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Claude Zellweger:人本、自然是先于技术的

Illustration: Helen James / SWI swissinfo.ch

在旧金山,他是谷歌公司的工业设计主管之一,负责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各种产品的设计。然而,这位来自卢塞恩湖畔Meggen镇的“小镇青年”却不是技术迷。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硅谷与瑞士,两个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地区。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又有何共同点?它们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什么?在本系列报道中,我们将通过瑞士人的视角向您介绍硅谷,让您近距离感受硅谷的诱惑、希望和矛盾。

“我们是一个低科技家庭。在加利福尼亚生活的这26年里,我从来没有买过电视,我的孩子们也不玩电子游戏,或者说玩得极少。”Claude Zellweger说这话时,面前是连接旧金山和奥克兰的宏伟的海湾大桥。在一个温和的九月午后,我们正站在渡轮大厦旁,横跨海湾的船只仍然从这里出发,旧金山主干道之一的市场街也由此开始。这里一座43层高的塔楼就是谷歌公司的办公大楼之一。

Claude Zellwege的妻子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夫妻俩育有一对14岁的双胞胎。一家人都拒绝”让科技小产品裹挟自己的生活”-当然,日常不可或缺的手机除外。可以说, Claude Zellwege是”电脑宅”(痴迷于电脑/技术,以至与世隔绝,生活在泡泡中的人)的反面。

他的动力来自于”艺术、设计、音乐,还有人、自然和运动”。之所以选择生活在大城市里,是因为他喜欢那些”在瑞士无法做到的”小事,比如,可以在去上班前穿着冲浪衣在冰冷的海水中冲浪。

他的设计工作室位于硅谷山景城,靠近谷歌总部。每次去上班,他要么跑步、要么骑车或乘坐公交。他的车-当然是电动汽车-主要用于周末的全家远足。

拉图尔德佩-帕萨迪纳-旧金山

“我之所以选择科技行业,是因为它对人们的娱乐、学习和沟通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Claude Zellwege解释道。这位50岁的瑞士人穿着轻松但优雅。”这儿不是纽约,在这儿只有银行家才打领带。”他说。作为一名设计师,他的目标是”以谦逊和尊重的态度来塑造未来”。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20世纪90年代沃州日内瓦湖畔的拉图尔德佩(La Tour-de-Peilz)。那里的Sully城堡曾是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欧洲校址,该学院的主校区位于洛杉矶附近的帕萨迪纳。后来,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成为世界著名乡村摇滚明星仙妮亚·唐恩(Shania Twain)的宅邸。

“科技对人们的娱乐、学习和沟通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当时,最优秀的学生会获得去加利福尼亚接受培训的机会。Claude Zellwege便是其中一员。20岁时,他的“美国梦”是住在超级都市,感受”那里与我们瑞士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最吸引他的一点就是”这些地方如此之大,以至于无论你有怎样的兴趣或爱好,都一定能找到趣味相投的人”。

起初,他并没打算留下。后来,他开始为设计公司工作。由于旧金山汇聚着最大的设计公司,他便来到这座气候温和、比洛杉矶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定居。

他和两个朋友一起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几年后,凭着傲人的业绩,该公司被台湾手机制造商HTC收购。2016年,这位设计师又被谷歌纳入麾下。

谷歌文化

如今,他领导的团队主攻增强现实类产品和谷歌Pixel手机的设计。在欧洲,谷歌Pixel手机还鲜为人知,但在美国,它的销量已位居第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iPhone。在日本,该品牌手机的销量甚至仅次于iPhone,领先于各日本品牌。

“我们的团队在公司内部独具特色。”Zellwege介绍道。其团队成员并非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各个办公地点,而是全部集中在一间工作室上班,这里摆放着他们从世界各地带回的材料和物品。

这个设计团队的使命:”想象在今后3至5年-甚至是更远的未来,我们将如何使用技术”。其目标是”让技术进步适应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而不是背道而驰”。

Salon Google
在谷歌,办公区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让员工有“在家的感觉”。 Keystone / John G. Mabanglo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著名的“谷歌式”办公环境,其遵循的原则是”如果办公室让你有在家的感觉,你就会更愿意花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这种模式在被其他公司纷纷效仿的同时,在谷歌却日渐式微,因为这家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的初创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近20万名员工的跨国企业。

Claude Zellweger认为,他的工作日常之所以如此丰富,与其说是得益于办公室里的游戏室或健身中心,不如说是源自企业的人文风貌。”谷歌可谓是真正的社会横截面,员工的技能和背景大不相同。”这是一个特别激励人的环境,对创新有着强烈的渴望,人们也有”犯错和质疑的权利”。

但事情也有另外一面。Zellweger指出:”在这里,工作决定人们的身份和生活方式。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这可能会让人们在工作时更放松,但他们在闲暇时也不那么放松。”但是他自己在这一点上仍然”很欧洲”,工作和休闲泾渭分明。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脑子的时刻思考”-无论是当他在室外跑步时,还是在厨房里忙碌时。

大家的人工智能

Claude Zellweger肩负着预测未来的使命,他一定很清楚,继个人电脑、互联网、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件大事”是什么。不出所料,与大多数科技观察家和从业者一样,他提到了应对全球变暖的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当人们还在思索元宇宙、Web3或4.0对生活有何用处时,人工智能已经是一种人人都能使用的技术。”

自从ChatGPT和谷歌巴德(Bard)等聊天机器人推出以来,人人都在见证着一点:尽管人工智能还不完善,但它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事实上,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存在了相当一段时间,只不过比较低调:比如向我们推荐(抑或说“强送”)互联网内容、操控吸尘器、制动汽车,或者调整手机拍照时的设置。

Claude Zellweger深知这项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技术存在局限性和危险性,但他更愿视人工智能为”一位新加入的合作者”,“它可以用新颖观点来帮助我们绘制出创造性的愿景。”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让人类从某些乏味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专注于可以”丰富人性”的工作。

当然,我们还必须应对那些“看似会思考的机器人”所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学校。Zellweger指出:”许多教师已经明白,不能无视人工智能的存在。”为了防止学生通过这些技术偷懒,”学校必须把人工智能融入教学,重新调整教育系统。而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Land s End, San Francisco
虽然喜欢加利福尼亚的乡村,但Claude Zellweger也坦言十分想念瑞士的群山。 swissinfo.ch

甜蜜家园

Claude Zellweger的家在旧金山,他尤其欣赏这里”人们随和的性格、文化的多元和进步的气息,比如,这里的人不会对他人妄加评判”。当然,”这里还有了不起的大自然。”

但这座海湾大都市有时难免秩序混乱,Zellweger承认,瑞士城市在社会和公共交通等方面更加组织有道。

正因如此,尽管几乎已变成加利福尼亚人,但Claude Zellweger坚信,总有一天会返回瑞士定居。他说:”每年回去四周,远远不够。”

(编辑:Samuel Jaberg,编译自法语:郭倢/xy)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