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艺术即工作:伯尔尼双展彰显让-弗雷德里克·施奈德的艺术理念

伯尔尼艺术馆里的施奈德
Jean-Frédéric Schnyder在伯尔尼艺术展厅 Eduardo Simantob/swissinfo.ch

在伯尔尼同时举办的两场展览试图勾勒出让-弗雷德里克·施奈德(Jean-Frédéric Schnyder)奇妙的职业生涯。这位瑞士艺术家在1969年时表示,他手下有画是为心中无画。五十年岁月荏苒,展出的作品体现出他对艺术的独特态度:追求简单的过程并不简单。

整个故事要从伯尔尼讲起。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伯尔尼艺术展厅(Kunsthalle)还只是一个没有藏品的艺术空间,在著名策展人哈拉尔德·塞曼(Harald Szeemann)的领导下,这家美术馆不仅紧跟当时最新的艺术潮流,还吸引了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前来这个慢节奏的瑞士首都。

让-弗雷德里克·施奈德是少数几名追随塞曼的瑞士年轻艺术家之一,参加了1969年《当态度变成形式》集合展览。

这一集合式展览实验是概念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汇聚了来自北美和西欧的69位艺术家,其中包括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伊娃·黑塞(Eva Hesse)、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等人,这些艺术家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名声大噪。

如今一切再度回到伯尔尼艺术展厅,似乎故事又回到了原点。整个艺术展厅空间都被用来举办他的作品回顾展。施奈德并不喜欢接受采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喜欢说话。在展览作品的预览过程中,这位艺术家如数家珍,讲述每件展品背后的轶事,还时不时开个玩笑。

年轻的施奈德(左)与弗朗索瓦兹·塞曼和哈拉尔德·塞曼(右)在威尼斯,1968年
年轻的施奈德(左)与弗朗索瓦兹·塞曼和哈拉尔德·塞曼(右)在威尼斯,1968年。 Balthasar Burkhard, Katalog, 2017

艺术家的小圈子

当被问及那个时代的重要意义时,他说:“过去艺术家的小圈子,今天看起来好大。但在那时,伯尔尼就像是一个大世界–我们一度认为这座城市是世界中心。”

这种疯狂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当地居民和政府都对展览中最为激进的内容感到反感–美国艺术家迈克尔·海泽尔(Michael Heizer)竟然毁掉了艺术展厅大楼前的人行道,也不太习惯有过多的国际关注,于是便要求塞曼下台。一个月后,他“应邀”辞去了艺术展厅的职务。

虽说哈拉尔德·塞曼推动了施奈德的事业发展,但这位策展人所做的并非单纯是“发现”并“培养”这位年轻艺术家。在塞曼的管理下,伯尔尼艺术展厅周围的活跃氛围无疑为施奈德提供了关键的创作工具,使他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开展艺术创作,并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艺术家”。

相关内容
施奈德作品《德里奇六世》

相关内容

观者眼里出平淡:施奈德的作品

此内容发布于 他出生于1945年,在孤儿院长大,而后自学成才,通过摄影首次接触艺术。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受波普艺术和《当态度变成…

更多阅览 观者眼里出平淡:施奈德的作品

逆流而上选择绘画

施奈德出生于1945年,在孤儿院长大,而后自学成才,通过摄影首次接触艺术。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受波普艺术和《当态度变成形式》集合展览中“贫穷艺术”和“后极简主义”的影响,但当伯尔尼的创意泡沫消散后,施奈德觉得是时候换个方向了。

上世纪60年代末,他决定学习绘画。人们认为,这一转型甚至比他跟随塞曼所做的艺术创作更加激进。早在1970年,绘画和素描就已不再是一名艺术家所必需的手艺了,当时的情况与人们设想的完全相反。

在那个特定时期,事件、装置、概念和表演纷纷成为艺术表现形式,将艺术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使之呈现在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表面。绘画不仅被认为没有前途,还被视作一种过时的资产阶级艺术形式。

追求简约

在伯尔尼艺术展厅展览开幕前不久,伯尔尼美术馆(Kunstmuseum)专门腾出一个展厅,用该馆收藏的作品为施奈德举办了一个更为朴素的作品回顾展。

施奈德的《弗拉门戈舞者》
《弗拉门戈舞者》(Flamencotänzerin,1973年)是《如何绘画》系列作品中的一副小画。已展出的全部16件系列作品均为油彩画,在画布包覆的纸板上创作,其画框由锡罐制成。 Bildkultur

