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媒体:美国总统不愿再向台湾提供更多军事援助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美国总统不愿再向台湾提供更多军事援助,标志着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中国试图通过香山安全论坛提升自身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年轻一代的就业困境日益严峻,几乎每五位年轻人中就有一人失业。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唐纳德·特朗普拒绝批准对台军事援助
瑞士双语新闻门户网站Watson.ch于9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愿再向台湾提供更多军事援助-据悉,他的这一态度与美中贸易谈判不无关系。
美国于1970年起就不再在外交层面承认台湾,但美国仍然是台湾的主要武器供应国。文章写到,特朗普拒绝批准向台湾提供4亿美元军事援助的决定“标志着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
在拜登执政期间,华盛顿批准了超过20亿美元的对台军事援助。但特朗普不支持在“无经济回报”地条件下向台湾提供武器。他在对乌克兰的援助中也曾表达过这一倾向。
“维护美国和台湾自由,重要的一点在于加强军事合作,加强在国防工业方面的合作,并充分利用相关资金。”
Roger Wicker,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
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台北一直对其与美国的关系以及华盛顿保卫台湾的决心感到担忧。但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Roger Wicker表示,他决心保持美台“最好的朋友”关系。
美国和台湾国防官员于8月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讨论了一项总额可能达数十亿美元的武器交易,其中包括无人机、导弹和用于监测台湾海岸线的传感器。
Watson.ch提示,特朗普拒绝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一事尚未最终敲定。(Watson外部链接/法)

中国国防部长警告:世界处于“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
9月18日,瑞士双语新闻门户网站Watson.ch报道,在北京举行的香山安全论坛上,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强调,中国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务,并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
董军重申,台湾“无可争议地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企图”,并准备随时打击任何外部军事干涉,尽管他并未点名具体国家。美国作为台湾最重要的防务伙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面对。”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
在南海问题上,董军指出,中国将采取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和海洋权益。他批评某些国家奉行“强权即公理”的军事战略,警告这将最终导致“弱肉强食”的局面。此前,中国宣布将南海一处环礁设为自然保护区,引发菲律宾方面的强烈反应。
香山论坛被视为中国版的“香格里拉会议”,旨在提供一个非西方主导的安全政策交流平台。西方国家与会代表的级别普遍较低,德国和美国仅派出驻华使馆武官出席了论坛。中国今年也未派高级代表参加新加坡的香格里拉会议,董军与美国防长黑格塞斯的会晤也未成行。
瑞士电视台(SRF外部链接)则指出,中国试图通过该论坛提升自身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苏黎世大学中国问题专家Simona Grano在报道中表示,中国希望借此驳回外界的批评,但若不拿出实质性举措,很难取得效果。(Watson外部链接/德)

中国青年失业率攀升至近两年新高,官方数据或低估实际情况
9月19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就中国青年失业状况进行了报道:中国年轻一代的就业困境日益严峻。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9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16-24岁人群的失业率达到18.9%,几乎每五位年轻人中就有一人没有工作。这一数字不仅高于7月的17.8%,还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方曾在2023年中止公布青年失业率长达五个月,并调整统计标准,将在校大学生排除在失业人口之外。专家指出,这一做法可能掩盖了实际失业情况。
面对就业压力,一部分年轻人选择继续深造,另一些则尝试出国寻找机会。也有不少人,尤其是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的人,暂时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北京劳动力市场研究员张丹丹指出:“当劳动力市场疲软时,许多人宁愿观望或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
“2023年青年实际失业率很可能高达46.5%,远高于当时公布的19.7%。“
北京劳动力市场研究员张丹丹(Zhang Dan Dan,音译)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转向快递、代驾等平台经济岗位。据统计,今年夏天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220万,创历史新高。外卖平台如美团、饿了么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一项研究显示,62.8%的外卖骑手是家庭中的唯一经济支柱, 77%是因失业后转入该行业。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企业利润下滑是导致岗位减少的主要原因。专家警告,官方数据可能低估了实际失业率,尤其是未统计农村地区和“隐性失业”人群。(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2025年夏季,瑞士约200人死于极端高温

相关内容
苏黎世为外来吸毒者开设临时吸毒场所

相关内容
苏黎世城的猫们逃过一劫

相关内容
罗氏制药宣布在乳腺癌三期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0月2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