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与欧洲,齐飞外太空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航天中心的太空舱 Keystone

小小的瑞士其实是个宇航强国,它的实力完全超过人们的估量。瑞士刚刚和卢森堡一起,成为欧洲空间局部长委员会的主席国。

从宇航先驱时代开始,瑞士就一直纵横“太空”。1969年7月,当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在月球上行走时,他们做的第一项实验就是打开一张太阳帆,以捕获太阳发射的微粒。这张帆的开发者正是伯尔尼大学,43年后,还是这座高等学府,新近获欧洲空间局(ESA)批准,着手开发系外行星定性卫星(CHEOPS,亦称“基奥普斯轨道望远镜”),来追踪从地球上探测到的系外行星。

1995年,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尔·奎洛兹(Didier Quéloz)首次发现系外行星,从那时起,瑞士人始终保持着这一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我认为系外行星的发现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发现同样重要,应该获得诺贝尔奖,”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副院长菲利普·吉莱(Philippe Gillet)兴奋地说道。通过他主持的太空中心(Swiss Space Center),他为系外行星定性卫星的申请卷宗做了大量协助工作。

轻盈而牢固

到底是什么令瑞士人如此擅长空间科技?我们发射升空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既轻盈(送入轨道的每千克都是重量)又牢固(离基地数百万公里,修理根本不可能)。吉莱总结说:“我们具有微型化方面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可靠性的长期传统。面对法德这样的欧洲重量级选手,就必须拿出别人拿不出手的。”

举个例子,要能够制造出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可以耐受住星际飞行途中的振动与温差的原子力显微镜。在美国凤凰号任务中,瑞士的一家新办企业和两所大学做到了。2008年7月,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第一个在那里找到创冰的纳米结晶体。

激光高度计BELA的测试也是在瑞士进行,两年后,BELA将随欧洲的水星探测任务(BepiColombo)飞上太空。在6年半的航程之后,它将飞越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平均高度700公里的空中测绘精确到米的水星地形图。

成功故事

精准、可靠、创新-这些被公认的“瑞士制造”之优点,也体现在瑞士宇航业。比如“火箭整流罩”这个瑞士宇航最悠久的“成功故事”。从1974年阿丽亚娜系列火箭之初,在欧洲空间局所有发射任务中,用以保护火箭安全度过飞行最初几分钟的整流罩,就全部产自瑞士。开始的制造商是Oerlikon,后被瑞士联邦以前的军火公司RUAG航空分部收编。

在200多次发射任务中,这些整流罩(必须在飞出大气层后分离)从未出过故障。如果整流罩不能分离,发射任务即算失败,损失的将是上亿、甚至数十亿资金。

那是不是可以说这块市场很稳固?“在工业界,没有什么是肯定的,”吉莱温和地指出:“现在的欧盟危机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保住一个市场有多困难。但我相信瑞士手中不但有能用来守住已有市场的所有王牌,还有更多的王牌可以发掘,这既是对现有中小企业,也是对围绕太空及其使用而创办的新企业而言的。”

不顾危机,投入100亿欧元

与此同时,瑞士刚同卢森堡一起,被选为欧洲空间局部长委员会主席国,任期至2015年。11月20和21日在那不勒斯,主持讨论的是瑞士教育科研事务司司长毛罗·戴朗布罗吉奥(Mauro Dell’Ambrogio)和卢森堡通讯与科研部部长弗朗索瓦·毕尔特根(François Biltgen)。

尽管自2008年上届会议召开以来,经济危机进一步蔓延,但各位部长依然成功坚持了欧洲空间局今后3年的100亿欧元预算。该局会暂时放弃登月计划,不过仍会保证两项与俄罗斯合作的火星任务,以及欧洲对国际空间站的参与。

火箭之战

那不勒斯会议要做出的另一个关键性决定,是到底该按欧洲空间局和法国的主张,开发新的阿丽亚娜六号火箭,还是采纳德国谨慎提出的意见,在阿丽亚娜五号火箭的基础上开发ME(Middle Evolution)改良型号。

在瑞士与卢森堡两位会议主席的周旋下,经过两个晚上的谈判,各位部长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尽可能多地使用可用于阿丽亚娜六号火箭的部件,来制造阿丽亚娜五号ME型火箭,在下个十年计划中再开发阿丽亚娜六号火箭。

如今商用火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阿丽亚娜空间公司(Arianespace)2010年尚占据60%的市场份额,现在不但要与俄美质子号(Proton)运载火箭、俄乌天顶号(Zenit)运载火箭、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印度极轨卫星(PLSV)运载火箭匹敌,还要面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的加利福尼亚新办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Falcon)系列运载火箭,后者不惜标出低价以求打进市场。而价格正是阿丽亚娜的一个软肋。

这样看来,欧洲空间局的未来几年必定激动人心。2015年的下届委员会将在瑞士召开,在此之前,瑞卢两国的任务是监督决定的实施,并在出现“重要故障”时在政治和外交上展开斡旋。“到欧洲空间局管理层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有点像谈判的最后依靠,”戴朗布罗吉奥总结说。

把20个成员国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欧洲空间局就能做到这个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该局的年度预算相当于48亿瑞郎(约合323亿元人民币),超过俄罗斯联邦航天局(35亿瑞郎),但远低于美国航空航天局(165亿瑞郎)。

欧洲空间局从1975年起开始发射通讯卫星(大约一半用于传送广播、电视或互联网信号)、环境监测卫星(包括气象监测)和大量地理定位卫星(在建的伽利略定位系统)。该局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建有自己的发射中心,从这里发射阿丽亚娜、织女星及联盟号运载火箭。

欧洲空间局已向整个太阳系发射了探测器,包括金星、土卫六、月球、火星、哈雷彗星和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一只小型机器人将于明年着陆),以及不久后的水星。该局还在探索外太空,特别是借助赫歇尔空间天文台(Herschel)与普朗克卫星(Planck),对各行星系统的形成和宇宙大爆炸遥远回音进行分析。

此外,欧洲空间局还从1978年起开始培养宇航员,第一批的3位之一就是瑞士人克劳德·尼科里埃尔(Claude Nicollier)。欧洲宇航员经常与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一起执行太空任务,最近则是在国际空间站内,那里也有该局的实验舱。到目前为止,共有33名欧洲宇航员在太空生活过。

瑞士是欧洲空间局的缔造国之一,从1975年就开始参与该局大部分任务。瑞士每年上缴1.5亿瑞郎(约合10亿元人民币)年费,其中主要部分以工业订单的形式交回瑞士。再加上瑞士为美国与俄罗斯所做的工作,瑞士宇航工业每年的营业额达到2亿瑞郎(约合13.5亿元人民币),为800多人提供了直接职位,其中大部分为高级人才。

瑞士太空研究在多个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装置在未来的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各个卫星上的原子钟,或是用以探测系外行星的仪器等。世界最精确的摄谱仪-两部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也是由瑞士制造的,瑞士还将制造系外行星定性卫星。而设在洛桑理工的瑞士太空中心,也被欧洲空间局列为纳米技术的能力中心。

在火星发射过程中,整流罩能起到保护卫星的作用,而瑞士宇航工业在整流罩制造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它还制造给国际空间站运送给养的自动运载飞船的底盘、地面装卸设备、火箭的振动传感器、美国火星漫游车的马达等多种设备。

(译自法文: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