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為什麼不承認巴勒斯坦

巴以戰爭爆發後,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示願意承認巴勒斯坦。
巴以戰爭爆發後,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示願意承認巴勒斯坦。 Afp Or Licensors

瑞士在中東衝突中確實扮演著一定的調停角色,但影響力和實際參與程度受到多面向因素的限制。儘管如此,瑞士將繼續履行作為《日內瓦公約》保存國的職責,並在國際法框架下推動和平進程。雖然目前世界上約有150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但瑞士尚不打算這麼做,以下是幾個原因。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瑞士媒體對於中國新聞的觀點及分析摘要。瑞士媒體對於中國都在報導哪些主題?這個電子報讓你對此一目了然。訂閱電子報,讓你在做決策時多一個維度的考量。

更多阅览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在7月底舉行的聯合國中東問題會議上,包括英國和加拿大在內的幾個西方國家表態,即將承認巴勒斯坦為獨立國家。法國在此之前已宣布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這意味著聯合國安理會五個成員國中的四個(美國除外)都將認可巴勒斯坦的國家身分。

瑞士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兩國方案”解決方案。但目前卻不打算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

瑞士的態度

瑞士支持“兩國方案”,這是聯合國設想的解決方式:以1967年的邊界為基礎,並以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的首都。儘管這項方案有時被認為不切實際或無法實現,但它仍然是目前唯一在國際法上廣泛支持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問題解決方案。目前,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有147個(約76%)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

法國和馬耳他已宣布9月承認巴勒斯坦。英國的承認許諾附加了前提條件,其他國家估計也會相繼對此表態:

外部内容

在7月的聯合國會議上,瑞士外交部代表莫妮卡·施穆茨-基爾戈茲大使(Monika Schmutz Kirgöz)將瑞士的立場概括如下:「對瑞士來說,首先必須在’兩個國家解決方案’的框架下找到持久的和平措施,方可承認巴勒斯坦。如果看到既保證以色列安全,又保證既可以考慮自決權的巴勒斯坦措施,瑞士就可以承認具體。」

這意味著,只有在與以色列達成全面和平解決方案和相應的政策後,瑞士才願意承認巴勒斯坦。

因此,瑞士選擇的是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其他國家希望透過承認巴勒斯坦來向以色列施壓,從而推動兩國找到和解方案。例如,英國就宣布,如果以色列在9月前不達成停火協議,不能確保持續和平並認可兩國解決方案,就將承認巴勒斯坦。

目前,這種方法向以色列施壓能否奏效令人質疑,因為以色列議會在去年的一項決議中將巴勒斯坦國定性為“對以色列的威脅”,並“堅決”反對建立這樣一個國家。

瑞士如何承認一個國家?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瑞士與許多其他國家不同,只承認國家而不承認政府。國際法並未規定何時、在何種情況下可以承認一個國家。“承認”被理解為單方面意向的表達;“承認某國”也是一個國家主權的體現。因此,每個國家都會按照自己的規則做出自己的判斷-在什麼時候承認一個國家。

對瑞士來說,是否承認一個國家的重要衡量標準是有效的國家屬性,其中包含三個要素:國家領土、人民和國家權力機構。除此之外,瑞士還要根據當時的國際情勢,靈活決定。因此是否承認一個國家是瑞士做出的“政治考量”。其他因素,例如“國際社會或與瑞士相關的國家集團的態度”也會被瑞士考慮。

在瑞士承認一個國家一般由瑞士聯邦委員會決定,因為瑞士政府負責國家的外交政策。瑞士曾在過去多次討論讓議會更多接手此事。瑞士是最早承認科索沃的國家之一,在承認科索沃時,就想曾有過這樣的想法,但至今仍未實現。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eraldine Wong Sak Hoi

