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从医生变成癌症患者,再做回医生:向死而生 余生无畏

Illustration of Pamela Munster
Illustration: Helen James / SWI swissinfo.ch

“从医生变成癌症患者,再做回医生”:这位出生于瑞士圣加仑的女士在其2018年出版的一本感人的书中如此讲述她的心路历程。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肿瘤专家,她已在旧金山工作了15年,如今怡然自得。来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不是我选择了加州,而是加州选择了我”。当她受聘来到旧金山大学时,这位肿瘤专家早已拥有了丰富的职业生涯。Pamela Munster毕业于伯尔尼医学院,在阳光明媚的佛罗里达州执业多年,此前还在冬日飘雪的印第安纳州和喧嚣忙碌的曼哈顿工作过一阵,这使她自带“美国都市风情”。

至于拥有氤氲岚霭及地中海式的气候的旧金山湾区,却“从未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永远不要说 “永远”。挑战令她更有斗志,更何况这个职位兼顾了她的两大爱好:科研和临床。

帕梅拉·蒙斯特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海伦·迪勒家庭综合癌症中心(Helen Diller Family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的实验室里。
帕梅拉·蒙斯特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海伦·迪勒家庭综合癌症中心(Helen Diller Family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的实验室里。 swissinfo.ch

也正是在旧金山,她发现命运对她开了个玩笑。2012年,48岁的帕梅拉·蒙斯特查出罹患早期乳腺癌。她做出了迅速且专业的应对:预防性切除双侧乳房,紧接着进行乳房再造手术,之后又预防性地切除了卵巢。因为她发现自己的BRCA基因产生了致病突变,会增加患癌风险。

“这动摇了我来日方长的信念”。她坦承道,“这倒不是说我相信自己会长生不老,只不过没事的话,谁会成天动不动就想到死呢,对吧?”这也改变了她与病患的关系。当然,她也不会在坐诊时主动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除非她觉得这可能对病人有所帮助。“他们来看病不是为了听我说自己的事的。但如果有人说‘您不知道我有多难受’,我就会说‘不,我知道’”。

在美国,乳腺癌早筛的宣传活动从不低调,2013年密苏里州(Missouri)这片棉花地上的设计就是如此。
在美国,乳腺癌早筛的宣传活动从不低调,2013年密苏里州(Missouri)这片棉花地上的设计就是如此。 Keystone / Donnie Shelton

当医生成为病人

抗癌几年后,一位朋友建议她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一本书。“起初,我以为自己永远找不到时间写,但他帮我联系了一名出版经纪,于是,我就出书了”,她显得云淡风轻。读完这本260页的书,我们会发现,她写书的目的并不是要驱除侵蚀着她的苦痛,而是希望“让人们了解患癌的感受,并提醒他们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当医生成为病人》(Twisting Fate)一书出版于2018年,用英文写就。虽然作者的个人经历是串联该书各章节的主线,但重点并不在作者本人身上。该书讲述了经她诊治的许多病人的心路历程,大部分是女性,但其中也有她自己的父亲,她父亲在确诊胰腺癌六年后离世。没错,书中的主角其实就是癌症本身,它变化多端,几乎每个病例都是独一无二的。

书中没有过度渲染,也没有窥探隐私,笔触如临床操作般精准,在涉及最私密的细节时也会进行必要的处理。整本书洋溢着这位医生所表现出的医者仁心,不管是对她的全体员工,对她的家人,还是对她的病人。

但并非所有的故事最后都是皆大欢喜。

她在书的末尾写道:“对于我无法医好每个人这件事,我最终还是与自己达成了谅解”。帕梅拉·蒙斯特还解释说:“当你开始从医时,你真的希望能够治病救人,手到病除”。只不过,没有人能永不失手,尤其是治疗癌症。“如果不能与病人建立深厚的个人情感联系,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肿瘤专家。这同时也要求我们能够在治疗方案失败时不自责”。

攻克癌症

尽管如此,帕梅拉·蒙斯特仍然相信,通过“创新的方法”,医学可以攻克癌症。她说:“虽然不能完全攻克癌症,但至少可以让癌症成为一种有办法可医的疾病,可以让患者带病生存,就像艾滋病一样”。

>> 在2016年这段视频(英文)中,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介绍了帕梅拉·蒙斯特和她的科学实验:

