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對“瑞台自貿協定”持開放態度

台灣駐瑞士文化經濟代表團負責人表示,台灣與瑞士間存在進行更多“務實合作”的空間,包括自貿協定。
本文通過Google翻譯從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阅读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台灣對瑞台貿易協定持開放態度,”台灣駐瑞士代表黃偉峰在8月15日接受德語報紙《阿爾高日報》(Aargauer Zeitung)的採訪時這樣說,他還補充說,瑞士與台灣之間存在進行“更多務實合作的空間”。
瑞士官方並不承認亞洲島嶼台灣的國家地位,但二者通過各種錯綜複雜的渠道保持著關係。近年來,與台灣簽署自貿協定的呼聲不斷。台灣是瑞士在亞洲的第五大出口市場,且貿易額仍在不斷增加。

相关内容
台灣與瑞士:在貿易上靠近,政治上保持距離
但瑞士政府不願因瑞台協議激怒中國。
黃偉峰表示,據他觀察,瑞士因害怕激怒中國表現出“過度謹慎”的傾向-這不僅體現在政治層面,也體現在貿易關係上。他強調,這樣的結果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審查”,瑞士官員和許多瑞士企業為了不惹麻煩寧願乾脆不與台灣來往。

相关内容
瑞士能從台灣學到點什麼
據《阿爾高日報》報導,瑞士政府擔心,若與台灣簽署協定,瑞士更新2013年瑞中自貿協定的計劃或將更加遙遙無期。中國於2018年推遲了這一談判,並自那時起拒絕重啟對話。
瑞士國內要求加強對台關係的呼聲也越來越大-最近的另一項議會提案希望雙方能在多個領域深化關係。多個政黨成員指出瑞士嚴重依賴中國,並要求加強對台關係,但其他人則因瑞中經濟關係密切,希望能盡可能地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
黃偉峰表示:“作為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型民主國家,在規則基礎上運行的國際秩序才是瑞士和台灣的重大利益所在,而不是看強勢國家的臉色。”
儘管早早與中國建交讓瑞士一直與中國維持著良好的關係,但在被習近平主席煽動起的民族主義情緒下,瑞士在涉台事務上的活動空間已有所縮減。
世界範圍內,只有不到24個國家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並與之保持著外交關係。包括瑞士在內的多數國家則通過非官方渠道與台灣進行溝通。
新闻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