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向挪威看齊,徵召女性入伍從軍

瑞士軍隊中女性成員佔比僅為0.9%。在挪威,自2015年不分性別的徵兵制度實施以來,女性在武裝部隊中的佔比上升了5個百分點,達到15%。
瑞士軍隊中女性成員佔比僅為0.9%。在挪威,自2015年不分性別的徵兵制度實施以來,女性在武裝部隊中的佔比上升了5個百分點,達到15%。 Keystone / Yoshiko Kusano

瑞士國防部正在研究徵召女性入伍的方案,將其納入加強軍隊建設的總體行動之中。瑞士正在審議不分性別的徵兵模式,瑞士能從挪威的經驗中獲得哪些啟發?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多年來,瑞士軍隊一直明白,必須從根本上進行變革,才能避免未來士兵短缺。然而,徵召女兵的想法從未被認為是一個政治上受歡迎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直到2013年挪威議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不分性別的徵兵制度,這背後的邏輯才在瑞士引起了共鳴。

“我們是一個小國,需要最優秀的人才,”挪威武裝部隊的多元化和性別顧問丹尼爾·哈默(Danel Hammer)說,“我們不能冒險行事,僅徵召男性入伍。”

如今,瑞士國防部受挪威模式的啟發,正在研究“基於需要的兵役義務”的優點,計畫同時徵召男兵和女兵入伍從軍。國防部必須在2024年之前向聯邦委員會(瑞士政府)提交一份詳細報告,闡述這一方案以及其他兩個加強軍隊建設的方案。到2030年,瑞士軍隊恐怕難以實現14萬人從軍的目標。

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瑞士國防部啟動了當前的審議工作,這引發了人們對瑞士軍事實力和備戰情況的質疑,而其他國家也面臨著同樣的質疑。審議開始前,關於性別平等的公開辯論便不絕於耳,而2019年瑞士女性全國大罷工等事件進一步增加了討論的熱度。

然而,挪威的經驗表明,要將女性徵召入伍並留在部隊服役,僅憑法律規定的兵役義務恐怕還不夠。

擴大人才庫

正如哈默指出的那樣,挪威把重點放在招募最優秀的人才上。因此,自2015年實施不分性別的徵兵制度以來,入伍選拔過程十分嚴格。所有19歲的年輕人都必須填寫一份內容很長的調查問卷並提交給部隊,然後部隊會邀請最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參加筆試和面試。

在約6萬名應徵青年中,每年約有1萬人通過選拔後正式服役,服役期長達19個月。經過基本訓練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被轉入國民警衛隊,即軍隊的快速動員部隊,每年可被徵召參加為期一週的訓練。僅就從軍人數而言,徵兵制度還算成功:根據部隊的數據,女兵的比例從2015年的17%上升到2021年的32%。

挪威國防研究機構(FFI)的研究員尼娜·海勒姆(Nina Hellum)說,由於僅有一小部分人被徵召入伍,因此服兵役成了熱門選項,選拔過程中競爭異常激烈。

“如果某個事物是獨一無二的,人們就會想得到它,”她說,“軍隊在挪威的聲望相當不錯,所以服役經歷有助於充實履歷。”

正在審議的瑞士徵兵模式也會精挑細選軍隊人才,因為軍隊將只會招募它所需要的人。但是,隨著徵兵範圍擴大化,年輕人的服役積極性如何還不得而知。從軍服役曾被視為職業發展的必要途徑,而在20世紀90年代瑞士引入替代性社會役服務時,瑞士年輕人掀起了拒服兵役的風潮。如今,在那些報名從軍的人中,許多人選擇推遲參加軍訓演練課,將職業或學習放在第一位。

相关内容
参军入伍不再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

相关内容

在瑞士能否拒绝服兵役?

此内容发布于 虽然近年来法、德、意等多数欧洲国家都废除了征兵制,但瑞士却仍属于少数几个保留义务兵役制的国家,自1996年起还有了民役服务可以选择。然而在此之前,因良心拒服兵役者可是要入狱服刑的。

更多阅览 在瑞士能否拒绝服兵役?

瑞士軍隊可能更難說服女性從軍,她們目前可以自願加入,但只占軍隊人員的0.9%。國防部推測,由於缺乏對軍隊的了解,最終從軍的人很少。所有滿18歲的男性都必須參加軍隊宣傳日活動–女性可以選擇參加–但國防部正在研究是否規定女性也必須參加這項活動。

海勒姆認為這可能是激發她們興趣的好辦法。她說,在徵兵之前,“挪威的普通女性不會過多考慮從軍”作為職業選擇。接受體能和心理測試、參加面試,並直接從武裝部隊獲得更多資訊…… 這些都是令人大開眼界的經歷。

“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新兵]的比例,讓她們看到軍隊中有很多機會,” 她說,“你可以成為廚師或護士,也可以加入後勤。”

平等問題

在挪威,徵召女性入伍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這符合該國的價值觀體系。挪威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其他地區一樣,都崇尚性別平等。 2013年,在挪威慶祝女性享有選舉權100週年的同一週,議會投票決定將徵兵範圍擴大到女性。

