦、纳沙泰尔、弗里堡、沃州和瓦莱州推进项目,直至2021年实现全瑞士范围内普及。
Migros与塑料回收公司合作,回收的塑料垃圾将首先送到InnoRecycling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并生产出的粒料,重新利用于Migros的包装材料。
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此内容发布于
土拨鼠如今生活的位置平均比40年前上移了86米。不过,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它们的生存“天花板”并未改变,它们至今仍无法越过海拔2700米的界限,而这一限制早在1982年就已存在。
更多阅览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相关内容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而员工议价能力增强与缺勤率上升使这一难题愈发棘手。
更多阅览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相关内容
瑞士民众:中毒急救热线不能停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逾十万民众正在签署联名请愿书,呼吁挽救全天候提供中毒咨询的热线服务Tox Info Suisse。
更多阅览 瑞士民众:中毒急救热线不能停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发现,常见物种对食物网稳定至关重要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瑞士研究表明,常见动植物物种的流失可能导致食物网变得不稳定,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发现,常见物种对食物网稳定至关重要
相关内容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储蓄账户的利率已大幅下滑。据线上比价平台Moneyland发布的一项研究,短暂的高利率时期已经结束。
更多阅览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相关内容
在瑞士小心使用“18”或“88”:或将引来“纳粹”之嫌
此内容发布于
约25名男子身穿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的制服于上周六(7月19日)徒步穿越威尔德峰山脉(Wildhorn massif),这群人因此被伯尔尼州警方问话。
更多阅览 在瑞士小心使用“18”或“88”:或将引来“纳粹”之嫌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塑料垃圾变瑞士手表
此内容发布于
在海洋中和海岸线上收集废塑料,然后将塑料垃圾切成薄片,之后运到瑞士加工,制成可用于深层加工的高质量塑料-这就是瑞士创业公司Tide Ocean创建的初衷。公司一开始想用海洋塑料垃圾制作表带,但很快意识到,通过废料加工获得的原材料具有更广阔的生产潜力。
更多阅览 塑料垃圾变瑞士手表
相关内容
塑料瓶回收循环利用在瑞士变得更容易了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PET塑料容器回收循环利用协会仅去年便设立了3000个新的回收点,迄今,遍布瑞士全国各地的PET塑料容器回收点已逾5.3万。
更多阅览 塑料瓶回收循环利用在瑞士变得更容易了
相关内容
终点站:海洋
此内容发布于
塑料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人工合成材料,今天塑料每天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当塑料制品完成了其使命后,它们的…
更多阅览 终点站:海洋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