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五分之四的老年人成为骗子的目标

因为疫情期间网络使用更加普遍,并为诈骗提供了更多机会,新冠疫情成为骗术推手。
因为疫情期间网络使用更加普遍,并为诈骗提供了更多机会,新冠疫情成为骗术推手。 ©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一项新研究显示,诈骗分子正以瑞士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实施网络欺诈、发送钓鱼邮件或兜售高价产品。据估计,瑞士老年人年均被骗金额高达6.75亿瑞郎(约合53亿人民币)。

根据瑞士助老组织Pro Senectute周一(10月2日)公布的调研,近年来,55岁以上的老人中近80%遭遇过诈骗。

该组织估计,老年人年均损失约6.75亿瑞郎,比5年前的首次调研结果(4亿瑞郎)高出了三分之二。

相关内容
ATM机

相关内容

瑞士老人每年被骗4亿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这是Pro Senectute(德)外部链接首次针对55岁以上人士财产被侵犯案件的代表性研究,该组织表示,研究…

更多阅览 瑞士老人每年被骗4亿瑞郎

新冠疫情被指助长了诈骗。因为疫情期间,网络使用更为普遍,且为诈骗提供了新的机会。过去5年间,网络犯罪几近翻倍,影响了52.3%的受访者。

Pro Senectute表示,过去5年里,将近五分之四(78.2%)的老年人遭遇过诈骗未遂。虽然大部分人识破了骗局,仍有约20%的受访者最终被骗。

瑞士犯罪预防中心(Swiss Crime Prevention, SKP)项目负责人Beatrice Kübli表示,尽管瑞士的老年群体对电话诈骗尤为警惕,“但我们还是观察到一些新的现象,‘惊吓电话’诈骗数量明显增多。”

Kübli说,“惊吓电话”来电方与老人取得联系,声称其亲属遭遇紧急情况,必须立刻预支相关费用。被骗老人因为担心亲人,通常会马上满足对方的转钱要求。“骗子很会利用这种紧急情况。”

多数受骗方此前并非对此骗术一无所知。“可一旦身在其中,人们往往没办法考虑周全。”她说。近期开展的一项活动正是针对此类骗术,鼓励老年人放下电话。

Kübli通常建议老年人不要将全名写在地址簿上。比如,“Rosmarie”可以用缩写“R.”代替。另外,为了更好打击这类诈骗,接到电话的人无论是否被骗都应该报警。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受气候变化影响,土拨鼠如今迁至更高海拔生活。

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此内容发布于 土拨鼠如今生活的位置平均比40年前上移了86米。不过,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它们的生存“天花板”并未改变,它们至今仍无法越过海拔2700米的界限,而这一限制早在1982年就已存在。

更多阅览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中小企业难觅员工,“员工议价能力上升”。

相关内容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而员工议价能力增强与缺勤率上升使这一难题愈发棘手。

更多阅览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在瑞士,储蓄账户几乎难以赚到利息。

相关内容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储蓄账户的利率已大幅下滑。据线上比价平台Moneyland发布的一项研究,短暂的高利率时期已经结束。

更多阅览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一到月底,钱包见底。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