您是否听说过某些关于瑞士外交的信息,且希望我们对其进行核实?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瑞士这个中欧小国有着颇多的对外形象:中立国、和平促进者、人权捍卫者。但说到瑞士与其他国家或机构的关系,并非所有信息都准确无误,我们希望逐一澄清。

6
11 留言
查看讨论

在中東問題上,瑞士聯邦與議會的立場是一致的:2024年,國民院的一項動議提出瑞士應該承認巴勒斯坦。對此國民院進行了激烈辯論,但最終以131票對61票否決了這項動議。在辯論期間,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聯邦認為目前承認巴勒斯坦的“時機尚不成熟”。當時瑞士的態度就很明確:承認這個國家必須是和平計畫的一部分。

此前,瑞士在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投票中投了棄權票(巴勒斯坦自2012年以來一直享有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聯邦委員會當時表示:「鑑於中東局勢目前的極不穩定狀況,從整體和平政策的角度來看,瑞士認為目前接納巴勒斯坦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並無必要性。」

瑞士何時承認的以色列?

迄今為止,聯合國192個成員國中有164個(約85%)承認了以色列。根據1947年11月通過的聯合國巴勒斯坦分治計劃,該地區一部分將被劃分為阿拉伯國家,另一部分為猶太國家。以色列於1948年5月14日宣布獨立,一年後加入聯合國。

外部内容

瑞士於1949年3月18日正式承認以色列。根據《瑞士歷史詞典》的記載:「為了與中東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關係,聯邦委員會在等待其他國家有了決定後,才做出了決定。」

瑞士的中東政策是什麼?

承認一個國家往往取決於各種政治因素-尤其要考慮全球局勢和國內情況。目前國際上為了促進該地區的和平出現了一股“承認巴勒斯坦熱”,但瑞士官方對此持反對態度。

瑞士一再強調“堅決支持”國際社會為落實“兩國解決方案”所做的努力。在日內瓦,瑞士多次就此組織會談或發起動議。如果瑞士不顧以色列的反對,承認巴勒斯坦為一個國家,日內瓦就不再會被當作會談的正確地點。

然而,瑞士的中東政策總體上是謹慎的。瑞士明確譴責約旦河西岸的進一步軍事行動;並對肆無忌憚的暴力行為表示不滿。但與美國和歐盟不同,瑞士尚未對以色列極端主義闖入者實施任何制裁。對於制裁,聯邦委員會持保留意見。

2024年7月19日,海牙國際法院就以色列佔領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領土的法律後果發表了鑑定意見。

聯合國大會已於2022年12月要求聯合國最高法院發表意見。國際法院在鑑定中指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的駐留違反了國際法。

法院呼籲以色列停止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建造定居點,並儘快結束對這些領土和加薩地帶的「非法」佔領。

根據這項鑑定,以色列2005年從加薩走廊撤出並不意味著結束對該領土的佔領,因為以色列對加薩地帶行使有效控制。

這與聯合國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先前的意見是一致的。法院的意見雖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卻具有政治影響力。

自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來,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建造了約270個定居點,約75萬以色列人生活在這裡。法院稱這些定居點是非法的。

以色列一直否認違反國際人道法。法院呼籲以色列撤出定居點,並對佔領造成的損失向巴勒斯坦人做出賠償。

國際法院也指出,以色列的政策等同於對大部分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實施合併,違反了國際法。以色列對被佔領土的任何部分都沒有主權。

以色列聲稱對整個耶路撒冷擁有主權,它於1967年征服了耶路撒冷東部。以色列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國際社會的大多數國家都拒絕接受這項說法。

報告也將以色列對被佔領土上的巴勒斯坦人施加的限制形容為系統性歧視,包括基於宗教或族裔血統的歧視。

以色列非法開採巴勒斯坦人的自然資源,侵犯了他們的自決權。

法院建議其他國家避免採取有利於維持當前局勢的措施。

(編輯:Wyl/vdv,編譯自德文:楊煦冬/gj,繁體校對:盧品妤)

相关内容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