外部内容

这就是她开展众多研究的意义。这些研究活动不仅在旧金山大学进行,也在她于2018年创立的初创公司Alessa Therapeutics内部进行。Alessa生产的植入物可以直接于前列腺癌患者体内释放药物。目前有两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分别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第三项临床试验也在筹备中。帕梅拉·蒙斯特解释说:“我们不是这个市场上唯一的公司,但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植入物可以持续发挥作用长达两年,而其他公司的植入物只能维持六个月”。

她还是各种肿瘤新疗法开发委员会的成员。她广泛发表文章,并经常在美国、阿联酋和印度讲学,宣传癌症防治。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位精力充沛、敢想敢为的女性也做不到无所不能,她承认自己没有与瑞士保持任何事业上的联系。

但私人联系还是有的。“我在这里最想念的当然是我的家人,还有大自然以及瑞士人保护大自然的方式。还有食物,尤其是巧克力”,她坦承道。虽然经常回瑞士,但帕梅拉·蒙斯特认为自己再也不会回去长住了。她的三个孩子以及同为肿瘤专家的丈夫,还有她的生活和工作重心都在美国。

精神的力量

可怎么说瑞士在创新方面也是经常名列世界前茅的啊!她刚毕业时曾在那里工作,认为那虽称得上是段“有许多创新元素”的经历,但并非尽善尽美。在她看来,那里欠缺的是鼓励。瑞士人的思维方式促使身居要职的人提出过多诸如“这行得通吗?”、“你确定你能做到吗?”、“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的问题。

而在她所居住的硅谷,无论是当医生还是搞科研,她都不必面对这些问题。“在这里,有一个不怎么行的想法也要比没有任何想法要好,如果试了不行,别人也不会怪罪你,只会对你说‘别气馁,再试试别的办法’”。因为人们不在乎你之前跌过多少次跤,只在乎你是否能找准前行的方向。

在这里,有一个不怎么行的想法也要比没有任何想法要好,如果试了不行,别人也只会对你说“别气馁,再试试别的办法”。

“我在瑞士和美国的医疗系统都工作过,所以看到了这些不同”,这位肿瘤专家总结道。她认为,如果这种创新和实验精神能在瑞士形成气候,那么瑞士就能毫不费力地达到硅谷的水平。“因为瑞士不缺人才,不缺内驱力,不缺资金,唯独缺少的是创新开拓精神”。

健康的生活习惯

心理……正如那句著名的格言所说,身心健康同等重要。在旧金山,这句话似乎激励了不少人,当然也包括帕梅拉·蒙斯特。清晨,在街道上慢跑的人随处可见,人们在公园里做瑜伽,人们努力吃得健康,在经济较为宽裕的人群当中,鲜有体重超标的。随地乱丢的烟头,这个欧洲城市的通病,在旧金山的人行道上也几乎销声匿迹,走在街上很少看到抽烟的人,除了那些吸大麻的,因为加州在2018年将大麻合法化了。

清晨7点的太平洋高地:在旧金山,人们喜欢在一天的工作开始之前做一些健身运动。
清晨7点的太平洋高地:在旧金山,人们喜欢在一天的工作开始之前做一些健身运动。 swissinfo.ch

这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加州的癌症病例数有影响吗?“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恰当的饮食和运动,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在这里,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帕梅拉·蒙斯特证实道。在美国癌症死亡率地图上,加州是白色的,也就是死亡率最低的州之一。加州每10万人中有132人死于癌症,远远低于西弗吉尼亚州,后者是烟草业的大本营,也是红色最深的地区,每10万人中有近185人死于癌症。

帕梅拉·蒙斯特热爱大自然、喜欢徒步和运动,圣加仑阿尔卑斯山的童年更是给她留下了对滑雪的激情和对冒险的渴望。她在书中幽默地写道:“比起患癌,我的生活方式给我带来的危险更多”,而她的书也是从雪而始,以雪而终。20岁生日前夕,她在瑞士遭遇雪崩,险些丧命;2018年,她在加拿大一次狂野的下坡过程中,因失去平衡而一头栽进一个雪坑。“但我患癌的经历教会了我,总会有人向你伸出援手”,她写道。即使恐惧无法消除,她的故事也是“向死而生的体验,是一种超越恐惧的人生”。

(编辑:Samuel Jaberg,编译自法文:中文编辑部/dh)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