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体:台湾挑战中国无人机产业

台湾无人机零部件均不来自中国。
台湾无人机零部件均不来自中国。(象征性图片) keystone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台湾无人机产业增速惊人,其核心是要求供应商“非红色供应链”,即不含中国零部件;中国九三阅兵后,中国事实上接受了朝鲜作为核国家的地位;一名中国博士生在瑞士以诸如吃猫粮等极端节俭的方式生活,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台湾挑战中国无人机产业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于9月23日报道,继半导体之后,台湾正将无人机产业打造为新的战略重点。虽然目前出口规模仍小,但增长速度惊人。2025年上半年,台湾出口无人机总值约1200万美元,其中超过一半销往波兰,其次是美国和德国。据中央社报道,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长近750%。例如,2024年全年出口至波兰的无人机数量为3000架,而仅2025年8月就达到了1.8万架。

台湾的最大卖点是:这些无人机及其零部件都不是来自中国的。对民主国家而言,这在安全领域尤为重要,尤其是用于军警用途或关键基础设施的无人机。这些国家担心,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可能在危机时被远程关闭或传输数据给中国,因此台湾政府要求供应商建立“非红色供应链”,即不含中国零件的生产体系。

“台湾的无人机模块、电机和组件将成为民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athy Fang,台湾民主、社会与新兴科技研究院(DSET)专家

台湾的无人机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扩展,从手掌大小的微型机到可携带数十公斤的运输机、甚至可自爆的“神风特攻”无人机,以及大型侦察机和海上无人艇应有尽有。一些传统企业也开始转型,例如游艇制造商-昆仑开发了长达九米的“Piranha 9”海军无人艇,可用于侦察或攻击大型军舰。

台湾的无人机产业虽以小型企业为主,但其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制造能力强大,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缩小与中国产品的价格差距。现在面临的挑战依然是供应链的纯净性,尤其是稀土磁铁和电池阳极材料,中国在这些领域仍占主导地位。(NZZ外部链接/德)

中国九三阅兵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中国九三阅兵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Kcna Via Kns

习近平想用朝鲜当“王牌”,引发亚洲核军备竞赛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 9月26日报道:在中国庆祝抗日战争结束80周年的阅兵式上,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25国元首并肩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贵宾台上。这一场面被全球媒体捕捉,但真正关键的转变却发生在镜头之外:中国首次在与金正恩的会谈后未再呼吁朝鲜半岛无核化。这意味着中国事实上接受了朝鲜作为核国家的地位。

习近平此举并非出于无奈,而是出于战略考量。他认为,朝鲜的核武库将用于威慑美国,而非针对中国。在他看来,朝鲜是可以控制的棋子,因为没有中国的援助,金氏政权难以维系。然而,这种策略可能引发东亚地区的严重不稳定。

瑞士媒体《Zofinger Tagblatt》外部链接在一篇专访中引用了韩国延世大学教授John Delury的观点,称朝鲜的核武器和台湾问题对习近平而言是一颗“定时炸弹”。Delury指出,中国虽然在表面上与朝鲜保持“有用的伙伴关系”,但实际上对金正恩的不可预测性深感不安。他警告说,北京对朝鲜的控制力可能被高估,一旦朝鲜采取激进行动,中国将被迫在国际舞台上做出明确表态,无法再保持模糊立场。

“瑞士的中立立场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美中俄之间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对话与缓冲。”

韩国延世大学教授John Delury

韩国已多次考虑在本土部署核武器,尤其在特朗普质疑美韩同盟的背景下。尽管面临宪法和国际压力,日本也开始重新审视其无核政策。两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合作日益紧密,甚至以观察员身份与会北约峰会。习近平对这个“亚洲版北约”的担忧,可能因其支持朝鲜而加剧。

印度也密切关注中国的核扩张。中国与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关系密切,加剧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已从2013年的250枚增至600枚,预计2035年将达到1500枚,与美俄持平。这表明习近平意图将中国提升为全球核强国。(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超市中便宜品牌M-Budget猫粮。
瑞士超市中便宜品牌M-Budget猫粮。 小红书截图

中国留学生在瑞士为了省钱吃猫粮补充蛋白质

瑞士跨地区的重要德语日报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于9月26日报道了这样一篇文章:在物价高昂的瑞士,一名中国博士生以极端节俭的方式生活,引发社交媒体热议。他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如何靠免费冷餐会、献血后的补给以及靠猫粮维持日常饮食,吸引了逾 1.2 万粉丝关注。

这位自称“抠门艺术师”的医科学生表示,节俭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他在赴瑞之前就定下的长期生活策略。他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如何在瑞士的公共活动中获取免费食物和饮料,甚至将献血视为获得免费“自助餐”机会-可获得三明治、汤、巧克力等补给。

“我认识许多自费生,在第三年就坚持不下去了。而这是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抠门艺术师

最引人关注的是他将瑞士超市中的廉价品牌M-Budget猫粮作为蛋白质来源。他称将猫粮与花生混合后腥味会被遮盖,并自豪地表示,吃了猫粮后,头发反倒会很光亮。尽管部分网友称赞他是“天才”,但也有人质疑猫粮的腥味和潜在健康风险,尤其是猫粮中的灰分成分可能影响肾功能。对此,他回应:“猫吃了都不会死,有啥问题。何况在瑞士,人们是很重视动物保护。”

据《南华早报》和瑞士媒体《20分钟》报道,这位学生曾在中国学医并在上海一家医院工作,花费了30万人民币(约合4.2万瑞郎)赴苏黎世自费攻博。如今,他已获得奖学金,即将前往哈佛医学院继续深造,并打算在美国把抠门生活进行到底。

这位“抠门艺术师”的故事在中瑞两地都引发了广泛讨论,也折射出高昂留学成本下,国际学生面临的现实压力与应对策略。(Tages-Anzeiger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对“不要增长到1000万!”的公民动议表示反对。”

相关内容

瑞士民主

瑞士议会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民党2024年提出的设定瑞士人口上限的提案要求。如果瑞士人口接近1000万人,政府要通过限制移民遏制人口增长。然而,瑞士政府及议会先后表示了反对。

更多阅览 瑞士议会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相关内容
瑞士香氛企业奇华顿在中国生产基地投资4千万瑞郎。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奇华顿投资4000万瑞郎在中国建厂

此内容发布于 世界香精香料行业领导者瑞士奇华顿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本地市场的开拓及培育。品牌刚刚为广州的新厂区正式举行奠基仪式,将深入与区域客户合作,推动香氛业务发展。

更多阅览 瑞士奇华顿投资4000万瑞郎在中国建厂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Pauline Turuban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请谈谈您的经历。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您来自哪个国家?您打算留下来还是去其他地方?您做这个决定用了多久,是什么促成了您这个决定?

30
74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0月9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