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體點評拜登當選美國總統:“釋放的信號遠超美國國界”

乔·拜登
喬·拜登應會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 Copyright 2020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瑞士媒體與政界人士對喬·拜登(Joe Biden)在此次美國大選中的獲勝作出反應,稱拜登的任務就是要重新凝聚美國民眾,而他正是完成這項任務和重塑美國在海外聲譽的正確人選。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美國主要媒體都已紛紛宣布:喬·拜登將就任第46任美國總統。經過長達五天的計票,賓西法尼亞州的20張選舉人票幫助前任副總統喬·拜登及其競選搭檔賀錦麗(Kamala Harris)拿下了入主白宮所需的270張選票。

這一結果並不是民主黨預期與希冀的壓倒性大獲全勝,何況川普獲得的選票總數甚至超過了2016年。而此次拜登僅以微弱優勢勝出,正體現出美國目前的國內分裂之深、未來挑戰之巨。候任總統的任務將是彌合各種分歧鴻溝,醫治一個正在新冠疫情與其造成的經濟後果中踉蹌前行的國家。

在點評美國大選結果時,瑞士紙媒《每日導報》(Tages-Anzeiger)寫道(德)外部链接:“喬·拜登了解苦難意味著什麼。這正是他作為目前傷痕累累的美國所需要的合適總統人選的原因。”

《新蘇黎世報》的梅雷特·鮑曼(Meret Baumann)則在社論中寫道,拜登獲勝顯示出“大多數美國人受夠了白宮的謊言與混亂”。

她補充提及,想要清理和收拾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遺留的殘局還需要多年的努力;拜登不但要面對嚴重的危機,還要處理川普對美國及其各所管轄機制的聲譽所造成的破壞。

“本次大選釋放的信號遠超美國國界。無論從地緣政治還是從經濟角度而言,美國都是最強大的國家,當這個影響巨大的國家不再被一位蠱惑民心的政客統治,那麼這就是對自由民主的鞏固。”

美國的靈魂

《每日導報》認為,拜登此時當選,要部分歸功於他的風格和他為“美國的靈魂”作鬥爭的堅定信念。他與選民交流的方式也令他總是顯得“在場”而“可靠”。

上週日(11月8日),瑞士媒體也認識到賀錦麗在獲得選票的過程中功不可沒,她將成為美國首位女性備位元首及首位擁有非裔及亞裔血統的副總統。法語區紙媒《時報》(Le Temps)的理查·維爾利(Richard Werly)認為(法)外部链接,此次拜登當選這也是賀錦麗的勝利。賀錦麗通過上週六的演講,“確認了她的鬥士聲譽及以身作則領導民眾的志向”,他寫道。

不過該報指出,77歲高齡的拜登候任總統,終歸不能代表美國民主黨的希望亦或未來。

鮑曼也認同這一看法,表示拜登的勝選與他本人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同樣,這也不是在不同立場或政治方向之間的某種決定。 “這是對總統的一次全民公決。”

她補充道,川普總統從未嘗試面對與回應那些拒絕他的人,而是把支持他的人作為施政對象,這“加劇了兩級分化,通過不斷煽動混亂動搖了美國”。

《每日導報》的馬丁·蘇特(Martin Suter)則寫道,拜登雖以微弱優勢險勝的局面,應該促使民主黨進行自我反思。 “拜登的政治機遇是這次新冠疫情,在此期間川普的溝通技能大輸特輸。此外,人數足夠多的選民渴望結束圍繞川普持續肆虐的美國動盪局面。”

川普對民主的測試

繼媒體宣布大選結果之後,川普總統隨即發表聲明,稱拜登“急於假裝成贏家”,並指這次選舉還“尚未結束”。

自本週一(11月9日)起,川普的競選團隊就宣稱將開始提出訴訟,以確保選舉法律得到全面維護,讓“合法獲勝者”入主白宮。 “只要美國人民沒有得到他們配得的、民主所要求的誠實計票,我就不會休息,”川普在聲明中如是說。

