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爲什麽是中立國? 瑞士有軍隊嗎?
瑞士自1815年起成為中立國,但是瑞士依然擁有自己的軍隊,用來自衛和維護國內安全。
本文通過Google翻譯從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阅读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中立已是瑞士這個國家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歐洲列強承認了瑞士的中立。而對1848年《瑞士憲法》的起草者來說,中立性是維持瑞士獨立的一個途徑。
1907年,《海牙公約》第一次以書面形式確定了中立國的權利與義務。為了換取領土不受侵犯的權利,中立國必須保證不參與戰爭、對交戰國給予平等待遇,也不能向交戰國提供武器和軍隊。
相关内容
瑞士中立:路在何方?
瑞士軍隊
中立國也有義務確保自己的國防,這就是瑞士為何一直在做出努力,將軍隊維持在一定的規模。
瑞士聯邦的軍隊主要是非職業的國民軍,職業軍人數量很少。瑞士憲法規定男性公民有服兵役的義務,而女性則可志願服兵役。
在新兵學校接受過基本訓練後,開始幾年時間士兵每年都要回到軍隊受訓數個星期,參加所謂的“演練課”(cours de répétition)。在瑞士的城鎮裡、火車上經常能看見身穿軍裝、背著武器的年輕士兵。士兵可以把槍支帶回家保管。由於瑞士發生了多起使用軍用槍支謀殺和自殺的事件,這一傳統經常會引發爭議。
出於良心原因拒服兵役的男性可以服民役,但他們從事公益活動的時間總長會是服兵役時間的一倍半。
相关内容
在瑞士能否拒绝服兵役?
國際承諾
中立性並未阻止瑞士參加多個國際組織。瑞士雖不能加入北約組織(NATO)這個軍事同盟,但會在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框架下與之開展合作。
1920年瑞士聯邦曾經加入國際聯盟,即聯合國的前身,並成功使該組織將總部設在日內瓦。冷戰結束後,瑞士欲依托自己在外交與人道主義方面的專長,投身全球使命,發揮更大作用。
相关内容
国际日内瓦为何对瑞士如此重要?
然而,二戰與冷戰加深了人們的認識,以為瑞士要徹底保持中立,就不能參加任何國際性的聯盟與組織。因此要等到2002年,也就是聯合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以後,瑞士才正式加入這個國際組織。
此後,瑞士不斷增加國際行動的參與度,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歐洲委員會、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的成員國。日內瓦還是眾多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
推動和平與人權是瑞士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瑞士參與了許多由國際組織牽頭的民事與軍事維和行動,還向多國派遣專家,以配合和平進程或監督選舉過程。瑞士還提供斡旋調解服務,幫助衝突各方尋找解決方案,並擔負起斡旋任務。
相关内容
瑞士为什么是优秀的外交斡旋者?
中立的界限
瑞士的中立從一開始就屢受非議、被人質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聯邦曾多次違反中立原則,尤其是向交戰各國運送軍火與物資。二戰中瑞士還拒絕接收猶太難民,甚至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依然在本國各銀行內保管猶太人大屠殺受害者的錢財,為此瑞士受到多方抨擊。
相关内容
犹太人大屠杀死难者亲属与瑞士银行赔偿协议的达成始末
此外,瑞士製造武器並出口給許多國家,很多人都認為這與瑞士的中立性及推動和平的意願背道而馳。
相关内容
瑞士武器出口:蓬勃贸易背后隐藏着什么?
每當有人提議瑞士與某個國際組織合作或者加入這個組織,國內就會圍繞瑞士中立的定義與作用出現新的大討論。可是在一個各國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世界裡,中立原則如今似乎不再那麼重要,也更加難以界定。
然而瑞士人十分看中本國的中立性:2019年進行的一次民調顯示,95%以上的受調查者希望保留中立性,並認為這是瑞士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怎么在瑞士申请成为避难者?
相关内容
瑞士人使用什么语言?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