除了可以完美契合超现实主义展览风格的优质精选雕塑作品外,美术馆还展出了他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一些作品,以及他与妻子玛格丽特·鲁芬纳(Margret Rufener)共同创作的系列画作《如何绘画(1973年)。这个系列的标题参考了沃尔特·托马斯·福斯特(Walter T. Foster)的DIY书籍标题,那本书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非常受欢迎。

人们对这个系列作品的批评值得关注。起初这些作品被当作笑话看,被许多人贴上了“媚俗”的标签。施奈德对这两种观点都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这些画作的“贫穷感”立即使人联想到普通街头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出现在旅游景点,也出现在世界较贫穷角落的简陋房屋中,比如拉丁美洲或南亚。

“你要明白,我们制作这个系列的意图并不仅仅是为了做实验,”鲁芬纳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这些作品也不是为了搞笑,施奈德真的很喜欢他的作品。”施奈德说:“在我看来,讽刺真的很没意思,创作一幅画要花很多功夫。我不会将作品建立在不成熟的想法上,创作者一定要享受创作过程。”

这不过是工作

绘画成为施奈德最中意的艺术创作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江湖画师,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探索平淡无奇的环境,寻找最质朴的美。

画作
《埃格尔湖》,1983年6月2日 2008 Museum Of Fine Arts Bern, Switz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

《伯尔尼景观图》(Berner Veduten)、《候诊室》(Wartsäle)、《小长椅》(Bänkli)和《楚格湖的日落》都遵循类似的创作模式。艺术家骑自行车或乘火车沿着普通地点旅行,遇到普通民众,画普通的作品,这一切放在一起,使他感受到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超凡之美。

在参观伯尔尼艺术展厅时,他讲述了那时候的一件轶事。当时他在公路桥上画风景,巡逻的警察会看他的画并表达欣喜之情,卡车司机会从方向盘上抬起一根手指,以最经典的方式向他打招呼。而他“会将画笔稍微举到画上”表示回应。施奈德从不希望成为受人崇拜的艺术家。

尽管态度低调,但他并没有完全脱离艺术圈或市场。除了两次参加每五年在德国卡塞尔举行的著名文献展(Documenta)之外,施奈德还代表瑞士参加了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他的作品在欧洲和美国各地展出。在艺术品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伊娃·普瑞森伯(Eva Presenhuber)画廊(苏黎世和纽约)对他格外关照。

他的作品尺寸和形式因他手中的创作材料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这些创作材料有的是废弃物、木头,有的是乐高积木。瑞士评论家汉斯·鲁道夫·鲁斯特(Hans Rudolf Reust)总结道:“对于施奈德来说,风格多元化并非刻意而为,而是严格实践的结果。”然而,施奈德强调,他只不过是在坚持采用绘画、素描和雕塑的基本手法;利用大大小小乃至微型的画布创作作品。

《其它》(2014-2021)
《其它》(2014-2021)。原作有1.4万多片木制十字架。伯尔尼艺术展厅展览了相对较小的作品版本,上面有9216片木制十字架。 Gunnar Meier Photography

艺术展厅还展出了一些木制品–“木匠的手工艺品”(用施奈德的话说)–和雕刻作品。艺术展厅突出展示了他雕刻的约9000片木制十字架(共1.4万片),这些十字架用骨胶粘在一起。在另一面墙上,所用的雕刻刀被串在一根绳子上,就像一条锁链。

为什么选择十字形?“这是你能用两块木头做出的最简单的形状,背后没有玄学。任何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他补充道。

救世主十字架通过骨胶固定,布置成一个巨大的微型墓场,这难道一点象征意义都没有?恐怕说了也没人信。

施奈德作品
墙壁上安装的安防摄像头也是装置的一部分,但没有被打开。 Gunnar Meier Photography

这种含蓄且看似反智的作品流露出典型的瑞士特色。施奈德向来秉承务实的风格,忠实于事物的客观规律,但正是这种严肃态度将表面上的搞笑和嘲讽作品变成了一个谜。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因为施奈德可不会为你解开这个谜。

伯尔尼美术馆的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5月29日。

伯尔尼艺术展厅的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5月15日。

(译自英语:瑞士资讯中文部)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