瑞士法語紙媒《時報》的瓦萊麗·德格拉芬里德(Valérie de Graffenried)對此回應評價稱(法)外部链接,通過尋求質疑競選過程的合法性,即將離任的總統再次表現了他對民主機制的鄙視。他從喬·拜登手中偷走勝利和給陰謀論煽風點火的企圖,是“危險而不負責的”。

中右翼自由主民黨的安德烈阿·卡洛尼(Andrea Caroni)在接受瑞士新聞通訊社Keystone-SDA採訪時稱,此次大選顯示了美​​國民主的力量,它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唐納·川普這種“破壞體制者”、“播種分歧者”的侵害。

大選結果對瑞士的意義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對瑞士究竟意味著什麼?目前還難有定論。今年輪值擔任瑞士總統的西蒙奈特·索馬魯嘎(Simonetta Sommaruga)已向拜登與賀錦麗表示祝賀,稱其代表著“有力的信號”。

外部内容

瑞士經濟聯合會(economiesuisse)的揚·阿特斯蘭德(Jan Atteslander)於上週六在接受瑞士新聞通訊社Keystone-SDA採訪時透露,他認為喬·拜登的當選不會大幅改變瑞美兩國間的經濟關係。不過,他對民主黨是否有能力破解國際貿易形勢則拭目以待。對瑞士這個依賴出口的國家而言,國際貿易無疑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雖然美國對鋼材和鋁材徵收進口關稅令瑞士受到影響,但川普任期內瑞士的出口額出現增長。本次大選對兩國間自由貿易協議談判意味著什麼,目前也尚不明確。雖然有過數次重啟談判的嘗試,然而進展一直都很緩慢。

瑞士美國商會會長馬丁·納維爾(Martin Naville)告訴(德)外部链接《新蘇黎世報》,瑞士貿易協議是否會成為拜登工作的當務之急,對此他的態度不甚樂觀。不過,這一切都取決於拜登的政治團隊都指派哪些人。

“瑞士與本屆美國政府多位政要有著很好的接觸,”他指出,並提了過去幾年中川普手下多名高官的來訪。 “民主黨內則無人提倡自由貿易。”他還補充說,假如拜登力推降低藥品價格,那麼瑞士製藥企業有可能首當其衝受到最大影響。

瑞士基督民主黨議員查理·朱亞爾(Charles Juillard)則向瑞士新聞通訊社Keystone-SDA表示:“這是給美國乃至世界的一個驚喜”。

川普從來都不是多邊主義的“粉絲”,而多邊主義卻是瑞士崇尚的理念。拜登會做何選擇,針對推動多邊機制將採取哪些具體舉措,將受到瑞士的密切關注。畢竟,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UN)歐洲總部等多家多邊機構都設在瑞士。

卡洛·索馬魯嘎(Carlo Sommaruga)在接受瑞士新聞通訊社Keystone-SDA採訪時表示,喬·拜登的獲勝對全世界來說都極為重要。他已明確表示“他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而這是我們這個星球和平運轉的必要平台”,這位社會民主黨議員評論道。

朱亞爾稱,希望美國會考慮改變自己的氣候變化政策。上週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一只吉娃娃引导瑞士救援队找到困在萨斯费(Saas-Fee)滑雪度假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相关内容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此内容发布于 7月4日,一只吉娃娃协助救出了它在费冰川(Fee Glacier)上被困的主人。它向救援队发出信号,指引救援人员找到掉入冰川裂缝中的男子。

更多阅览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ABB在中国推出三款新型机器人系列,进一步扩展业务。

相关内容

ABB拓展在华机器人业务

此内容发布于 4月,ABB集团表示拟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并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100%分拆。与此同时,ABB于近日宣布拓展在华业务,引进三款新型机器人系列,用于电子、消费品工业、制造业等高速发展的领域。

更多阅览 ABB拓展在华机器人业务
据媒体报道,Temu计划在瑞士销售食品。

相关内容

中国电商平台Temu欲进军瑞士食品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媒体报道称,中国电商平台Temu正在为进入瑞士食品零售市场做准备。瑞士德语日报《每日导报》透露,继德国市场启动后,Temu开始对瑞士市场跃跃欲试。

更多阅览 中国电商平台Temu欲进军瑞士食品市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