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呱呱落地后,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新晋奶妈人均在长达6.7年的时间里无法重返职场。
Keystone / Gaetan Bally
因身为人母而暂别职场、继而重振旗鼓重返职场,可能会让瑞士女性在无奈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每一年里,牺牲掉终身收入的3.2%。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支持家庭”协会(Pro Familia,多语)外部链接委托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从经济角度衡量,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女性怀孕生子、暂别职场的“牺牲”与“代价”最为“惨重”。孩子呱呱落地后,新晋妈妈们人均在长达6.7年的时间里无法重返职场。而当她们有朝一日重返职场,人均年薪却会无形中“缩水”2万瑞郎(折合人民币约为13.76万元);放眼整个职业生涯,担任全职妈妈而暂别职场、继而重新择业上岗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或高达47万瑞郎(约合323.45万元人民币)。
薪酬缩水的主因,在于全职妈妈因远离职场、在家“赋闲”育子而造成工作经验的欠缺。不过,最终出炉的调研报告的撰写者表示,也并不排除(重回职场的妈妈们)由于母亲身份而遭受歧视,换而言之,雇主会假设存在这种可能性:一旦孩子生病,身为妈妈的女性雇员更有可能会选择离岗缺勤。
此次调研报告的撰写者建议将家庭之外的托儿所增设30%,以解决这一问题。该提议相当于新增1.8万个儿童托育名额,从而让女性就业人口平均劳动力参与率由61%提高到72%。预计这项举措所耗用的资金将控制在平均每年5亿瑞郎(约合34.38亿元人民币)以内。调研者提出,绝大部分费用,应由为人父母者承担;而据其建议,其余的1.66亿瑞郎经费,将由职场妈妈所缴纳的税收来抵偿。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在职妈妈面对瑞士职场文化双刃剑
此内容发布于
对在职妈妈来说,瑞士的兼职工作选择既是幸事又是不幸。职场对身为母亲的职业女性怀有很大偏见,这不但妨碍了她们的事业,也阻碍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因此更多女性如今呼吁终止这种偏见。
更多阅览 在职妈妈面对瑞士职场文化双刃剑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经济研究中心KOF的就业指标仅略高于零值,勉强维持在正值区间。
更多阅览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返岗潮”中,越来越多瑞士企业反其道而行,为员工提供在家办公的机会。这一趋势与中国疫情后迅速恢复线下办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阅览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逐步融入数字世界,短短三年内上网率就提升近5%。不同年龄段对设备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年龄如何,智能手机都是不变的“主力军”。
更多阅览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相关内容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此内容发布于
这种欧洲最大的淡水鱼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瑞士湖泊中,在瑞士法语区还因其味道鲜美而备受推崇。
更多阅览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项研究指出,猩猩一生可以多次更换群体,但雌性大猩猩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从而防止近亲繁殖。
更多阅览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相关内容
教育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青少年正在“远离校园”-这可不只是逃学这么简单。教师协会发出警告,学生反复缺课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有时一缺就是好几天,甚至几周。。这也是全球教育系统正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教育机构呼吁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乌鸦太聪明?瑞士研发AI稻草人反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食品科技农业研究所(Agroscope)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来智胜乌鸦类鸟群。目前,该机构正在测试一种系统,以更有效地预防乌鸦和白嘴鸦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更多阅览 乌鸦太聪明?瑞士研发AI稻草人反制
相关内容
中国加密货币巨头进驻瑞士“加密谷”
此内容发布于
楚格的“加密谷”又迎来一位新成员。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Jucoin将把其欧洲总部设在巴尔(Baar),该公司于周三(8月6日)宣布了这一消息。
更多阅览 中国加密货币巨头进驻瑞士“加密谷”
相关内容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此内容发布于
棕熊这种掠食动物曾在瑞士遭遇过灭绝,但在2005年7月25日,也就是整整20年前,有人在瑞士目击到一头熊,这是它们在101年之后首次现身瑞士。
更多阅览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世界上最贵的托儿所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如果想给孩子全时入托,那你必须交出大约工资的三分之二作为入托费。如此“高价位”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直接补助和间接的税务优惠也许可以给家长的腰包缓解一些压力,但由于国家层面的帮助非常有限,育儿压力还是给瑞士就业市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更多阅览 世界上最贵的托儿所在瑞士
相关内容
孩子有了-工作没了
此内容发布于
世界上最先感受到“失业”之痛的无外乎两大人群,其一是还未正式迈入职场的青年人,无经验、无关系的“一张白纸”在经…
更多阅览 孩子有了-工作没了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敦促:保育、早教抓起来!
此内容发布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瑞士委员会(多语)日前呼吁,联邦、各州及各级地方行政区应与私营机构精诚合作,以促进瑞士的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敦促:保育、早教抓起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