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这个瑞士人给西双版纳带来一片热带雨林

老博的生态园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老博的热带雨林的树种数量超过全瑞士的树种。 RTS-SWI

瑞士人博哲若在云南景洪买下了一片橡胶种植园,并将其改造成了一片小型热带森林。在他的“雨林花园”里,生物多样性异常丰饶,物种比整个瑞士还要丰富。

二十多年来,瑞士植物学家、经济学家和前外交官博哲若(Gérard Burgermeister)把家安在了中国。他在瑞士驻华使馆的任期结束后,这位热爱自然的人决定抛开一切,把生活坐标定在了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市。

在中国,人们叫他老博。老博最初购入了两公顷土地,一切都待重建。”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只有橡胶树。现在我们有大约300种树。这至少是瑞士树种的三倍。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情!”说着,他灿烂地笑了。

最初,这块土地上布满了用于生产的橡胶树。借着当地有利于植被生长的热带环境,老博一棵接着一棵地种下新树:”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种一棵树苗,几年内就能长成参天大树。要是在瑞士,可就需要更多的耐心了。”

在植物学家的努力和呵护下,土地得到了再生,鸟儿也回来了。在原来的橡胶园里形成了完整的新生态系统。

>> 瑞士法语午间新闻报道了博哲若20年来对中国西双版纳生态多样性所做的贡献(法):

外部内容

在这里,就连房屋也是和自然融于一体的。老博用从当地回收到的老木材修建了五座小楼,用来自住或当作民宿。庭楼同外界相连,这也是当地建筑的典型风格。在他的“悠然台”,客人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湄公河的美景。毗邻城市,却安谧宜人。

民俗客人张依云(音译)说:”在这里,老博在尽全力确保动植物与建筑共生,而不是相互排斥。”

老博70岁了,但他不会离开景洪。景洪的生态园是他一生的成就。”云南是个极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和环境资源。而且,我在这里植树,这里有我的根。”

这位前外交官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着生物多样性。他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给其他人带来启发。

(编译自法语:郭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