社會大眾對草案的認可度很高:2021年,78%的人同意保留新的徵兵模式。

“在北歐國家,社會大眾可以接受不分性別的徵兵制度,” 奧地利國際事務研究所(Austr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專門研究徵兵問題的研究員桑娜·斯特蘭德(Sanna Strand)表示。她的祖國瑞典在2017年引入了與挪威類似的徵兵制度。 “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和所有國家,” 她補充道。

在瑞士,需要修改憲法才能征收女兵,這意味著首先需要選民同意。根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全研究中心(CSS)的一項調查,自2015年以來,對男女義務兵役的支持率增長了14個百分點,在2021年達到67%。安全研究中心推測,這種轉變可能是由於關於性別的社會大眾辯論更加熱烈,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安全部門。 2019年,瑞士任命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維奧拉·阿姆海爾特(Viola Amherd),她將招募更多女性入伍作為她的工作重點,並計畫在10年內將部隊中的女性工作人員佔比提升至10%。

所有身體健康的瑞士男性必須在19至25歲之間開始服兵役,並定期返回部隊參加軍訓演練課程。出於人道原因拒服兵役的男性可以服社會役,他們可以在醫院或療養院等機構中服社會役。

自1995年以來,女性就能夠自願與男性一起服兵役。自2004年以來,軍隊中的所有職缺都向她們開放。

根據“基於需要的兵役義務”模式,軍隊將根據需要為軍隊和民防部門招募工作人員。沒有人會在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下被迫去服役。

國防部還在研究另外兩個加強軍隊建設的方案。一個是“安保兵役義務”,將民防部門和社會役部門合並成一個新的組織。另一個方案是強制要求女性參加有關軍隊和民防的資訊宣傳日活動。

如果審議通過,上述任意一個方案的落地執行都需要修改憲法。

這位部長支持今年早些時候在議會提出的一項動議,即規定女性必須參加軍隊資訊宣傳日活動,並表示“在性別平等和待遇平等受到熱議的背景下,這僅僅是個開端”。瑞士國防部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吸引更多的女性新兵,包括任命一名多元化顧問和開設一個專門處理性別問題的部門。

然而,這一切並不意味著瑞士已準備好接受不分性別的徵兵制度。甚至阿姆海爾特也向議會保證,要求女性參加軍隊資訊宣傳日活動並不等同於強制女性服役。此外,在為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關於加強軍隊建設的部委報告所做的調查中,一些參與者表示,鑑於性別平等在社會其他領域(如工作場所和兒童保育)尚未實現,將徵兵範圍擴大到女性可能還為時過早。

婦女協會還擔心,定期參加軍訓演練課–目前每門課程持續三週–會給女性帶來更大的職業劣勢,因為育兒假的分配機制意味著母親的缺勤時間已經比父親長(分別為14周和2週。在挪威,新生兒父母可以選擇平分48週的育兒假。)

徵召和留用

改革徵兵制度也無法保證更多的女性會選擇從軍。 2021年,挪威武裝部隊中擔任軍事職務的女性比例為15%,高於2015年的10%。最終擔任高層職位的女性就更少了,只有11%的軍官是女性。

斯特蘭德提醒說:“制定不分性別的徵兵法律並不能自動保證部隊實現數量上或實質上的性別平等。”

性別問題顧問哈默承認,某些領域的性別平等工作進展緩慢。“我們確實認為,軍隊某些部門的女性人數相對較低,這將影響女性留在部隊中工作的意願,”她補充道,不論是徵兵,還是聘用專家或軍官,都應遵循不分性別的招募政策。

部隊還在努力改善女性的從軍條件,包括調整制服、改造營房和其他設施、實行男女混住以鼓勵融合,並為有家庭的服役人員提供更多支持。例如,哈默說,向戰場上的女兵免費提供衛生棉條和其他衛生用品,“這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

但軍方還需要解決工作滿意度問題。儘管挪威武裝部隊實行同工同酬政策,但最終退伍的女性多於男性。挪威國防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卡里·羅倫·斯特朗(Kari Roren Strand)指出,在2020年的一項調查中,男兵和女兵都提到了類似的退伍原因,比如學習深造或新工作。

“他們往往對自己的職業或未來在部隊中的職業發展潛力感到不滿意,”她說,“這些女性對她們的上司更不滿意,對留在武裝部隊工作更是不感興趣。”

很少有女兵(3%)因性騷擾或霸凌而退伍,儘管2020年的另一項調查顯示,40%的女性工作人員和應徵入伍者報告稱在過去12個月中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性別歧視。

儘管在性別平等方面有進展,但在挪威和瑞典,男性仍然比女性更有從軍的動力。桑娜·斯特蘭德推測,這主要是由於某些持續存在的社會期望。

她說:“年輕人是否能把自己視為士兵,這[對從軍決策]會有巨大的影響。而軍人一職仍然具有陽剛內涵。”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杰拉尔丁·黄萨克赫

针对无论男女均需入伍的征兵制,你有什么看法?

瑞士是否已经为实行不分性别强制兵役制做好了充分准备?还是应该首先解决工作场所或者儿童照顾托育方面存在已久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61 留言
查看讨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